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

四月,京師這輪換相終於塵埃落定。

殷士儋以教育專務大臣的名義入閣,內閣再添一名成員,負責全大明的學政事務。

禮部尚書和禮部侍郎暫時空缺,但是爲了推動學政事務,朝廷暫時沒有補缺的想法。

楊思忠調任吏部尚書,緊接着吏部就廷推通政使人選。

前任通政使,現任刑部侍郎李一元赫然在列,而這個名單也得到了大臣們的稱讚。

通政司現在的職能非比尋常,是無法長期空缺的。

通政司中人才青黃不接,原本大家都在看楊思忠的熱鬧,看他到底選誰做他的繼任者。

但是當李一元的名字出現在名單上,朝臣們都拍案叫絕,這確實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李一元是前任通政使,熟悉通政司的事務。

他在刑部侍郎的位置上做的很好,說明他是個能適應新工作的能臣。

這份名單迅速在內閣通過,然後送到皇帝面前。

果不其然,皇帝硃筆點了李一元的名字,新任通政使就這樣出爐了。

就這樣,楊思忠這位新任大冢宰,就用一份完美的人事任免,坐實了自己“知人善任”的人設,吏部上下對這位新任尚書都十分敬重。

蘇澤也看到了系統的結算報告。

【《蒙學教育議》通過,前禮部尚書殷士儋,成爲第一任教育專務大臣。】

【第一任教育專務大臣殷士儋,確立了大明小學,中學,大學三級教育的基礎,成爲新時代教育體系的源頭。】

【這項制度被各國效法,成爲近代平民教育的開端。】

【國祚+1。】

【威望+500。】

【剩餘威望:1410】

投入200威望,回報500,賺了300威望還算是划算。

——

報館,沈一貫面帶笑容走了進來。

馮保成爲司禮監掌印,沈一貫小賺一次,他今天剛剛提了彩金,準備向蘇澤羅萬化分錢。

到今天沈一貫撲了空,羅萬化接過了錢袋後說道:

“子霖兄去東宮了。”

沈一貫疑惑的問道:“今天子霖兄不是沒課嗎?”

羅萬化點頭說道:“是啊,但是今天一大早,太子派人急召子霖兄去東宮了。”

“那這筆錢就有勞一甫兄把這袋子錢給子霖兄了。”

“肩吾兄不自己給子霖兄嗎??”

“哎,我要隨大鴻臚出京了。”

“濟州島軍港要開建了,內閣派遣大鴻臚去朝鮮簽訂國約,然後再去濟州島慰問大明水師駐軍。”

聽到這裡,羅萬化也只能對沈一貫表示同情了。

誰讓鴻臚寺就是幹這些的呢。

東宮。

“蘇師傅,這人是真的嗎?”

蘇澤看着手裡的信,仔細比對筆跡以後,點頭說道:

“殿下,這是國子監生朱儁棠的親筆信,他是臣的弟子,臣認識他的筆跡。”

太子說道:“這是舅舅寄來的,這個朱儁棠隨着一艘僞裝成南洋船的倭寇商船停靠臺南港,舅舅發現這艘船有問題,命人扣留了這艘船,這個朱儁棠託人將信帶給舅舅。”

蘇澤點頭說道:“臣在國子監也打聽過了,國子監博士黃文彬和國子監生朱儁棠在年前離開京師,說是去澎湖渡假,或是遭遇了風暴,流落到了倭地。”

小胖鈞興奮的站起來。

一個月前,在臺南殖拓的李文全扣押一艘僞裝成南洋船的倭寇商船,船上的朱儁棠派人送信出來。

朱儁棠說明了自己和黃文彬流落倭地的過程,然後將島津家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向李文全求救。

一名國子監官員和國子監生被倭寇扣押,這怎麼都算是一件大事。

李文全一邊通知澎湖學政張純,讓他來臺南確認朱儁棠的身份,一邊又派飛剪船前往直沽,先向太子報告。

“蘇師傅覺得應該怎麼辦?孤請奏父皇,派遣大明水師去倭地營救黃文彬?”

蘇澤立刻搖頭說道:“殿下,不可。”

“爲何?”

蘇澤說道:“兵法有云,料敵爲先,如今我大明對倭寇本土沒有多少了解,但倭寇卻不斷刺探我大明情況。”

“島津家的軍力部署,武器艦船,我大明一無所知,對倭島的氣象航道也不清楚,貿然遠征恐重蹈前元覆轍。”

小胖鈞點點頭,他也是一時上頭,被蘇澤一勸,也打消了想法。

“那蘇師傅,黃文彬怎麼辦?”

蘇澤說道:“殿下想要徵倭,臣是支持的。”

“啊?”

小胖鈞有些意外的看着蘇澤。

從小到大,身邊的士大夫教導的都是不要妄動刀兵。

蘇澤說道:“殿下,倭寇亂我東南,戕害我大明百姓,這等血仇怎麼殺了幾個倭寇就了結?”

“先帝之所以在平倭後罷兵,是因爲當時我大明水師疲敝,無法征討倭寇本土。”

“現在陛下建設水師,等到時機成熟,就可以征討倭寇,報仇雪恨了!”

這句話聽得小胖鈞熱血沸騰,原來皇爺爺和父皇是這個意思。

蘇澤繼續說道:“正如臣所說的,要徵倭,需要先打探倭人的情報,勘探倭國港口水文,氣候風向,這樣艦隊才能徵倭成功。”

小胖鈞連連點頭,蘇澤說道:

“臣以爲,應該讓國舅放了倭人商船,並且將倭寇需要的硝石賣給他們。”

“蘇師傅,你要通倭?!”

蘇澤笑了一下說道:“朱儁棠在信中說了,島津家缺乏硝石,這纔信了他的話,讓他來澎湖買硝石。”

“國舅賣給他們硝石,就能讓倭人相信他們是真的有本事的,就會給他們更多的自由。”

“這兩人,一人是大明宗室子弟,國子監舉人,一人是國朝進士,大明正經的官員。他們都是忠於大明的。”

“讓國舅給他們硝石,再和朱儁棠說,讓他在倭國蒐集倭寇情報,這樣日後陛下要徵倭的時候,就有情報可用了。”

“殿下,徵倭是國戰,不僅僅要有刀兵之戰,也要有情報之戰。”

“甚至臣以爲,大明國力遠甚於倭國,所以情報戰更重要,只要情報戰勝了,刀兵之戰自然就能勝了!”

小胖鈞激動的說道:“蘇師傅這個辦法好,孤這就寫信給舅舅!”

“等等,殿下這件事還是應該密奏朝廷才行。”

“蘇師傅說的對,可是孤不會寫奏疏啊。”“沒事,殿下也到了年齡,可以參與國政了,讓臣來教你寫奏疏,就從這件事開始。”

小胖鈞聽到這裡更激動了。

以往那些生意,小胖鈞也玩膩了。

小胖鈞唯一的樂趣,就是派人查賬,揪出東宮店鋪裡的蛀蟲。

海戰模擬玩了一陣子,小胖鈞也逐漸失去了興趣。

馬六甲的奧斯曼人和佛朗機人一個比一個能忍,雙方集結艦隊卻至今沒打一仗,所謂海戰就是互相搶劫對方的商船。

而朱儁棠的這封信,讓小胖鈞腦補了一出精彩的臥底情報大戰,而蘇澤讓他自己上書,豈不是要讓自己主導這次情報戰?

小胖鈞立刻讓身邊的太監張宏拿來空白奏疏。

作爲太子,小胖鈞也要在萬壽節等國典的時候,給皇帝上請安奏疏。

但是有關政務的奏疏,這還是第一份!

親自參與政治的熱情讓太子激動,蘇澤接着開始教導他怎麼寫奏疏。

“師出有名,殿下先要說明刺探倭寇情報的必要性。”

蘇澤看着小胖鈞動筆,一手中規中矩的字跡出現在紙上。

皇室教育還是很嚴格的,小胖鈞這手字談不上有什麼特色,但是也算不錯了。

“倭寇屢犯海疆,荼毒百姓,罪在不赦。昔先帝罷兵,實因水師疲敝;今陛下整飭武備,欲圖遠征,必先知彼虛實.”

蘇澤看着小胖鈞寫完,滿意的點頭,繼續說道:

“殿下,要讓人辦事,要給予相應的名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正也。”

“朱黃二人是忠心國事的,但是也要安他們的心,讓他們能好好蒐集倭寇情報,也能和官府正常聯絡。”

“所以殿下可以請奏陛下,虛設倭國通政署,以黃文彬爲主司,朱儁棠爲副,讓他們以通政署的名義和官府聯絡,也能讓他們以通政署之名,招募人手。”

小胖鈞立刻說道:“蘇師傅這個辦法好!”

他在奏疏上寫道:

“現有國子監博士黃文彬、監生朱儁棠困於倭地,然其忠貞可鑑,堪當重任。”

“伏望陛下特設倭國通政署,授黃文彬主司之職、朱儁棠副使之銜,許其以官署名義聯絡朝廷、招募志士。如此名分既正,二人可安心刺探,倭寇亦難生疑。”

蘇澤接着說道:“最後就是建議朝廷,允許朱儁棠購買硝石,取得倭寇信任,再宣佈朝廷的任命,讓二人耐心在倭國蒐集情報。”

小胖鈞迅速寫完了奏疏,蘇澤看完之後又幫着他修改了幾個問題,然後說道:

“殿下可以送去通政司了。”

“蘇師傅,這份奏疏能通過嗎?”

蘇澤想了想,又說道:“如果殿下不放心,臣可以聯署。”

“蘇師傅可一定要聯署!”

“請殿下讓臣謄抄一份。”

大明的大臣都會存檔自己的奏疏,等退休以後會編成文集。

這麼做主要還是爲了工作留痕,這是良好的公文習慣。

小胖鈞知道這個規矩,等蘇澤謄抄完畢,又看着蘇澤在奏疏上簽名,連忙讓太監送到通政司。

回到詹事府的公房中,蘇澤掏出【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擬開始】——

《奏設倭國通政署刺探疏》遭遇到通政司的反對。

通政司懼怕日後多一個外任去處,反對設立倭國通政司。

由於新任通政使李一元剛剛到任,皇帝顧及他的威信,擱置了這份奏疏。

——【模擬結束】——

【剩餘威望:1410。】

【若要完全通過你的奏疏,需要支付200點威望值,是否支付?】

好弟子第一次正式參與政務,總要讓他有點成就感。

只是蘇澤沒想到,通政司竟然爲此反對。

既然如此,蘇澤選擇了“是”。

【威望值已經扣除,剩餘威望1210點,已經在現實中完成上書,請等待奏疏生效。】

——

通政司。

經歷官徐叔禮小心翼翼的坐在公房裡。

隨着前任大銀臺高升,新的通政使到任,通政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而通政司內實在沒有可用的人手了,李一元最後還是留用了徐叔禮,讓他繼續擔任李一元身邊的經歷官。

徐叔禮還在適應新的領導。

他雖然情商不高,但是也看出來,這位新任大銀臺心情不好。

李一元到任後,對通政司的工作挑了一些錯,訓斥了一些官員。

徐叔禮雖然暫時沒有被訓,但是他總有預感自己快了。

就在這個時候,東宮送來了奏疏。

聽說是東宮的奏疏,徐叔禮不敢怠慢,連忙向着李一元的公房而去。

李一元坐在公房內,他在刑部又是修律又是編書,兜兜轉轉竟然又回到了通政司。

李一元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公房,他很懷疑楊思忠是故意報復自己,可惜他沒證據。

通政使就通政使吧,通政司是大九卿,只要自己在任,總還有入閣的機會。

等到自己入閣,再報復楊思忠也不遲!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但是到了通政司,李一元又發現,堂堂通政司,竟然連個堪用的人才都沒有!

那些能幹的都被楊思忠外放了!

自己身邊那個經歷官徐叔禮,唯一的優點就是小心謹慎,辦事能力是真的不行。

“大銀臺,又有重要奏疏到了!”

聽到徐叔禮的聲音,李一元不知道怎麼了,突然心頭冒出一股火。

李一元也是重臣了,很少直接訓斥手下,他先皺着眉頭說道:

“上次不是說過了嗎!每日上午下午各送一次奏疏,本官留着一起看。”

“可是!”

看到徐叔禮的樣子,李一元再也忍不住,他說道:

“可是什麼!本官要去戶部一趟,把整修驛路的費用要回來,等下午本官再看。”

徐叔禮看到李一元臉色難看,也不敢再說,只好乖乖退出去。

修整驛路的經費,也是上次聯名共議預算案的時候,楊思忠爭取來的。

這筆錢要用來修整京師附近的驛站道路,李一元雖然和楊思忠不對付,但是通政司的利益他還是要重視的。

等到李一元從戶部回來。就見到了在通政司等待的太監張宏。

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6章 畫餅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140章 盛世第131章 莫須有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35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58章 斷章狗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25章 實學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82章 代王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54章 蒸汽機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5章 圈子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42章 經筵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04章 鐵路第195章 崩盤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42章 經筵第8章 奸佞是我?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133章 考成法第21章 立儲之功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42章 樹典型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00章 舌戰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5章 再升官第72章 內閣的眼藥
第204章 詐騙的朝鮮使臣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6章 畫餅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97章 請個國主?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140章 盛世第131章 莫須有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335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58章 斷章狗第49章 暗中博弈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125章 實學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82章 代王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278章 蘇師傅,打起來了!第266章 戰績可查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22章 《附議遼督並請設通遼棱堡疏》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4章 徐階思退第254章 蒸汽機第237章 下個目標工部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15章 圈子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42章 經筵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304章 鐵路第195章 崩盤第240章 不裝了,蘇澤出手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63章 車營之法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42章 經筵第8章 奸佞是我?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133章 考成法第21章 立儲之功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305章 《請設鐵路公股募資修路疏》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42章 樹典型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200章 舌戰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5章 再升官第72章 內閣的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