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

第101章 一條鞭法的前置國策(十更)

蘇澤也沒想到,高拱談的最後一件事,是給自己說親。

而說親的對象,是趙貞吉的侄孫女。

高拱不是和趙貞吉不對付嗎?

怎麼會幫趙貞吉給自己說親?

難道是什麼政治交換嗎?

蘇澤也陷入到了思考中。

其實他這個年紀,別說是沒結婚,就是沒孩子都是第一件奇怪的事情。

當然,蘇澤也有自己的特殊情況。

原身父母雙亡,又癡心學業。

考中後就在翰林院宅着讀書,然後被蘇澤穿越後,又風波不斷,那些達官貴人也不敢和蘇澤聯姻。

但是一個穩定的家庭,在官場升遷的時候,也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因素,正如同後世官員考覈,家庭情況也是考覈內容一樣。

更別說這個“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封建時代了。

看到蘇澤猶豫,高拱本來也不是那麼情願給蘇澤說親,他簡單說了一下趙貞吉侄孫女的情況,然後說道:

“婚姻之事乃是人生大事,你父母不在了,更要慎重考慮纔是,不用今日就回復我。”

蘇澤連忙應下,算是結束了這個話題。

“還有什麼事情嗎?”

看到蘇澤沒有告退,高拱又問道。

蘇澤說道:

“師相,學生的《樂府新報》刊載海國志後,收到了前任福建巡撫涂澤民的來信,學生打聽了涂澤民的事情,聽聞他被言官彈劾,正在京師行勘。”

行勘,這是吏部的職責,也是高拱的職權範圍。

高拱思考了一下說道:

“涂澤民嗎?我記得陛下剛剛繼位的時候,就是他上書,請求陛下在月港開關的吧?”

蘇澤說道:

“正是這位塗巡撫。”

高拱思考了一下說道:

“涂澤民若是行勘無過,復起授予何職?”

不愧是吏部天官,高拱一句話,就決定了涂澤民的命運。

蘇澤也暗暗感慨,在官場想要做事實在是太難了。

像是涂澤民這樣的,有心做事,上書也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可因爲得罪了言官,被彈劾行勘,久久得不到清白。

福建開海的功勞,涂澤民就只得到了一個首倡之功。

這還算是好的,更多的官員一輩子做事,什麼痕跡都沒留下。

蘇澤接着說道:“學生是覺得,涂澤民這樣的官員,還是應該讓他負責海務。”

高拱皺眉道:

“福建巡撫早已經補闕了,該授予何職呢?”

蘇澤繼續說道:

“陛下御極後,首在福建開海,這自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高拱點點頭,他也是贊同開海的。

倭亂的根源是倭國使團爭貢,根源那就是倭國爭奪朝貢貿易的權力。

而真正的東南倭亂,汪直這些大倭寇頭目,其實都是中原逃到海上的海賊頭目。 胡宗憲打的倭寇,其中有不少都是漢人。

倭亂已經平息了,但是東南地區的出口走私是禁止不了的。

就拿月港這個地方來說,在倭亂早期這裡就是走私聖地,在倭亂最嚴重的時期,這裡依然有南洋商人冒死抵達來這裡貿易。

開海和俺答封貢一樣,其實本質上就是海外需求大明的商品,而大明的商人百姓也想要把商品賣出去,朝廷想要執行禁令,也已經擋不住這個趨勢,所以高拱認爲乾脆不如放開,堵不如疏。

當年月港開關,也算是朝廷默契下推動的。

蘇澤趁勢說道:

“師相,學生以爲,只在月港一地開關,商船淤塞,而且財富集中在月港一地,還不如在其他地方也開關通商,這樣反而能增加朝廷稅賦,以熄猖獗之私貿。”

高拱也點點頭,開關通商他也是贊同的,既然倭亂都平息了,沿海地區旺盛的貿易需求又壓不住,所以乾脆朝廷主動開關通商,還能通過關口收稅。

比如朝廷在月港執行的開關令,就在月港設置了海防館,再設海防同知一職,專門負責發放“船引”,作爲海船停靠的憑證。

此外月港還設置督餉館,嚮往來商船徵收水餉(船舶稅),陸餉(貨物稅)和加增餉(附加稅)。

此外皇帝還在月港設置了市舶司,派遣市舶司太監,專門在月港採買香料寶石之類的西洋珍寶。

所以蘇澤的意思是增設關港,開放更多的港口嗎?

高拱也開始思考起來。

不得不說,蘇澤這個提議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月港開關以後,福建的走私確實少了很多,零星的倭寇也消失了。

做生意,特別是跨洋貿易這種長期性的生意,穩定是最重要的。

遠洋貿易是暴利中的暴利,對於船東來說,只要船舶能安全靠港,就能賺上大筆的利潤。

朝廷就算是在月港增收重稅,大部分的海商都是願意繳的,因爲你繳了稅就是合法的商船了,就不用小心的躲避朝廷的緝私船,也可以走合法的航道了。

月港開關以來,第一年的船引就發放了二百張,要知道一張船引就是十兩銀子,僅僅是發放船引,這就是兩千兩銀子的收入。

其他各項費用,僅僅是隆慶元年,月港的稅收就有三萬兩白銀!

別看蘇澤以前看的那些網絡小說裡,動不動就拿出百萬兩銀子砸人,要知道這個時代,一個富庶省份的全年賦稅折銀,也不過百萬兩。

月港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港口,一年就上收三萬兩銀子,更重要的是月港各部門可是從海商手裡收到的是現銀。

大明朝廷手裡缺銀子,其實大明朝廷不僅僅是缺銀子,只要是貨幣,大明朝廷手裡都缺。

金、銀、銅錢,大明朝廷都很緊缺。

其實從明代中期開始,就有大臣提出,要將運輸損耗大,各層級貪腐浪費嚴重的實物徵收,改爲貨幣徵收,也就是從徵糧改爲徵錢。

要知道在宋代的時候,政府就開始徵錢了。

改實物爲折銀徵稅,這就是一條鞭法。

但之所以張居正在萬曆朝才能實行一條鞭法,是因爲在經歷了隆慶年長期的貿易順差,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朝廷和民間有了大量的白銀,纔有了執行一條鞭法的條件。

也就是說,要執行一條鞭法的國策,前置條件就是先進行隆慶開關,積攢到足夠的白銀才行。

而蘇澤想要做的,就是加快這個過程。

高拱也有些猶豫了,他又想起自己剛剛叮囑蘇澤要低調,可這傢伙總能拿出讓自己走不動道的國策來。

高拱想了想,還是板起臉來說道:

“等涂澤民行勘完畢,再議此事吧!這些日子你還是安生點!”

(本章完)

第17章 威望增加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52章 貢監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87章 齊發力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35章 馮保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9章 藍色道具第86章 【事後畫冊】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5章 圈子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50章 辦報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6章 立人設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85章 橙色道具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45章 大鬧天宮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8章 奸佞是我?第140章 盛世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55章 壓力怪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47章 助攻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52章 貢監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31章 莫須有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6章 畫餅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
第17章 威望增加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32章 《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疏》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64章 邊關告急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89章 太子教育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2章 神劍出鞘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181章 上任山東清吏司員外郎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31章 大明神劍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52章 貢監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56章 宰輔之才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87章 齊發力第27章 錢法不通第213章 《請刊鄉試答卷明正視聽並肅典制疏第35章 馮保第5章 何爲祖宗法?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214章 定海神針蘇澤第9章 藍色道具第86章 【事後畫冊】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15章 圈子第3章 《請罷早朝疏》第211章 升官正五品第98章 捷報(七更)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307章 嚴打大案第127章 報紙論戰!第50章 辦報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16章 立人設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43章 水晶宮博覽會第43章 《請辦樂府新報疏》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85章 橙色道具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45章 大鬧天宮第61章 讀者們(感謝大家支持)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8章 奸佞是我?第140章 盛世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20章 《駁瘧病瘴氣論》第272章 整頓學風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70章 倦鬼之說第274章 “排隊槍斃”第55章 壓力怪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258章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第47章 助攻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52章 貢監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32章 神劍出鞘第285章 子霖兄幫幫我第131章 莫須有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90章 學歷貶值的憂慮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280章 節省威望點的新用法第118章 豎纛鳴冤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6章 畫餅第138章 送給張居正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