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

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

張居正來了!

蘇澤連忙站起來,不一會兒,一名身穿紅色官袍,有着美髯的張居正,走進了翰林院的公房中。

在穿越初,蘇澤就遠遠見過張居正了,但是這麼近距離見到張居正,還是蘇澤穿越以來的第一次。

面對張居正,蘇澤不敢怠慢。

這倒不是因爲張居正在歷史上的名氣。

前世公務員的蘇澤,很明白一個手腕強,能力大,精力充沛又喜歡折騰,關鍵還是記仇的領導,是多麼的恐怖!

蘇澤不想攀附張居正,但是也不想得罪張居正。

他理想中的計劃,就是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做個小透明,等到張居正死了再出風頭。

沒辦法,雖然是穿越者,可是自己的系統又看起來不靠譜。

面對張居正這種權力鬥爭天賦點滿的人物,蘇澤這個前世的小公務員,可沒想着他和政鬥。

當朝閣老駕臨,翰林院大小官吏都集合在公房前。

掌院學士殷士儋早上巡視完畢,就返回禮部上衙了,接待張居正的,是留在翰林院職位最高的侍讀學士諸大綬。

這位諸大綬也是名人,嘉靖朝越中十子之一,和沈煉、徐渭都是密友,在文壇地位超然,如今擔任侍讀學士,經常給隆慶皇帝講經筵。

不過明顯諸大綬對待張居正,禮貌中帶着距離,蘇澤估計是因爲徐階張居正在倒嚴的時候,對於胡宗憲這個曾經的東南總督死揪着不放,而諸大綬的密友徐渭又是胡宗憲的賓客,也被徐階張居正牽連過,所以他對張居正沒有好臉色。

蘇澤有些頭疼,小小一個翰林院,就牽涉到這麼多的鬥爭,人際關係極其複雜。

諸大綬帶着疏離感問道:“張閣老蒞臨翰林院,不知道所謂何事?”

張居正微笑着說道:

“諸學士忘了,張某也還是侍講學士,也是咱翰林的官呢。”

諸大綬只能苦笑,內閣輔臣一般都會兼任侍讀、侍講學士,這是因爲內閣重臣一般都是文學之士,要負責皇帝的經筵。

但是諸大綬也不可能將張居正當做下屬看待,只能說道:

“張閣老,裡面請。”

諸大綬帶着張居正來到明堂,一衆翰林官員依次坐下,蘇澤這樣的庶吉士則站在後排。

諸大綬和張居正寒暄了一會兒,再次問道:“張閣老撥冗來翰林院,是爲何事?”

張居正笑着說道:

“本官今次前來,一是要見一見翰林院的賢才。”

聽到這裡,諸大綬心中有些不悅。

掌院學士殷士儋雖然在政見上素來靠攏徐階張居正,來見被徐階表揚的庶吉士,翰林院畢竟是他的職權範圍,諸大綬這個下屬就是有些不滿,但是也無話可說。

張居正親自來翰林院要來拉攏新晉庶吉士,這就有些越權了。

但是張居正畢竟是內閣輔臣,諸大綬也只能又將王家屏、于慎行、朱賡三人喊出來,讓他們拜見張居正。

張居正又說了幾句勉勵的話,蘇澤看到身邊的沈一貫一臉的豔羨,後悔自己的題本沒能寫好,沒能得到徐閣老的認可。

張居正接着說道:

“本官還有一件事,前些日子,陳閣老上奏請修實錄,陛下已經批准了。”

聽到這裡,在場衆多翰林都精神振奮起來! 蘇澤明白他們爲什麼激動。

翰林院之所以清且貴,除了本身工作比較清閒,又在紫禁城內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翰林院還兼着文化建設的活兒。

新皇帝繼位,都要編修先帝實錄,而修實錄這件事,就是升遷的快車道。

再比如明成祖朱棣修《永樂大典》,嘉靖時期重修《大明會典》,修書幾年就會立刻升遷,而且修書修史,本身也符合讀書人“立言”的價值觀,算是名利雙收。

現在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殷士儋,侍讀學士諸大綬,當年都是在嘉靖朝重修《大明會典》,然後進入升官的快車道,如今入閣拜相有望的。

如今內閣中,文淵閣大學士陳以勤是史學名家,他提出要修國史,那自然由他擔任“兼修國史”,也就是嘉靖朝國史的總編纂官。

這就類似蘇澤穿越前,部委裡那些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領導小組,一旦完成就功成名就,進入升遷的快車道。

陳以勤一個人沒辦法修史,自然需要翰林院的人來參與修史。

衆人都眼神熾熱的看着張居正,張居正來翰林院,看來是要挑選翰林編修國史了。

至於爲什麼不是陳以勤來,那是大概是因爲陳閣老本身就和徐閣老張閣老關係不錯,這些日子陳以勤都在準備修史,大概是委託張居正來挑人的。

看來自己是錯過了一個機會啊。

一想到坑爹的系統,蘇澤有些憋屈,但是想到自己的字跡和文采,怕是也卷不過那三人。

可張居正下一句話,卻讓在場的衆人墜入冰窟。

張居正說道:

“這次修史,陛下有特旨,除了要編纂世宗皇帝的實錄外,還要給睿宗皇帝編纂實錄。”

這句話一說,整個翰林院都忍不住譁然!

明睿宗,就是嘉靖皇帝的親生父親朱祐杬。

要知道嘉靖朝鬧得最厲害的,就是“大禮議”事件了!

嘉靖本身以小宗繼大宗,帝位來自於明武宗朱厚照無子,因爲這個認爹的事情,掀起了劇烈的政治鬥爭。

而這場鬥爭雖然以嘉靖獲得了勝利,但是餘波尚在,留到今天最大的爭議,就是嘉靖的生父朱祐杬到底算不算皇帝?

隆慶皇帝作爲朱祐杬的孫子,嘉靖的兒子,要給祖父修實錄,就是要承認祖父朱祐杬是皇帝。

如果真的按照隆慶皇帝的意願,給一天都沒有做過皇帝的朱祐杬炮製一本實錄出來,怕是所有修史的人都要被天下讀書人罵死!

可皇帝都說了要給皇爺爺修實錄,誰還能反對不成?

能成爲翰林的都是聰明人,雖然經歷過“大禮議”的人已經不在了,但是翰林院所藏的公文批答中,依然能看出當年那場風暴的慘烈。

王家屏、于慎行、朱賡都有些退縮,他們都後悔自己的題本寫的太好了。

張居正開口說道:

“狀元郎羅萬化,應入史館。”

聽到這裡,蘇澤都快要笑出來了。

果然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羅萬化剛剛拒絕了他的招攬,這就殺來翰林院尋仇來了。

可張居正下一句話,卻讓蘇澤笑不出來了,只聽到他說道:

“庶吉士蘇澤,也當入史館。”

新書期就是上午九點兩更吧。

感謝大家,肥鳥這本一定好好寫

(本章完)

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25章 實學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3章 丹術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8章 徐階罷相第46章 叩闕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8章 徐文長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2章 升遷途徑第77章 一錘定音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75章 楚宗案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35章 馮保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6章 立人設第44章 拆臺子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42章 樹典型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44章 拆臺子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54章 蒸汽機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54章 蒸汽機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
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125章 實學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30章 《詳議武監疏(改)》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23章 丹術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8章 徐階罷相第46章 叩闕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8章 徐文長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2章 升遷途徑第77章 一錘定音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75章 楚宗案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35章 馮保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94章 三合一疏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6章 立人設第44章 拆臺子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22章 《興文教以隆聖治疏》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42章 樹典型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59章 日用之道?第121章 堂堂連載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44章 拆臺子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254章 蒸汽機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54章 蒸汽機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3章 請修國史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