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請廢代藩疏》

第88章 《請廢代藩疏》

天津衛。

一身戎裝的戚繼光,在親衛的護送下走下船。

按理說,戚繼光從福建趕來,起碼都是要兩三個月的。

但是他接到內閣急令後,就丟下了大部隊,只帶着兩百個親信部曲,改乘海船北上,渡海抵達了天津衛。

兵部的一名官員已經站在天津衛碼頭上,對着走下海船的戚繼光道:

“戚總兵,閣部讓您不要進京,直接前往宣大,這是閣部的軍令,戰馬已經準備好了。”

戚繼光檢查了一下軍令,上面果然有內閣和兵部的印章,確認了調令的真實性後,戚繼光也不廢話,直接對着手下說道:

“出營,上馬!”

戚繼光身後的部曲親信也當真精銳,剛剛從顛簸的海船上下來,就立刻聽令上馬,這名兵部官員也見過不少軍隊,但戚繼光這麼精銳的還是頭一次見。

戚繼光也跨上一匹高頭大馬,揚起馬鞭就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

勸走了沈一貫,蘇澤將寫完的奏疏放進了【手提式大明朝廷】裡。

——【模擬開始】——

一天後,《請廢代藩疏》送到內閣,內閣輔臣高拱、張居正、趙貞吉票擬贊同,請皇帝派遣有司前往大同,調查代王罪責。

兩天後,《請廢代藩疏》被皇帝留中。

一個月後,山西河南宗王哭廟,皇帝下旨懲罰蘇澤,貶謫出京。

——【模擬結束】——

果然。

要廢代王藩,剛剛繼位的隆慶皇帝是沒有這個魄力的。

【是否消耗50點威望值,確保《請廢代藩疏》一定被執行?】

只要五十點?

這說明其實皇帝也對這些藩王不滿?

而且模擬中,內閣中三個閣臣都支持自己。

也對,廢宗王其實也是明代中晚期大臣一直在提的事情,好像記得在高拱張居正內閣的時候,還廢了荊州的遼王藩。

也就是說,其實廢除宗藩,其實本來阻力不大。

既然這樣,那還不狠狠的上疏!

“執行!”

【威望值已扣除,當前剩餘威望值120點】

蘇澤將現實中的奏疏交到通政司官員手中,直接離開報館前往印刷館,前些日子被言官耽誤,害的《樂府新報》第四期難產,蘇澤忙着去將第四期編排出來。

——

蘇澤的奏疏送到了內閣。

李春芳進宮給皇帝講學去了,內閣剩下的三名閣老看到蘇澤的奏疏,紛紛伸出手要拿。

如果是以往,高拱肯定當仁不讓的搶走,但是這一次承了趙貞吉的情,高拱難得縮回了手。

張居正想了想,也縮回了手。

趙貞吉笑着拿起奏疏,看到奏疏的標題,趙貞吉就苦笑說道:

“這蘇子霖,每次都是直入要害啊。”

派人傳話給蘇澤,趙貞吉的本意是暗示蘇澤上疏,將大同兵變的責任推出去。

只要能將大同兵變的責任和《平戎策》分開。

將兵變責任推到了趙大柱這個小兵身上,戚繼光已經北上,大同只要鬧不起來,內閣可以用這個理由繼續勸說皇帝推行《平戎策》。

罪責讓趙大柱承擔,先保住《平戎策》,這就是趙貞吉希望蘇澤做的。 趙貞吉知道以蘇澤的才智,肯定能理解自己的用意。

可趙貞吉沒想到,蘇澤是個不肯認輸的,上來就來個大的,直接要求革除代藩!

趙貞吉作爲閣臣,自然知道代王侵佔軍屯,是大同邊關矛盾的根源之一。

操之過急啊!

趙貞吉認爲時機還沒成熟,如果蘇澤手裡沒有證據,又要如何扳倒一名傳承六代的宗王?

但他還是翻開奏疏,眼睛卻亮了起來,只見到蘇澤寫道:

“臣查閱翰林院內大同奏疏,弘治年間大同衛所軍屯計三十二萬頃,至陛下繼位僅餘十四萬頃。”

“弘治年,代王府報宗正田產兩萬頃,如今不下十萬頃。”

“此田產還是代王府、地方官員、巡邊御史所奏,隱田代田不知其數。”

“嘉靖三十二年,饒陽王朱充跼上書,訴代王府私佔軍田五萬頃,時奸黨嚴嵩在位,朝廷未行勘核,但大同衛土地日少,代王府土地益多,而整個大同府在冊土地,自弘治年至今益少。”

果然是蘇澤的風格。

但是趙貞吉只能說蘇澤的奏疏確實寫到漂亮,和那些風聞言事的言官不同,蘇澤的奏疏羅列的都是數據。

偏偏這些數據才真讓人信服。

蘇澤所列的這些數據,你代王府怎麼解釋?

總不能說代王親自帶着人墾殖荒田吧?

那爲什麼整個大同府在冊土地日益減少呢?

趙貞吉自然知道,這是地方上的士紳投效隱田,逃避朝廷田稅導致的。

好狠的刀!

這些證據當然不足以直接扳倒代王,但是足以讓皇帝對代王一脈厭惡了。

“太祖設宗藩以安九邊,但代王卻不以邊關安定爲任,反而侵佔軍產盤剝軍士,致九邊不安又耗費朝廷公帑平叛,此其罪也!”

“嘉靖四十五年,饒陽王嫡次子因饑饉盜王府糧倉,遭代王私刑處決;陛下建元履極元年,鎮國將軍朱充灼因索要祿米被代王廷杖致死;宗人府冊載,代藩旁支祿米實發不足五成,自嘉靖朝至今,有代藩宗室闖關十二起,爲諸宗藩之首。”

“聖人言,‘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代藩同宗,爲代王之親,代王不能親至親,有何能仁民愛物?”

“代王不親至親,又何能尊陛下?”

“臣上表,請朝堂派有司詳勘趙大柱叛案,若趙大柱因《平戎策》而叛,臣請革去功名冠帶閒住,若趙大柱因衛所軍制敗壞,代王侵佔軍田而叛,臣請收王產以實軍儲,斷代藩以安九邊,則三軍感奮,韃虜不敢南窺矣!”

趙貞吉看完奏疏,長嘆心道,蘇澤當真是有才,可還是操之過急了!

現在這個時機上疏,言官就要攻擊蘇澤“攜私報怨,離間宗親”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又有什麼是合適的時機呢?

趙貞吉苦笑着,他欣賞的蘇澤,不就是這份“不計自身爲國事計”的決絕嗎?

當年俺答殺到京畿,羣臣沉默,那時候挺聲而出的自己,不也是如此的決絕?

趙貞吉寫下支持的意見,將奏疏遞給高拱張居正說道:

“兩位閣老也好好看一看吧。”

張居正的座位距離趙貞吉近,他拿過了蘇澤的奏疏,眼睛立刻瞪大了。

(本章完)

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35章 馮保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74章 襲職盛況第4章 高拱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40章 盛世第46章 叩闕第130章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5章 圈子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69章 寡斷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123章 丹術第42章 經筵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82章 代王第281章 跳幫戰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42章 樹典型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8章 會館第8章 奸佞是我?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5章 圈子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83章 羊吃人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42章 經筵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30章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83章 羊吃人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44章 拆臺子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9章 藍色道具
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35章 馮保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74章 襲職盛況第4章 高拱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40章 盛世第46章 叩闕第130章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53章 化緣禮部第15章 圈子第232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60章 物價指數(加更加更)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34章 考成法的弊端第69章 寡斷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123章 丹術第42章 經筵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67章 再苦苦百姓第86章 【事後畫冊】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82章 代王第281章 跳幫戰第27章 錢法不通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42章 樹典型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216章 說服張居正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8章 會館第8章 奸佞是我?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41章 御史被打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5章 圈子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83章 羊吃人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87章 甘蔗種植園的構想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31章 大明神劍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86章 蘇公樓建成第77章 一錘定音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42章 經筵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17章 威望增加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130章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88章 《請廢代藩疏》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83章 羊吃人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第26章 紫色道具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44章 拆臺子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9章 藍色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