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

沈一貫已經感覺到了酒意上腦了,他扶着額頭,想了想說道:

“這酒這麼烈,大概能賣吧?”

沈一貫又說道:

“但是能不能賣,還是要看價格。”

蘇澤將朗姆酒在登萊港口的價格告訴沈一貫,沈一貫驚道:

“這麼便宜?”

蘇澤點頭道:

“中原的酒都是糧食釀造,所以災年的時候朝廷都要發放禁酒令,價格自然比較高。”

“但是朗姆酒是用蔗糖的廢棄產品所製造的,成本低廉,所以價格也低。”

“如果直接用木桶運輸價格還要更低。”

朗姆酒能成爲世界上最早的低價商品酒類,就是因爲這酒就是甘蔗經濟的副產品,價格低廉。

而且朗姆酒釀造時間非常的短,有多少甘蔗園,就能增產多少朗姆酒。

以至於歷史上朗姆酒就是給加勒比地區的底層奴工和海盜喝的,戰艦的軍官要是喝了朗姆酒,都要被其他同僚恥笑。

甘蔗也是非常容易種植的農作物,如今在交趾、呂宋都有不少種植園,再加上國舅李文全在開拓澎湖,朗姆酒的產量很快就能提上來。

而朗姆酒又是一種高度甜酒,這幾乎就是戳中了草原的命門。

草原冬季苦寒的天氣下,喝酒是排解鬱悶的良方。

而草原的熱量消耗大,也讓草原人本身就容易嗜甜。

沈一貫也是越想越是覺得可行,如此低廉的進貨價格,其中的利潤足夠大到吸引商人販運到草原了。

商人將酒賣到草原,再從草原運輸羊毛和馬匹回來,這就是一個完美的貿易路線。

“至於羊毛,我有辦法推廣。”

——

羊毛要變成毛線,過程其實和棉花變成棉線差不多。

祛除油脂和異味的羊毛,通過梳毛的機器變成纖維,然後再通過績毛的機器變成毛線,最後將這些線變成毛線團。

前面的步驟,其實都和棉花變成棉線差不多,而且毛線還不需要織布這一步。

蘇澤在好友申時行的幫助下,請申時行孃家沈氏幫忙,改造了一條毛線機,成功製造出了毛線。

剩下就是推廣毛線了。

七月十八日,趙令嫺突然回到趙府省親,趙府上下熱情的迎接這位剛剛出嫁沒多久的新娘子。

在趙府的後院中,趙府女眷們都羨慕的看着和趙貞吉正妻李氏談話的趙令嫺。

蘇澤距離封誥妻子的五品只差了半級了,明眼人都看到他爬到這個位置也就是轉眼的事情。

趙府之中雖然也有封誥命的女眷,但是除了李氏這個一品夫人外,剩下的封誥都含金量不足。

向李氏問安後,氣氛也就輕鬆了很多。

本身就是家族內的女眷聚會,李氏也不用端着架子,一衆女眷就坐在屋內說着閒話。

就在這個時候,趙令嫺的貼身侍女拿來一個簍子,趙令嫺拿出毛衣針,開始慢悠悠的織起毛衣來。

也有女眷注意到了趙令嫺手裡的毛衣,雖然趙令嫺織衣服的手法還不熟練,但是一件小衣服的雛形已經出現。

這倒是和紡布有些像?

內江趙氏重視女眷教育,女工也是必修課程,這時候李氏也注意到了趙令嫺手裡的毛衣。

“三娘子,這是何物?”

趙令嫺立刻說道:“令君,這是毛衣。”

“毛衣?”

趙令嫺說道:“這是相公的好友沈大人從草原帶回來的,用的羊毛紡成的線。”

“大夫說我那孩子在來年二月降產,相公說這毛衣保暖,所以織幾件衣服。”

緊接着,趙令嫺又從竹編簍子裡翻出了一件織好的小衣服。

小尺碼的毛衣精巧可愛,雖然只是簡單式樣,但是引起了在場衆人的好奇。

李氏接過了這件小衣服,毛衣摸在手上十分的柔軟,而且保暖效果確實很好,還真的是不錯的衣服。

衆女眷紛紛接過小衣服,每個人都讚不絕口,誇讚趙令嫺手巧。

也有人研究衣服的針法,這織毛衣本來就和織布差不多,趙令嫺一邊解釋一邊演示,趙家一名手巧的媳婦兒,很快就織出來一條圍巾。

衆人又傳看這條圍巾,只覺得裹在脖子上要比毛皮的圍脖還透氣舒服。

趙令嫺看到氣氛渲染得差不多了,命令侍女將毛線球和毛衣針擡進了屋內,將這些東西分發給孃家衆人。

李氏也看出了趙令嫺這次歸家的目的,但是她只是微笑沒有說破。

這毛衣確實挺有意思的,冬季如果襯在朝服裡,應該要比毛皮輕便舒服。

李氏想到這裡,也想要給趙貞吉織上一件了。

等將東西分發完畢,趙令嫺又說道:

“夫君說還可以織出花紋圖案,但是我手笨,學不會。”

說者有心,聽者也有意。

內宅女眷本身就是喜歡比較的,特別是趙氏這麼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平日裡攀比的就是那些東西。

丈夫的官職短期沒什麼提升的可能,兒女能不能成器也要看天命,趙家治宅規矩森嚴,那些奢侈享樂也不能攀比。

織毛衣好像就是個不錯的攀比東西,織出更貼身更好看的毛衣,也能讓自家男人漲臉面。

而且這毛線可要比絲綢便宜多了,所耗費的不過是時間罷了。

內宅女眷,誰還沒有時間啊。

而且趙令嫺剛剛一邊聊天一邊織毛衣,這織毛衣就和紡織一樣,很多時候都是重複的動作,熟練以後確實可以一心二用。

等到趙令嫺走後,看着她留下的毛線和毛衣針,李氏對着侍女說道:

“這幾日我要去那幾位老姊妹家中走動一下,你們去通傳一下。”

“遵命。”

——

夏日炎炎,宮外報館的蟬鳴實在讓人難以靜下心來,羅萬化決定還是將編輯部暫時搬回宮內,好歹宮內有粘杆處的太監負責對付這些惱人的傢伙。

搬回宮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隆慶皇帝賜冰了。

冬季賜炭,夏季賜冰,這是皇帝對於重臣的優待。

蘇澤當然還沒到重臣的待遇,但是史館作爲翰林院的一部分,皇帝給內廷所有機構都賜了冰,史館自然也有一份。

一個冰塊放在銅漏裡,散發着絲絲涼氣。

在沒有壓縮機的年代,夏季能用上冰的唯一辦法,就是挖掘地窖藏冰了。

什麼硝石製冰什麼的,根本就是穿越小說裡的無稽之談。

而京師能夠挖掘這麼大的冰窖,也就只有皇室了。

羅萬化編排完了最新的一期報紙,搖晃着蒲扇,又看着悠然看書的蘇澤。

張位和王家屏就沒這麼悠閒了,他們一個要負責排版印刷,一個要負責領着採風使走訪採風,整個史館內最悠閒的就是蘇澤了。伸了一個懶腰,蘇澤又走到冰漏前,從銅漏裡拿出一個金屬的食盒。

“一甫兄?”

羅萬化擺擺手,這是蘇澤妻子給他準備的綠豆沙,煮開花的綠豆加上白糖,冰鎮一下後更是解暑良方。

“熱死了!”

沈一貫闖入史館,他衝到冰漏前拉開衣領,轉臉看向蘇澤手裡的綠豆湯。

蘇澤將綠豆湯遞過去,沈一貫搖頭說道:

“我不吃甜的。”

蘇澤又從冰漏裡拿出另外一個食盒,這是晶瑩透明的涼粉,加上醬油、醋和切碎的六必居醬菜。

沈一貫接過這個食盒,聞到味道就食指大動,拿起筷子迅速吃完,打了一個舒服的飽嗝兒。

“弟妹的廚藝絕了!”

沈一貫一邊誇讚一邊說道:

“哪像我家娘子,就會做年糕。”

蘇澤纔想起來,沈一貫和妻子都是寧波人,年糕是寧波菜餚的重要一部分,地位甚至高於主食。

想到沈一貫在家天天吃年糕的樣子,蘇澤差點笑出來。

蘇澤說道:

“這涼粉也是用綠豆做的,改日讓我家娘子寫個食譜,讓嫂子也做給你吃。”

低價醬油的出現,讓京師也開始流行涼拌菜。

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醬油,一份醬油一份菜,夏日吃起來十分的爽口,百姓都稱讚這是太子的仁政。

“聽說了嗎?李首輔又乞休了?”

對於李首輔的摸魚行爲,上到皇帝下至百官都習以爲常。

“這次理由是什麼?”

“還能是什麼,身體有恙唄。”

羅萬化疑惑的問道:

“言官沒說什麼?”

“誰敢說啊,咱們這位李首輔這半年多辦的事情,比徐首輔在任幾年辦的都多,總不能彈劾他淤塞政務吧?”

羅萬化也沉默了,李春芳到任後,確實做了很多的事情,如今國家安定,世人都稱讚內閣賢良,誰敢去彈劾李春芳?

誰要是彈劾李春芳,怕是皇帝第一個就要拼命。

這隆慶朝的內閣也有意思,端水大師李春芳,組織能手高拱,理財天才張居正,加上一個精通軍務的心學大師趙貞吉,誰也不敢在政務上和這四位閣老打馬虎眼。

不過蘇澤都是知道李春芳請假的原因,西遊記的存稿不多了。

沈一貫又說道:

“王鴻臚請奏陛下,苦兀加貢木料,從三年一貢改爲一年兩貢,朝廷賜鹽鐵糖酒和絲綢,苦兀貢使又在鴻臚寺跪謝了一天。”

羅萬化記得苦兀來貢的事情,他問道:“苦兀貢使還沒走?”

“沒走呢,見了京師誰還願意走啊,那苦兀貢使已經將自己首領位子讓給了兒子,說是要在京師養老了。”

“也是,苦兀苦寒之地。”

苦兀,其實就是後世庫頁島。

王世貞上任的鴻臚寺,四方貢務就是他主管的。

中原發展千年,能砍伐的巨木已經不多了。

要不然嘉靖重修三大殿,也不會從雲南運送木材。

而隨着登萊海運的興起,木材短缺也成爲一個嚴重的問題。

這時候苦兀島上的大片冷杉林,就是最高的造船材料。

歷史上,明末就曾經在苦兀造船,想要從後方襲擊女真,但是那時候大明已經日薄西山,無法組織這樣的工程了。

這些優質的造船木材運到登萊,市舶司就可以製作成海船。

木材還關係到海軍艦隊。

福船的廂式結構雖然方便運輸貨物,但是遠洋航行的戰艦,還是西方的龍骨戰艦更適合。

其實宋代也有龍骨戰艦的造船樣式,蘇澤懷疑明代開始用平底福船,很大的一個可能就是宋代以後,中原已經找不到足夠長度的木材來製作這種戰艦了。

冷杉是最好的造船木材之一了,苦兀島附近的陸地上也有大片的冷杉林,這些都是極佳的木料產地。

而且苦兀還有不凍港,倭國海峽的暖流經過苦兀島的西側港口,帶來了豐厚的漁獲之外,也讓這裡的港口冬季都不會結冰。

不凍港就意味着全年不停地貿易路線,用木材換取天朝上國的各種物資,苦兀人可是樂意瘋了。

只能感慨,東亞這塊真是寶地。

地廣人稀的遠東地區,是歐洲人苦尋不得的優質木材產區。

南洋又是西方殖民者都流口水的熱帶蔗糖產區。

大明的朝貢體系,是一個完全能自循環的超級經濟體。

只可惜大明自己放棄了朝貢體系,到了今日,朝貢的國家越來越少,很多朝貢國都和苦兀一樣斷貢了。

蘇澤看向沈一貫問道:

“肩吾兄,最近王鴻臚的身體怎麼樣了?”

沈一貫從草原回來後,就和王世貞的關係更加親近了,畢竟兩人是共患難了一次。

而且如今沈一貫執掌禮部主客司,王世貞執掌鴻臚寺,兩個衙門的職責還有些重疊,所以沈一貫也要經常來往鴻臚寺。

“挺好的,聽說李神醫寄來了養脾的藥方,王鴻臚吃完好多了,最近身體好多了。”

聽說王世貞的身體好了,蘇澤也放下心。

他掏出一份奏疏,交給沈一貫說道:

“肩吾兄,你看看這份奏疏。”

沈一貫接過奏疏,看到標題《請奏四方來朝疏》?

這是什麼?

四方來朝,這不是吉祥話嗎?

哪有把吉祥話寫進奏疏標題裡的?這也太諂媚了吧?

咱讀書人也不能這麼諂媚君上吧?

沈一貫疑惑的翻開奏疏,這才明白爲什麼蘇澤要問王世貞的身體怎麼樣了。

四方來朝不是吉祥話,而是蘇澤要辦的事情。

蘇澤請求仿照成祖舊例,要求大明朝貢藩屬國集體來京朝貢!

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44章 拆臺子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4章 徐階思退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30章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75章 楚宗案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8章 奸佞是我?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40章 盛世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48章 流黜(加更!)第82章 代王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8章 徐文長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75章 引子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4章 高拱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23章 丹術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42章 經筵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81章 跳幫戰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8章 會館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4章 高拱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
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44章 拆臺子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24章 徐階思退第76章 閣部會議!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30章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275章 楚宗案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8章 奸佞是我?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40章 盛世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83章 親親尊尊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48章 流黜(加更!)第82章 代王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38章 徐文長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75章 引子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4章 高拱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23章 丹術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42章 經筵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281章 跳幫戰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302章 檢閱三軍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95章 金座玉佛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8章 會館第229章 堂辯羣臣!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4章 高拱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