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殺官(第四更)

白蓮教主等人授首,塔山下的亂戰也逐漸進入尾聲。

山東全境再無戰火。

各省、府、縣官員皆翹首以盼李顯穆死在戰場上,但那自然是做夢。

在鳴金收兵後又多了約一個時辰,壽春侯回到了軍營中,並無太多欣喜之色,只低聲凝重對李顯穆道:“衍聖公的屍體找到了,被賊人正面一刀捅死,屍體已經從山上搬下來了。”

衍聖公終究還是死了。

李顯穆卻頗爲輕鬆,“侯爺不必擔憂,不過是路邊一條,死就死了,此事自有本官一力承擔。”

壽春侯沒再說話,待收拾完戰場後,當夜紮營,翌日天亮後便回返濟南。

翌日。

李顯穆正在巡撫衙門中,壽春侯走進後,徑直開口道:“撫臺是直接開始寫奏章彙報山東諸事?還是等之後再彙報?”

李顯穆從案牘中擡起頭來,揉揉發酸的手指,“如今山東雖然暫時平定,但編戶入籍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山東數十萬流民要安置回鄉土,怕是還有不少時日,侯爺可以先行彙報軍功事宜。”

“朝廷的調令下來了,讓我三日內整軍返京。

若還有何事,不若直接道出,你我此番同行一場,也算有緣,若無事,我打算今日就走。”

這麼快!

李顯穆是巡撫,而壽春侯則是純粹爲了平定山東造反之事而來,現在反賊皆滅,他便要班師回京,不能再和李顯穆同行了。

“那在下就恭賀侯爺凱旋,回京後陛下定有所賞賜,祝侯爺仕途昌盛。”

壽春侯望着李顯穆,良久拱了拱手,“我是個粗人,很少服氣什麼人,除了陛下外,撫臺是我第二個服氣的人,你這樣的人,古來也少見,如同明鏡,讓人自慚形穢。”

“侯爺謬讚了。”

“此番衍聖公之事,你回京必然會被問責,讀書人我不太懂,但估計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吧,山東那些人,你若是能放他們一馬,想必可以在這件事上,作爲你的助力。

言盡於此,你我後會有期,京中再見。”

李顯穆面上沒什麼表現,只是再次躬身作揖道別,“多謝侯爺肺腑之言,顯穆銘記於心,後會有期,京中再見。”

壽春侯轉身出了巡撫衙門,又出了濟南城入軍營,伴隨着道道呼喝之聲,以及鼓聲,城中內外皆知,這是準備回京了。

更多的視線落在了巡撫衙門中的李顯穆身上。

這位山東巡撫又何時回京呢?

尤其是那些知府和知州,此刻還記得頭上懸着一把刀,不知何時會落下來。

在這段時日中,他們幾乎尋找着所有人脈,希望京城的大佬能說動皇帝,把李顯穆那恐怖的二官殺一的政策取消掉。

即便是那些覺得自己應當名列前茅的人,也深深恐懼着。

事實上即便他們不找人,京城中也一直有人在爲他們說話。

畢竟好不容易纔從洪武時期那種大規模殺官的恐怖氛圍中走出來,誰也不想回去。

但很多話又沒法直接說。

因爲先帝殺人是真的亂殺,其中很多人都是被冤枉牽連的,畢竟一殺幾萬人,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不可能都犯了砍頭的死罪。

但這次李顯穆在山東要殺的那些知府、知州,以及點了幾個知縣的名字,還有府級衙門的屬官,大概只有六十人左右,這些人都是明確犯了事的官員。

李顯穆雖然制定了堪稱殘酷的規則,但卻不算濫殺,這些官員都是典型的死有餘辜。

一道道政令從巡撫衙門中發出。

很快整個山東府、州、縣各級衙門的主官等人,就都發現李顯穆在主政地方的經驗極其豐富。

整個山東都在有條不紊的恢復着。

直到……

來自京城的一紙旨意,要求李顯穆立刻回京,並且派了另外一位山東巡撫來接任李顯穆,主持之後的山東恢復工作。

從消息面上,召李顯穆回京是因爲朝廷上由於衍聖公的事情,吵翻了天,皇帝也不好硬頂着羣臣,只能將李顯穆召回去,再說之後的事。

山東一衆官員對此堪稱彈冠相慶,簡直要笑出聲來,李顯穆終究是要被制裁。

他們的小命也保住了。

巡撫衙門中,一衆屬官以及錦衣衛等人都圍着李顯穆,至於行禮自然有侍者收拾。

“新的山東巡撫還沒來,我現在還是山東巡撫,所以我說話還算數吧。”

“自然是算數的。”

李顯穆將手中茶杯放在桌上,平靜中帶着絲狠意,望向衆人,“那離開山東前,我最後一個命令,就是將這些人全部殺死。

這是我剛來山東時就說過的話,本想等山東恢復後才執行,現在看來是沒時間了。

那便直接送他們上路吧。”

嘶~

屋中衆人紛紛倒吸一口冷氣,誰都沒想到,李顯穆這次回京恐怕都自身難保了,竟然還記着這件事,要山東一衆官員去死。

“可有難處?”李顯穆望向衆人。

“自然沒有,聖旨說讓我們聽從撫臺命令,我等自然便當尊崇。”錦衣衛指揮使和東廠掌班都自然應聲。

作爲特務機構,殺個把官員算什麼,滿打滿算也就幾十個,而且還都是三品以下的中低級官員。

這種戰績,放在錦衣衛裡面,那根本就排不上號。“那就麻煩諸位了,待殺了那些蟲豸,就立刻動身回京,朝廷相召可不能耽誤。”

衆人眼見李顯穆面上依舊平靜,好似京中那漩渦不存在一樣,心中不由生出欽佩之心,誰不知道,如今京中處處殺機。

當初在心、理之爭中敗下陣來的讀書人,趁着這次衍聖公之事,誓要將李顯穆打入深淵,永世不得超生。

衆人領命出外,李顯穆則依舊埋首於那些山東省各州縣上報之事。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能做一事,便是一事。

日日,不可懈怠。

聖道就在這其中了。

……

當凶神惡煞的錦衣衛衝進知府衙門和知縣衙門時,山東衆官員才恍然知曉李顯穆所想。

誰都想不到,李顯穆馬上就要回京接受審判,馬上就要被調走,在臨走前,卻依舊不放過他們,非要讓他們死。

藍天大日,微風習習。

“李顯穆,難道我們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嗎?”

“李顯穆,你難道真的瘋了,不要命了嗎?

衍聖公因爲你而死,此番天下人皆在攻訐你,你自身難保。

若是願意放我等一馬,我等皆可以爲你辯白,我等皆可以爲你發生啊。”

刑場之上,被押來的一衆官吏皆哀嚎着,他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麼仇、什麼怨,李顯穆非要置他們於死地。

“將他們的嘴堵上,本官不想聽這些廢話。”待衆人嘴被堵上後,李顯穆才緩緩開口道:“本來本官並不願和你們這些蟲豸多廢話,可今日有山東的父老鄉親在此處,便說說本官爲何一定要殺你們。”

天上的太陽有些刺眼耀目,刑場上卻很是安靜,所有人都望着李顯穆,帶着好奇。

“我奉命來山東時,在路上見到了災民逃難,我見到山東百姓的人命如草芥,我見到山東兒女躺在鍋裡面做了人骨肉,我見到史書上的兩腳羊,我見到了一幕幕悖逆禮法綱常、人倫大德的慘劇!”

李顯穆的聲音響徹四野,“而後我見到了你們這些官員綾羅綢緞、錦衣華裳,我見到濟南城中米價上漲了五倍,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

我聽到你們說,刁民、賤民,死不足惜!”

刑場之旁,那些百姓聽着心中已經滿是憤恨,他們憤怒的吼叫着,若非有士兵攔着,恐怕已經衝進去將那些官員撕碎。

“畜生!”

“畜生!”

“很好。”李顯穆指着衆人,又重複了一次很好,冷酷道:“我告訴自己,就算是背上士林罵名,我也要做一次青天大老爺,我要殺死你們,我要讓你們知道,你們的命,一點都不比被百姓高貴!”

就因爲這?

他們先是不解,而後是濃濃的不甘,自古以來人有貴賤,他們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怎麼能和普通人相提並論。

李顯穆知道自己說服不了這些人。

人心固執而難以改變。

愛民者,不需要說。

不愛民者,也難以改變。

這世上從不缺愛民如子的,也不缺這些將百姓視爲牲畜的。

唯有屠刀落下,或許纔是真理。

“殺!”

李顯穆將令箭拋下!

令箭重重砸落在地上,甚至還彈起了一小段。

下一刻,衆多劊子手齊刷刷的揚起大刀,斬落而下。

鮮血飆飛,頭顱飛起,而後落地,巨大的力,讓腦袋滾落了出去。

士兵放鬆了管制,憤怒的百姓衝了進來。

恨不生啖其肉,飲其血,抽其筋,挫骨揚灰,這是恨極其人了。

李顯穆坐在原地,良久不曾動。

直到他站起,那些面上嘴上帶着血跡的百姓才停下手,那些屍體已經看不出人形,無論是屍體,亦或站着的百姓,皆有些滲人。

“草民叩謝青天大老爺,爲我等伸張!”

人羣如同潮水般跪下,不住叩首。

溫暖的陽光灑落在身上,李顯穆笑起來。

該回京了。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99章 哀榮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68章 廢帝而立6月底病中隨筆第89章 立地成聖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72章 永樂天下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32章 七星寶刀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63章 聖朝以孝第64章 當問何罪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58章 道衍和尚第35章 秋闈之事第26章 聖君無過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52章 殿中抗辯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99章 哀榮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63章 入宮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36章 閱卷若何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35章 統合!第47章 不足與謀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第135章 統合!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24章 喪鐘已鳴第58章 道衍和尚第32章 七星寶刀第41章 三十一年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25章 儲君之位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41章 三十一年第161章 滾滾長江
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99章 哀榮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68章 廢帝而立6月底病中隨筆第89章 立地成聖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72章 永樂天下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32章 七星寶刀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63章 聖朝以孝第64章 當問何罪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58章 道衍和尚第35章 秋闈之事第26章 聖君無過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52章 殿中抗辯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99章 哀榮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63章 入宮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36章 閱卷若何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35章 統合!第47章 不足與謀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第135章 統合!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24章 喪鐘已鳴第58章 道衍和尚第32章 七星寶刀第41章 三十一年第10章 聖賢降世李顯穆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25章 儲君之位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41章 三十一年第161章 滾滾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