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

【黃臺吉繼承順義王位,繼續執行俺答汗的封貢政策。】

【大明和草原繼續維持穩定,省下了北方軍費。】

【大明和草原貿易日益繁榮,雙方聯繫緊密。】

【蔗酒傾銷、羊毛和草木灰貿易,帶來了酗酒和草場沙化問題,爲日後北疆治理帶來嚴重問題。】

【國祚不變。】

【威望+200。】

【剩餘威望:1570。】

蘇澤看完結算報告,嘆了一口氣。

無論是從道義上還是經濟上,他也不支持所謂“羊吃人運動”的。

超過土地承載上限的過度養殖,等於透支未來的發展潛力。

而蔗酒引起的酗酒問題,也是草原貿易下陰差陽錯的結果。

沒辦法,草原的生存情況惡劣,越是生存環境惡劣的地方,酗酒問題越是嚴重。

蘇澤抽出一封信,這是在秀榮擔任羣牧監的王三寫給自己的信。

王三原本是養象所的錦衣衛,因爲有養馬的才能,被蘇澤推薦到秀榮馬場。

這半年來,秀榮馬場成效顯著,馬羣規模擴大。

前些日子京畿羣牧監沒有馬的醜聞爆發,太僕寺狠狠丟了面子,就連太僕寺卿都被迫辭職。

後來太僕寺終於發現了秀榮馬場的成效,他們連忙派遣官員前往查看,在確定了秀榮馬場確實有了養馬成效後,立刻將秀榮馬場當做典型來宣傳。

王三在養馬上確實有一套。

簡單的說,王三不僅僅養馬,還種草。

王三在春天的時候,讓馬場的牧子種植苜蓿、大豆等豆科植物肥田,等收割之後再長草。

在餵馬的時候,也是用乾草和鮮草混合的方式,再加上豆粉來給馬增膘。

王三還按照祖上傳下來的養馬經驗,制定了兩舍法來養馬。

兩舍法,就是在春夏的時候採取放養的方式養馬,這樣可以保持馬的野性,維持良好的運動狀態。

但是到了秋季的時候牧子收割牧草,將馬關進馬舍之中,採用舍養的方法來養馬。

這樣可以減少秋冬牧草的消耗,同時也能降低馬凍死的風險,讓馬安全過冬。

蘇澤看完,又給王三寫了回信,讓他總結畜牧的經驗。

日益增長的羊毛需求,和環境破壞之間的矛盾,絕對不是政策問題可以解決的。

牧民絕對不會因爲簡單粗暴的政策就放棄養羊,而大明這邊日益增長的需求,也會讓商人繼續鼓動牧民養羊的。

政策不是萬能的。

要解決環境問題,有時候還是要靠生產力發展。

蘇澤穿越前的時候,牧民養殖密度可要比古代高多了。

可是當時北疆的自然環境卻好了起來。

科學化養殖,就是能提高產出,又能保持生態環境。

現在北疆的養殖業太落後了,基本上還處於靠天吃飯的水平上,對天災沒有任何抵禦能力。

蘇澤準備在九邊附近那些內附大明的部落中,推廣王三的“兩舍”養殖技術。

同時蘇澤還準備用【家庭種植毯】,培育更加高產的苜蓿和大豆品種。

這些九邊附近的內附部落,本身也是接受漢化的草原人,等他們利用新的方法養殖賺到錢後,新技術自然就會向草原深處擴散。

能增產增收的技術,總有人願意花力氣學習的。

蘇澤又抽出一封信,這是房山窯廠的張明遠寫給自己的信。

房山縣令林秉正調任山西學政,負責山西吏科試,原本是要帶張明遠走的。

但是張明遠還是選擇留在房山縣,繼續負責玻璃窯廠。

繼任的房山縣令,自然也不會得罪張明遠這個刷政績的好下屬,給了張明遠最大的支持。

京畿周圍的玻璃產業發展迅速,但是玻璃窯廠的技術和規模優勢還在,反而拉大了差距,成爲京畿最大的玻璃廠。

張明遠也是被逼着沒辦法了,這才向蘇澤寫信求援。

原因也很簡單,前些日子的草原貿易摩擦,影響了鹼的貿易,房山玻璃窯廠的鹼不夠用了。

沒有鹼,就沒有辦法燒製玻璃,張明遠到處求援要尋找鹼,但是現在整個京師都缺鹼。

沒辦法,羊毛脫脂要鹼,製造肥皂要鹼,燒製玻璃需要鹼。

鹼已經成爲京師產業的必要原料,價格日益走高,這一次的草原貿易波動,更是讓所有需要用鹼的工坊人心惶惶。

果然到了時候推廣制鹼法了。

蘇澤使用【記憶香囊】,回憶過歷史書上的制鹼法,最早的工業制鹼法叫做路布蘭制鹼法。

這個制鹼法的過程其實很簡單。

食鹽和硫酸加熱,得到鹽酸和芒硝,芒硝混合石灰石和煤粉煅燒,就能得到純鹼。

如今這條制鹼法上的原料也已經齊備。

硫酸是硫磺加熱遇水生成的,大明的火藥工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硫化物處理經驗。

煤粉和石灰石,這都是採礦業的產品,正在蓬勃發展的水泥產業,就需要大量的石灰石。

房山就有煤礦和石灰礦,也有高溫煅燒的技術。

不過這件事,還得是要讓自己的好弟子小胖鈞去做。

在製備鹽酸醬油的時候,東宮的工坊積攢了化工經驗,也擁有配套的設備。

蘇澤將制鹼法寫下來,準備下次講課的時候帶去東宮,商議和太子合辦制鹼工坊的事情。

寫完流程後,蘇澤又想起了路布蘭制鹼法的歷史。

路布蘭是人名,這位法國化學家剛發明了制鹼法的時候,本來是無人問津的。

原因也很簡單,當時法國還使用的天然鹼,也就是和現在大明一樣,使用草木灰和天然凝結的鹼塊。

在那個時代,英國遍佈全球的殖民地,給整個歐洲提供了廉價的天然鹼,只需要進口就能滿足法國的工業需要了。

可到了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執行大陸封鎖政策,禁止鹼流入歐洲。

在這種情況下,路布蘭制鹼法被重新發現價值,並且在拿破崙的大力推廣下開始大量興建工廠。

這迅速帶動了法國化工的發展,這段時間內法國化工完成了近代化工行業的基礎產業奠基,成爲當時歐陸化工技術最強大的國家,並且誕生了很多新技術新產品。

現在大明的產業也到了這個關鍵節點上。

天然鹼的貿易不穩定,日益增長的工業需求,讓制鹼工業有利可圖。

蘇澤只能感慨,技術發展也有巧合性。

正如拿破崙戰爭,引發了法國化工業的爆發發展,奠定了近代化工的基礎。

而這次和草原的摩擦,也是大明推動制鹼工業發展的好時機。

正如蘇澤解決畜牧業的問題思路一樣,工業制鹼也能夠解決草木灰貿易的問題。

一旦開始工業化生產,技術迭代和規模生產就能迅速將工業鹼的價格降下來。

廉價還穩定的工業鹼,必然會取代不穩定的天然鹼。

商人不再收草木灰,牧民就不會爲了草木灰貿易而燒草場。

燒草取灰,這是草原最低效的利用方式了。

只要牧民能有更高效的生產技術,也不會用這種殺雞取卵的方式賺錢。

草原還是要長草!

蘇澤給草原的定位,就是作爲大明的經濟附庸,毛紡織業和畜牧業的產地,日後還可以成爲礦產基地。

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隨着雙方越來越深的經濟聯繫,和平已經是大勢所趨。

——

九月二十五日。

黃臺吉接受大明的封貢,成爲第二代順義王的消息傳到京師。

這一次草原的摩擦牽動人心,馬市貿易恢復的消息傳到京師後,不僅僅是朝堂上層歡欣鼓舞,整個京師都自發慶祝起來。

張純和朱儁棠作爲採風使,來到京師的街頭,準備記錄下這次事件。

“號外號外!蔗酒期貨再破新高!”

張純招來報童,商報的動作果然快,竟然這麼快就出版了?

還是朱儁棠說道:“商報的老家可是在山西,肯定提前知道了封貢成功的消息,準備好了版面,所以才能這麼快出版的。”

張純翻開報紙,關於封貢成功的消息雖然放在了頭版,但是商報的側重點顯然不是頭版,而是京師大宗貨物交易所的消息——蔗酒的期貨大漲!

黃臺吉再次接受封貢,這自然是利好蔗酒貿易的,前陣子不斷走低的蔗酒期貨從早上開市以來就狂漲。

張純嘆息了一聲,隨着大宗交易市場的火爆,也產生了不少造富神話。

大宗交易市場及時調整政策,制定了保證金和准入門檻的制度,遏制住了普通人的投機衝動。

但就算不能買,普通人對大宗交易市場的價格也津津樂道,也有士人認爲這些價格中能看出朝堂的變化。

張純倒是不覺得這些商人操縱的期貨價格能反應什麼朝堂秘密,但是朝堂中消息靈通的人,確實能夠通過這個期貨市場賺到錢。

兩人又在街頭採訪了幾名京師百姓,算是湊成了一篇報道,就急匆匆的向報館走去。

不過回去的時候,張純又聽到報童叫喊有關南洋的新聞。

張純招來一名報童,買下報童手裡的《新君子報》,看着大明水師抵達馬尼拉的消息,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

——

“子霖兄!這次肩吾兄立下大功,回來要被重用了吧!”

蘇澤看向羅萬化,自己這位同期狀元郎對待友人確實是一片赤誠。

從上次沈一貫出使歸來,被朝廷任命爲主客司郎中後,羅萬化就一直在爲沈一貫鳴不平,認爲朝廷是委屈了沈一貫。

可沈一貫這個剛剛步入官場三年不到的新人,已經升到正五品的禮部郎中,這還算是朝廷虧待了他?

其實蘇澤明白,沈一貫不能繼續升遷,原因是在自己身上。

大明官場其實也有一個潛規則,這有點類似於後世倭國的年功序列。

同科進士中最優秀的人,會是本屆科舉中升遷最快的那一個。

而這個同科中最優秀的,不能比上一屆科舉最優秀的升遷快。

當然,這條規則也只限於剛剛進入官場的幾年。

原因也很簡單,功勞最大的蘇澤還沒升遷,你功勞沒他大,怎麼能比他升遷快呢?

而上一屆科舉,也就是申時行那屆科舉,如今在京官員中,職位最高的就是王錫爵,他也是六部的郎中,正五品,和蘇澤沈一貫同級。

所以現在擺在沈一貫面前的情況就是,蘇澤不升官,他就沒辦法升官,王錫爵不升官,蘇澤也就沒辦法升官。

當然,這自然可以抨擊是大明官場晉升的陳規陋習,但是蘇澤也承認這種方法好歹有一個基本的秩序,而不是一刀切的提倡提拔年輕人,導致國家政治生態的破壞。

沒辦法,所謂“唯纔是舉”,大部分時候都是有後臺官員違規提拔的藉口,反而會挫傷兢兢業業幹活官員的積極性。

職場前期,按照資歷設置一個天花板,就算是出了蘇澤這樣的妖孽,大部分官員還能按照資歷獲得晉升的機會,這也不失爲一種良性的選人制度。

反正沈一貫馬上就要回京了,關於他的嘉獎皇帝和內閣估計早就已經商議好了,就算是官品不能提高,也能往更核心的部門挪一挪。

還是那句話,古往今來官場中重要的不是品級,而是所在的位置關鍵不關鍵。

“肩吾兄過幾天就要返京了,朝廷的獎賞也會定下來,一甫兄先別忙着義憤。”

蘇澤又岔開話題問道:

“對了,翰林院的館選結果出來了嗎?”

從這個月開始,張位和王家屏就沒有再來報官。

普通的庶吉士,還是隻是翰林院的臨時工。

科舉後的第三年,會進行翰林院館選考試,考試合格的庶吉士就能成爲翰林官,而館選考試不合格的就要離開翰林院,重新等待吏部授官。

蘇澤這一科中,除了前三甲直接授予翰林官外,蘇澤和沈一貫也是因功免除館選的。

張位和王家屏就要參加館選了。

羅萬化說道:

“子霖兄你公務太繁忙,都忘了通知你,張王兩位同年都順利通過館選,官授翰林編修了。”

“他們想要等肩吾兄返京,再辦慶賀酒宴。”

蘇澤這是真心爲兩位同年高興,張位和王家屏,都是原時空萬曆朝入閣的人才。

相處下來,王家屏性格耿直嫉惡如仇,張位性格圓滑,手段靈活卻也有底線。

羅萬化又說道:

“不過他們似乎有些難事,要找子霖兄商議。”

就在這時候,張位和王家屏走入報館。

他們見到蘇澤,眼睛一亮,走過來,對蘇澤行了一個正式的大禮說道:

“子霖兄,我二人有事相求,請務必幫幫我們!”

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51章 國祚減二第52章 貢監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58章 斷章狗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84章 邊亂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52章 貢監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44章 拆臺子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38章 徐文長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53章 水毒病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55章 壓力怪第87章 齊發力第50章 辦報第18章 會館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42章 樹典型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4章 高拱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41章 冊立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
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63章 車營之法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04章 所謂祖訓(三更)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51章 國祚減二第52章 貢監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37章 講讀東宮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58章 斷章狗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12章 禮部本意是壞的第72章 內閣的眼藥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279章 《大爭之世論》第84章 邊亂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107章 鑄幣稅!宏偉藍圖(4k)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52章 羣臣疑似有些太極端了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52章 貢監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226章 滾筒印刷機和未來的新軍官第331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271章 李如鬆鬧課第44章 拆臺子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103章 再次經筵(二更)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10章 大捷!告廟大捷!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217章 《請開吏科試選才疏》第38章 徐文長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253章 水毒病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55章 壓力怪第87章 齊發力第50章 辦報第18章 會館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242章 樹典型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4章 高拱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137章 禮物的藝術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194章 《恭陳清釐財用以昭聖治疏》第41章 冊立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