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邊關告急

第64章 邊關告急

原來這一次所謂俺答入寇,緣起是俺答部的一箇中等部族首領把漢那吉私下和大同邊軍走私貿易,正好遇到了宣大總督王崇古巡視邊關,扣下了黑市的貨物。

把漢那吉損失慘重,於是聯合靠近大同的幾個部族一起起兵,號稱十萬人,包圍了大同索要貨物。

王崇古一邊向朝廷派兵支援,一邊又組織大同城防,再派人出城打探虛實,最後確定把漢那吉只是虛張聲勢,其實總共也只有一兩萬遊騎。

當然,一兩萬人,王崇古出城也是打不過的,但是守城還是綽綽有餘,他一邊鞏固大同城防,一邊向朝堂上書,請求朝廷定奪。

所以當王崇古的第二份奏疏送到京師,風向就徹底變了。

在報館的公房內,沈一貫和蘇澤正在說着這些日子羣臣的趣事。

“這陣子朝堂上真是亂瘋了,前幾日邊關說俺答入寇,有大臣上疏要請陛下仿效成祖,御駕督師北伐的;也有要陛下遷都南京,避其鋒芒的。”

在一旁寫稿子的羅萬化也笑了起來,前幾天朝堂上可以說是羣魔亂舞,好不熱鬧。

這些爆論也不知道是這幫人當真不懂軍事,還是爲了博眼球博出位。

蘇澤看向沈一貫,打趣說道:

“肩吾兄不是也上書,要調浙兵戍邊嗎?我聽說張閣老對這個建議很認真,還親自票擬了?”

沈一貫聽到蘇澤誇獎自己,不由的挺直腰桿。

沈一貫是浙江人,他上書的意見是調遣在抗倭戰爭中立下戰功的浙兵北上。

浙江南部山區的礦洞很多,所以這裡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礦工。

戚繼光在浙江抗倭的時候,就注意到這些浙南地區的百姓善戰,於是將他們編練入伍,這也就是後世的戚家軍。

沈一貫應該是瞭解過戚家軍的厲害,他的上疏也得到了張居正的支持。

自己這位好友應該是有軍事才能的。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上,沈一貫在萬曆朝就做到了內閣首輔,在他主持內閣的期間,籌謀了抗倭援朝的戰爭。

沈一貫能頂着萬曆不理政,外朝官員掣肘,帝國財政崩潰的巨大壓力,最終打贏了抗倭援朝戰爭,在軍事上他的能力應該是合格的。

當然,蘇澤也不會簡單的認爲,這就是沈一貫個人的想法。

隨着隆慶給徐階的園子賜名,清算徐階的風暴被壓下。

但是徐階在政治上已經徹底失勢,朝堂上又涌起了給徐階政敵翻案的暗潮。

徐階鬥垮的是嚴黨,那被徐階對付的都是嚴黨嗎?

這其中一個最大的地方山頭,就是曾經在浙江主持抗倭的胡宗憲。

胡宗憲的總督衙門在浙江,他在東南主持抗倭的時候大部分時候也都在浙江,整個浙江官場上,因爲胡宗憲升遷立功的官員不計其數。

胡宗憲倒臺後,這些官員自然也被影響。

在徐階執政的時候,這些浙江籍貫的官員不敢吱聲,如今徐階倒臺了,這些浙江籍貫或者和浙江有關的官員,就開始重新冒頭。

而張居正顯然也注意到了這股勢力,他給沈一貫的奏疏票擬,也是表示了對這些“浙黨”的態度,他張居正是願意接納這些浙黨的。

歷史上張居正也正是這麼做的,做過胡宗憲副手的譚綸,在胡宗憲麾下效力的大將戚繼光俞大猷,都是張居正後來啓用的。 浙江籍的水利專家潘季馴,也是在張居正支持下治理黃河和運河的。

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關竅,沈一貫應該是被浙黨推出來投石問路的。

當然,這對於沈一貫自己也是有好處的,這份奏疏雖然被皇帝留中,但是這個選項皇帝已經看到,如果北方局勢真的潰爛到這個地步,那首倡浙兵戍北的沈一貫,就能得到大量的政治回報。

說完了前些日子的事情,沈一貫又說道:

“王總督的第二封奏疏送來京師,朝堂的風向又變了,現在朝中就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要堅決執行邊禁政策,沒收把漢那吉和不發商人的贓物,處置向俺答部走私的商人。”

“這其中最激進的是都察院,十三名御史聯名上疏,要求將宣府大同周邊的百姓遷回內地,在邊境執行遷界禁邊政策。”

羅萬化擡起頭皺眉說道:

“遷界?這麼做邊關空虛怎麼辦?宣府大同附近多少百姓,全部遷往內地怎麼安置?”

沈一貫也點頭說道:

“是啊,這幫言官說得容易,就彷彿朝堂只要一道命令,邊關百姓就能安置下來,這些內遷百姓安置不當,鬧出流民生變,怕是整個北方邊務都要被他們敗壞掉!”

“但是他們嚷嚷着禁邊是祖宗之法,又拿先帝朝的例子說事,當年先帝曾經在宣大開馬市,但是這些韃靼反覆無常,最終先帝也撤回成命,繼續禁邊。”

“現在這一派的聲浪最大,很多大臣都支持堅壁清野,嚴格執行邊禁。”

羅萬化又問道:“另一派呢?”

沈一貫說道:“是山西參政鄭洛爲首的一批有關地方任職經歷的官員,他們主張鬆弛邊禁,和俺答部互市。”

羅萬化皺眉說道:

“在俺答部包圍大同的時候提出同意互市,這樣會不會顯得我大明太軟弱了?”

沈一貫也點頭說道:

“這一派被詬病的也是如此,言官也在攻擊鄭洛軟弱無能,甚至還有言官說鄭洛就是山西走私的後臺,他主張鬆弛邊禁就是爲了自己牟利。”

“不過我看過鄭洛的奏疏,他也不是要在現在廢弛邊禁,而是要和俺答部談判,要求俺答部約束邊關部落,等到邊關局勢穩定下來再開邊市,其實也算是老成之言。”

沈一貫又低聲說道:

“這鄭洛是山西參政,也是宣大總督王崇古的副手,他這封奏疏怕是也有王總督的意思。”

“其實這些年王總督一直提議重開邊市,但是朝中的反對聲浪實在是太大。”

沈一貫嘆道:“這次事件撲朔迷離,也不知道到底會怎麼樣,陛下好像也十分猶豫,對兩邊都是留中不發。”

蘇澤則一句話點出了問題的關鍵:

“內閣重臣的態度如何?”

(本章完)

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83章 羊吃人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5章 馮保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69章 寡斷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83章 羊吃人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50章 辦報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8章 會館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9章 藍色道具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8章 奸佞是我?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84章 邊亂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57章 思退第44章 拆臺子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6章 畫餅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81章 清田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83章 羊吃人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83章 紅茶和白糖第128章 模擬成功第244章 走一步看三十步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0章 《請修帝鑑圖說疏》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5章 馮保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68章 神劍再斬妖第185章 請修民法典第323章 掌印之爭,素來如此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228章 詳議武監第69章 寡斷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283章 羊吃人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114章 一不小心文抄了(加更)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08章 《請開登萊通商疏》!(加更!)第50章 辦報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49章 《奏請通政司兼領海疆諜報事疏》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8章 會館第45章 大鬧天宮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62章 俺答入寇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10章 你還沒入閣吧?第9章 藍色道具第28章 徐階罷相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48章 妖報風波(加更!)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8章 奸佞是我?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66章 《請開埠直沽疏》第84章 邊亂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100章 高拱鋪路(九更)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14章 《條陳國史三事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57章 思退第44章 拆臺子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319章 《請派御史清查京營弊政疏》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61章 義利之辯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291章 選官大計第71章 父母之愛兒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6章 畫餅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81章 清田第293章 《疏通舉人銓政壅滯疏》第173章 王世貞也寫禁書?第314章 熱血難涼第53章 化緣禮部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