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平絨策(加更)

第68章 平絨策(加更)

緊接着,蘇澤又寫出什麼叫做“以退求安”。

看到這裡,張居正都舒展開眉頭,臉上露出笑容,這蘇一疏果然非同凡響,上來就將當下兩種觀點都噴了一遍!

張居正只覺得莫名的解氣!

接着,蘇澤又引用典籍道:

“《說苑》曰,‘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

“廷議或欲市恩封貢以弭兵,或倡遷界禁邊以避禍,此皆剜肉補瘡之術,非長治久安之道也。”

“夫封貢之策,貌似懷柔,實則示弱於虜。庚戌之恥,俺答受敕書而益橫。今若重施故伎,是使豺狼知我府庫空虛,邊備弛廢,必生覬覦之心。”

“遷界之議,徒損邊民生計,斷互市之利源,猶抱薪救火,終致邊牆內外皆成焦土。”

張居正很滿意蘇澤的兩段論述。

他沒有表態贊同封貢,就是覺得時機不成熟,如果大明朝廷因爲把漢那吉入寇就同意開邊,那九邊重鎮的威懾力何在?

而且這些草原胡虜是反覆無常,今日同意開貢,明日又會得寸進尺索要更多。

但是遷界禁邊之策,張居正就更反對了。

大明朝廷如果有這個錢糧去執行遷界禁邊,還真不如就聽蘇澤的,和草原打上一場,說不定所耗的銀錢還少些呢!

哪有爲了傷敵八百自損一萬的道理?

引經據典,蘇澤又講祖宗之法。

“伏望陛下效太祖北逐蒙元之雄略,法成祖五徵漠北之遺烈,敕令邊臣嚴兵固守,選將練兵,待秋高馬肥之時,以堂堂之陣破虜於野。如此則九邊震懾,俺答喪膽,可保十年太平矣。”

看到這裡,張居正已經要快要被蘇澤說服了。

但是緊接着,蘇澤又開始說理。

看完這一段,張居正的表情更欣賞了。

蘇澤這一段,說的是俺答部屢次犯邊,反覆無常的原因。

別的官員上疏,基本上都是說這些草原胡虜都是夷狄禽獸,都是反覆無常之輩,不懂聖人教化,所以才這樣。

但是蘇澤卻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蘇澤在奏疏中說,草原百姓也是人,都是天生父母養的,其實和中原百姓也沒有區別。

但一方水土一方人,草原的生存方式和中原不同。

草原百姓逐草而居,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就是牲口,一旦遇到雪災旱災,牲口就會死光,和農耕民族不同,草原百姓失去了牲口就是滅頂之災。

所以每一次草原上發生大災,活不下去的遊牧民都會南下入侵,比如嘉靖朝的庚戌之變,就是當年草原上發生了白災(雪災)。

草原的不穩定性,是遊牧民族經常南下的原因,緊接着蘇澤又開始論述,爲什麼俺答部總是反覆無常,背信棄義。

蘇澤的論述也很簡單,俺答部和中原不一樣,草原的統治是鬆散的。

俺答部雖然名義上草原共主,但不像是中原皇帝一樣,對手下部族擁有絕對的控制力。

當災禍發生的時候,俺答汗能救濟本部落就不錯了,其他外圍的中小部落根本沒辦法管。

所以就算是朝廷和俺達汗封貢互市,如果他手下的一些部族活不下去,依然會違背俺達汗的意願攻擊大明。

嘉靖年間開的馬市,就是因爲俺答部的一個小部族不滿互市價格,縱兵劫掠了百姓,最後讓那一次互市毀於一旦。

所以蘇澤論斷,即使封貢俺答,依然無法完全阻止邊境衝突,甚至一些邊緣部落,會覺得自己遭受了大明和俺答汗部的雙重盤剝,從而更加激烈的挑起邊境衝突。 看到這裡,張居正已經完全贊同了蘇澤的看法,這篇分析沒有之乎者也,完全是從人性出發,又結合了俺答部的制度,解釋了北方邊防不寧的原因,可以是說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蘇澤緊接着繼續寫道:

“臣進以‘以戰止戰’之策,俺答部掠我邊民一社,我軍則出塞攻伐其部族一部;俺答部劫掠我百姓米糧一斗,我軍則出塞奪其牲畜一頭!”

“且每次進軍前,都要列數其罪,師出有名!”

“長此以往,邊境俺答部或歸附,或遠遁,邊境則安。”

“此時再行宋代河湟生番熟番之辯,對其恭順者互市之。”

看到這裡,張居正已經要擊節叫好了!

蘇澤這裡用的典故,是宋代河湟開邊的時候,對西夏地區貿易的方策。

當時西夏的主要產品是青白鹽,一開始宋代採取禁鹽法,禁止西夏的青白鹽流入中原,想要用貿易戰的方式拖垮西夏。

但這樣做卻將西北地區那些原本站在宋朝這邊的熟番,也就是歸化的羌人部族都推到了西夏一邊,反而加劇了邊關的動亂。

後來宋朝改變了鹽法,對恭順的熟番允許互市,禁止西夏的商隊交易,雖然轉口貿易這種無法避免,但是安定了邊境的局勢,後來又在這些熟番的幫助下,實現了對河湟開邊的成果。

蘇澤這一套方法,可以說是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好了,蘿蔔大棒都有,名義上是要對俺答部用兵,實際上是要分化瓦解草原。

但是張居正又皺眉,這一套需要相當精細的手法,以目前九邊的兵力,似乎無法完成這樣的重任。

很快,蘇澤已經在奏疏中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

“昔年東南抗倭,文有譚綸,武有俞大猷戚繼光,皆是一時之屬,如今邊關告急,朝堂可調派南兵北上,九邊可定!”

看到這裡,張居正拿出揭紙,寫下了自己的贊同意見,遞給了身邊的趙貞吉。

趙貞吉反覆看了三遍,也對蘇澤的策略越發的欣賞,再又看看高拱,臉上浮現出嫉妒的表情。

趙貞吉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冒出這樣一個念頭:“明明是自己的下屬,怎麼就投了高拱?”

趙貞吉連忙搖頭,對這樣的奏疏,趙貞吉也只能寫下贊同的票擬意見。

——

蘇澤看向【手提式朝廷】中的模擬,和自己的想的一樣:

——【模擬開始】——

一天後,《平戎疏》送到內閣,內閣三輔臣均票擬贊同。

《平戎疏》緊急入宮,隆慶皇帝猶豫不定,又將《平戎疏》交羣臣公議,在科道的反對下奏疏被駁回。

——【模擬結束】——

這幫言官,果然就是拖後腿的。

不過好在自己有掛!

更了更了

標題有個錯別字,戎錯了,標題改不了,抱歉抱歉,寫完急着發了。

(本章完)

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56章 大婚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35章 馮保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58章 斷章狗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75章 引子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95章 崩盤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44章 拆臺子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5章 馮保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4章 高拱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31章 莫須有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31章 大明神劍
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56章 大婚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89章 兩級分化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06章 得罪了大銀臺還想跑?第59章 日用之道?第209章 萬騎叩邊!第250章 對倭刀寶具鋼筋第35章 馮保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58章 斷章狗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75章 引子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66章 殃及池魚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195章 崩盤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22章 升遷途徑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44章 拆臺子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35章 馮保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4章 高拱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31章 莫須有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31章 大明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