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塗色遊戲

第112章 塗色遊戲

張居正有些失望,只從蘇澤這邊得到了一個會上書支持革除遼藩的保證,但是蘇澤確實不是荊州人,也沒在荊州做過官,甚至對遼王的案子也不瞭解。

張居正只能怪自己太想要革除遼藩了,只好讓兒子張敬修送蘇澤離開。

一路上蘇澤也不敢和張敬修多交談,生怕他向自己開口幫着他鄉試作弊。

等到蘇澤離開了張府,張敬修回到父親的書房,幫着張居正整理書信。

“明年的鄉試,你還是不要參加了。”

張居正突然開口對兒子說道。

張敬修有些不解,但是他也不敢違逆父親的意見,只能點頭應了下來。

張居正又嘆了一口氣說道:“只可惜你妹妹太小,族中也沒有合適的女子。”

說完這沒頭沒尾的話,張居正又開始處理桌子上的書信來。

——

轉眼就到了月底。

十月二十九日,沈一貫一大早來到史館,推開了蘇澤的公房。

“代王招了!監察御史雒遵曾經和他有密信往來,鼓動他夥同前大同總兵鄭年引發大同兵亂,好讓他在都察院串聯彈劾子霖兄!”

羅萬化看向蘇澤,見到對方沒有太大的表情,急忙問道:“那雒遵呢?”

沈一貫得意洋洋的說道:“陛下大怒,已經降旨將代王圈禁鳳陽高牆,鄭年問斬,雒遵杖責一百,發配雲南戍邊!”

羅萬化倒吸一口氣。

代藩革除,這就是對代王最大的懲罰,代王失去了祖宗祭祀,這是無言去見祖先的大罪過。

畢竟代王沒有起兵造反,圈禁高牆就是大明處理宗室的一貫量刑了。

大同總兵鄭年是武官,被問斬也是正常的。

雒遵杖責一百,發配雲南戍邊,這就是很重的懲罰了。

畢竟大理寺審了這麼久,只有雒遵鼓動代王煽動邊關叛亂要挾朝廷的證據,卻沒有雒遵鼓動代王投奔草原的證據。

加上大明對待言官的優容態度,這個懲罰可以說是極重了。

而且杖責一百,再發配雲南,雒遵能不能活下來都難說。

“領頭跟着雒遵上的五名御史,也被判了冠帶閒住。”

冠帶閒住,就是免去現任職,但可以保留官員身份,回家自省。

這個判決比貶謫要重,但是又不算革去功名,但也算是對這些言官的政治生涯宣判了死刑。

被判處冠帶閒住的官員,除非皇帝特旨,一般都沒有再次啓用的機會。

就此,代王一案算是徹底落下帷幕。

沈一貫看向蘇澤說道:

“子霖兄,這次都察院出缺很多。”

沈一貫的意思很明顯了,都察院出缺,自然是要補缺的。

馬上觀政進士的觀政結束,新科進士是有補缺都察院御史的資格的。

這些職位,就會成爲閣老們爭奪的目標。

而以蘇澤在高拱面前的影響力,這些日子也有不少人找到沈一貫,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對於這些同年,蘇澤倒是也沒有鄙視的意思。

古今中外,官場中好的資源都是稀缺的,誰都是想要進步的。

對於名次不高的進士來說,能留在都察院做御史,這是最好的官場起點了。

反正這些職位都是要填補的,蘇澤對着沈一貫說道:

“肩吾兄,麻煩你看看這些同年中,有沒有品行端正能言直諫的,我會向高閣老和張選郎推薦的。”

沈一貫更加激動,蘇澤將這件事交給自己操辦,那這些同年真的做了御史,那也要感念自己的情。

不知不覺中,一個小型的政治集團,就圍繞着蘇澤建立起來。

——

“張宏,這九州萬方真有真麼大嗎?”

朱翊鈞手裡拿着放大鏡,看着最新一期《樂府新報》上的地圖,對着張宏問道。

這一期的《樂府新報》第二版,蘇澤沒有繼續連載科普故事,也沒有繼續寫《海國記》,而是按照涂澤民送給他的葡萄牙海圖,再根據自己前世記憶,讓報館的雕版師傅,刊印了一張簡單的世界地圖。

地圖自然是以大明爲中心,將大明周邊的地區都標註了出來,蘇澤還從禮部找到了大明藩屬國的資料,將這些藩屬國的位置,以及朝貢的特產,全部都在地圖上標記了出來。

很多藩屬國的位置,本身就在書籍上有記錄,蘇澤這幅地圖的可信度自然大幅度提高。

除了和大明有過接觸的國家,蘇澤也將美洲、歐洲和非洲大致畫了出來。

而放大鏡,又是最近京師流行的事物。

蘇澤在報紙上刊登了兩小兒辯日後,就有人搞出了放大鏡。

其實放大鏡這個東西,宋元也就已經有記載了,在寶物匯聚的京師,高透度的寶石也不難找。

朱翊鈞手裡的這個放大鏡,就是宮中尚寶司用高純度水晶打磨的。

朱翊鈞很喜歡這個放大鏡,報紙上的海圖是拓印的,自然比較模糊,他拿着放大鏡仔細觀看,又找到蘇澤標記的南州位置。

“原來南州這麼遠啊,這些紅夷爲了金銀,竟然能遠渡重洋。”

小胖鈞感慨了一下,又命令張宏將地圖裁剪下來,帖在了屏風上。

“原來倭國這麼小,皇爺爺爲了抗倭,竟然耗費了那麼多銀子。”

朱翊鈞說到這個話題,張宏連忙閉嘴。

朱翊鈞又說道:“父皇要和倭國通商,賺倭國的銀子,要我說還不如直接將倭國打下來,再和紅夷之主那樣,讓倭國人去礦山挖銀礦!”

張宏總覺得哪裡有什麼不對,連忙說道:“太子慎言,可別讓少詹事聽到。”

提到了少詹事殷士儋,朱翊鈞的小臉又皺起來。

“張宏,你有什麼辦法,能讓蘇師傅天天給孤講學?”

張宏苦着臉說道:“殿下,安排講官是殷少詹的職權,僕臣可沒有能力過問。”

朱翊鈞放下手裡的放大鏡說道:“你說,如果讓殷師傅離開東宮不就行了?”

“啊?”

“司經局的申洗馬,不就被父皇派往荊州勘遼去了嗎?如果給殷師傅找個差事,也讓他離開詹事府,不就行了?”

“要不然讓殷師傅入閣不就好了?趙師傅不就是因爲閣部事務繁多,很少來詹事府?” 張宏的腦子都快要宕機了,不是,太子您爲了蘇澤給你講學,也夠拼的啊。

但是朱翊鈞的小臉很快垮下來道:

“入閣這等大事,父皇也不會聽我的啊。”

張宏已經快要跟不上太子的思路了,他只好說道:“殿下還是從長計議吧。”

朱翊鈞點點頭,又讓張宏讀了《樂府新報》上的笑話,看着屏風上的“寰宇全圖”又有些意猶未盡。

“取彩墨來!”

朱翊鈞突然靈機一動,命令張宏從畫苑取來了彩墨。

他拿起筆,首先將大明塗成了紅色,然後又將大明的藩屬國一一染紅。

接着朱翊鈞又將倭國和中南美洲塗黑,又看着亞洲和美洲之間的澳洲大陸,提筆也一併塗成了黑色。

接着朱翊鈞又口中唸唸有詞的問道:

“成祖爺征討的安南在哪裡?”

張宏還算是個有文化的太監,很快指出了安南的位置,朱翊鈞又用筆塗黑。

“這樣順眼多了!”

朱翊鈞放下筆,滿意的看向地圖。

接着朱翊鈞又對張宏說道:

“每次的經筵題目,只能由殷師傅擬定嗎?”

張宏想了想說道:

“一般來說都是少詹事定,但若是太子殿下學業上有什麼疑惑的,可以請少詹事在經筵上命題。”

朱翊鈞立刻興奮起來說道:“那就好,你去和少詹事說,孤在讀書的時候,讀到‘華夷’有惑,請殷師傅下次經筵就以此爲題,請諸位師傅給孤解惑!”

張宏連忙點頭前去找殷士儋,不一會兒,張宏就面帶喜色的回來,對着朱翊鈞說道:

“殿下,少詹事準了!”

朱翊鈞也激動的晃動小手,他又低聲說道:

“你去偷偷告訴蘇師傅,讓他以華夷爲題,準備下一次經筵。”

張宏立刻說道:“僕臣明白!”

——

轉眼到了十一月,這些日子京師的聚會逐漸多了起來。

新科進士的聚會自然是一方面,這個月就是要結束觀政,除了少數幸運兒庶吉士外,大部分新科進士都要外授官職,離開京師了。

趁着這個機會,各種宴請多了起來,已經確定外任的也要多請客吃飯,爲日後自己在地方上做事鋪好資源。

蘇澤也在沈一貫的邀請下,參加了幾場小範圍聚會,總算是和同年熟悉了起來。

但這一次還真不是蘇澤偷懶不願意社交,而是訂婚娶妻實在是太麻煩了!

內江趙氏是大家族,趙貞吉還是當朝閣老,娶親的禮儀繁多,也虧着徐渭和一干同年幫着張羅,纔算是沒出岔子。

這位趙家娘子還在四川,各種文書還要在京師和四川之間來回傳遞。

好在有趙貞吉做主,前期最麻煩的“納吉”已經完成了。

納吉,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詢問吉凶。

當然,祖宗正常是不會反對的。

接下來就是下聘禮,確定婚期和迎親了,這些步驟都要等趙家娘子來京師以後才能進行。

納吉已定,也算是訂婚完畢了,蘇澤也收穫了不少同年的賀禮。

新科進士的交往都很剋制,送的都是一些禮輕情意重的禮物,蘇澤也一一準備了回禮。

這期間,蘇澤的好友申時行也託人送來一封急信。

刑部侍郎洪朝選領着隊伍,火速趕往荊州,算算日子現在應該已經到了。

但是申時行寫信的時候,還在趕路的途中。

可這一路上也不消停,正使洪朝選,和副使施篤臣多次衝突,甚至洪朝選直接公開斥責施篤臣是張居正的黨羽,這次彈劾遼王就是爲了獻媚張居正,是張居正要對遼王公報私仇。

這場衝突,也讓這次勘遼的性質完全變了。

從遼王犯罪的刑事案件,變成了一場針對張居正的政治鬥爭。

而負責審理遼王案件的刑部侍郎洪朝選如此先入爲主,這也讓申時行憂心忡忡。

從進入湖廣以後,申時行就聽到了有關遼王的諸多罪行的傳言,甚至在勘遼隊伍進入湖廣後不久,就遇到了荊州請願廢除遼藩的百姓隊伍。

於公於私,申時行也主張廢除遼藩。

申時行在信中表達了自己的憂慮,蘇澤目前也只能寫信安慰他,當然話術依然是他對張居正說的那一套,“待遼王多行不義自斃”。

蘇澤又讓人繼續帶信給申時行,然後他又送別了涂澤民。

在皇帝的旨意下,吏部迅速結束了塗澤明的行勘,確定無罪後,吏部推舉涂澤民擔任僉都御史,巡撫登萊,主持開港事務。

這道任命迅速在內閣通過,隆慶皇帝批紅後,涂澤民就要前往登萊上任了。

登萊,就是登州萊州,也就是後世煙臺。

這裡從唐代開始,就是出海的港口,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征討朝鮮,就是從這裡渡海的。

登萊是渤海出口,也是北方天然良港,通航條件其實要比月港好多了。

蘇澤送別了涂澤民上任,又叮囑他有事送信來京師,登萊開港算是塵埃落定。

當然,這一次科道沉默,還是因爲代王案件剛剛審結,蘇澤風頭正盛的緣故。

但是不少科道言官都盯着登萊,蘇澤是首倡者,只要登萊日後出事,就可以用這個來攻擊蘇澤。

十一月三日,蘇澤再次踏入東宮,今天又是太子經筵的日子。

東宮講官黃驥,這一次見到蘇澤後,直接迎了上去。

這一次太子經筵,少詹事殷士儋怕黃驥這些親信講不過蘇澤,乾脆直接將題目發給了東宮的所有講官。

當然,蘇澤不在其列。

而且因爲蘇澤的好友申時行被外派荊州,其他講官都和蘇澤關係不好,所有黃驥也確定,沒人將題目提前透露給蘇澤。

而這一次的翰林講官們,也對蘇澤兩次經筵出風頭的事情非常憤怒,講官們聚集在一起,商討出一份經筵大綱來,這次他們約定,無論誰被太子點頭,都一定要將蘇澤比下去!

黃驥走到蘇澤面前,略帶得意的說道:“蘇翰林,這次經筵的題目,少詹事已經提前通知各位講官了,怕是你還不知道吧?”

(本章完)

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52章 貢監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84章 邊亂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41章 冊立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5章 再升官第62章 俺答入寇第98章 捷報(七更)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87章 齊發力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58章 斷章狗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81章 跳幫戰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30章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00章 舌戰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41章 冊立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25章 實學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8章 徐文長第87章 齊發力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31章 莫須有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
第265章 海上京觀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34章 司禮監(加更,感謝大家支持)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30章 烏思藏爭貢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52章 貢監第201章 莫非王土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33章 第五疏,金瓶掣籤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84章 邊亂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41章 冊立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172章 國之大事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25章 再升官第62章 俺答入寇第98章 捷報(七更)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87章 齊發力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79章 靈活的祖訓第58章 斷章狗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207章 秀榮馬場第281章 跳幫戰第3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03章 《驛路改革疏》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130章第40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82章 順義王之死第200章 舌戰第184章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163章 捕鯨和龍涎香第41章 冊立第174章 【記憶宮殿香囊】的用法第76章 閣部會議!第273章 武監演武第155章 九卿共議第176章 靈濟宮大會開幕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70章 倦鬼之說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51章 國祚減二第28章 徐階罷相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56章 宰輔之才第125章 實學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197章 《請奏四方來朝疏》?第135章 聖人無名第111章 疑似有些太激進了(加更!)第284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8章 徐文長第87章 齊發力第105章 擴展的朋友圈(日更)第177章 《請廢匠竈樂諸籍疏》第245章 《請御覽水晶宮博覽會疏》第309章 優秀的向上管理能力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131章 莫須有第298章 宗藩殖拓之始第308章 一日破案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95章 最終人選(四更)第13章 請修國史第29章 趙貞吉到任第116章 任務完成,紫色道具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106章 北方開關(4k)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239章 前置任務?《請增補閣臣疏》第179章 四民說和請徵商稅第164章 這就是實學!第269章 兩疏同上第287章 《請更定鴻臚寺職掌專轄外務疏》第109章 奏疏執行(4k)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327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第149章 大明土木大軍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