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事後畫冊】

第86章 【事後畫冊】

蘇澤的眉頭皺起,緊接着場景又是一轉,來到了軍營之中。

剛剛密謀的一個武將,坐在軍營的點將臺上,點將臺下則是一個赤膊上身的壯漢,他被兩邊的親兵押着跪在地上,怒目看向點將臺上的武將。

然後就是這個壯漢被投入監牢,場景又轉到了村莊中,一羣手持武器的村民聚集在一起,揮舞着武器衝出了村子。

整個畫冊惟妙惟肖,下面的場景就是牢房中的壯漢被村民救出,他滿身是傷的看着營救他的村民,無奈的也揮舞起了武器。

不用說,這個壯漢應該就是這次大同兵變的主角趙大柱了。

果然和自己的猜想的沒錯,大同兵變是有心人策劃下的陰謀,趙大柱就是在這些陰謀操縱下兵變的。

畫冊接着就是趙大柱領着村民,擊敗了前來圍剿的官軍,畫冊描繪的十分傳神,前來平叛的官軍只是做做樣子,甚至有的直接將武器扔在地上就跑了。

然後就是一羣人密謀的場景,其中有剛剛出現的士人,武將,蘇澤還看到了一個身穿藩王服飾的人,以及一些身穿士紳衣服的人在各自密謀着。

看到這裡,蘇澤徹底放下心來。

趙大柱兵變,是一場官逼民反的陰謀,而這些背後主使者,也沒有膽子將兵變鬧的太大。

這倒是也正常,隆慶時代不是明末,朝廷對九邊還是很有控制力的,這些陰謀家也不可能讓整個大同叛亂。

所以趙大柱兵變,只是這麼一羣人密謀豎起來的靶子,目的還是要攻擊自己上奏的《平戎策》。

這不就是明末常用的手段嗎?用民變、兵變來裹挾民衆,對抗官府的政策。

佈局者應該就是畫冊開頭的兩人了,只能說這個佈局十分的巧妙,利用了大同邊軍和地方豪強牴觸南兵北上的心理,利用他們做局製造了這場兵變。

蘇澤又想到了前些日子,都察院上奏清軍清田的事情,這應該也是陰謀的一環,利用清軍清田製造輿論,給大同的地方勢力一種壓力,讓他們跳出來作亂。

而圖上那個身穿藩王服飾的人,這應該就是就封在大同的代王吧?

已經通過了【事後畫冊】瞭解到了前因後果,蘇澤反而安心下來。

對於陰謀者來說,趙大柱叛亂只是個引子,接下來纔是致命的攻擊。

但是對於蘇澤來說,他擔心的是邊關叛亂,他反倒是不怕這些言官的攻擊。

看着系統的【模擬次數+1】,這個月又多了一次上疏的機會。

但是蘇澤並不準備現在上疏,他需要等待那個最有分量的人跳出來再揮拳還擊!

等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能一舉解決大同的問題。

蘇澤安下心來,接下來就是看這些陰謀家表演了。

——

果不其然,九月二十日,大同衛所集體上書,請朝廷罷南兵,結清積欠的邊餉,就能“賊兵自退,邊關得安”。

緊接着,包括大同知府在內,在職和本地致仕官員三十二人也一同上書,請求朝廷“慎議邊務”。

這些奏疏送到京師,閣部緊急取消了這一次旬中的休假,緊接着六科十三道帶領下,言官開始對《平戎策》進行了瘋狂的攻擊。

首先是監察御史雒遵上書,將這次趙大柱叛亂歸結於蘇澤“擅改國策、釀成邊亂”,上書朝廷懲罰蘇澤。

雒遵又稱南兵北調不合祖制,請求皇帝廢止《平戎策》,並且說只要將積欠宣大的三十萬兩銀錢賞銀髮下去,就能“邊關自寧”。 六科十三道又有多名言官上書附和,對蘇澤喊打喊殺的聲音遍佈朝野。

沈一貫一大早就衝進了史館,看到蘇澤正在悠閒的臨摹畫像,他衝過去說道:

“子霖兄,朝野都在攻擊你的《平戎策》,你還有心思在這裡畫畫?”

蘇澤放下畫筆說道:

“怎麼能說是我的《平戎策》?《平戎策》是陛下御批,閣部公議的,朝野不只是攻擊我,這是在攻擊閣部的公議。”

沈一貫愣了一下,又說道:

“若是閣部頂不住壓力,最後還是會影響到子霖兄的。”

蘇澤不在意的搖頭,他拉着沈一貫說道:

“肩吾兄你交遊廣,你認識此人嗎?”

沈一貫看着蘇澤臨摹的畫像,點頭說道:

“這不就是帶頭上書彈劾你的監察御史雒遵嗎?”

果然,奸臣就是會自己跳出來的!雒遵是一個!

蘇澤將這個名字記在心裡,這就是【事後畫冊】上最早密謀的兩人。

蘇澤又將另外一個臨摹的人像給沈一貫看,沈一貫立刻說道:

“蘇兄你不記得了?這是我們同年沈思孝啊。也對,你不參加新科進士聚會,對他沒印象也是正常的。”

提起了名字,蘇澤才記起來,原來是沈思孝啊!

蘇澤記下這個名字,這場陰謀的密謀者都已經清楚了,也不枉費自己用掉了一次【事後畫冊】的機會。

見到蘇澤還是這幅淡然的樣子,沈一貫也只好離開史館,繼續關注朝堂的動態。

果不其然,閣部首先出手了。

前薊遼總督,現兵部侍郎曹邦輔抵達宣府,會合宣大總督王崇古,很快調查清楚了事情。

叛亂的趙大柱因爲走私被百戶趙成逮捕,趙大柱的鄉民氣不過劫了獄,趙大柱在大同底層戍卒中很有威望,於是大家就推舉他起兵造反。

但是趙大柱也清楚事不可爲,打退了一次圍剿官軍後,就領着隊伍逃遁草原。

曹邦輔上書,大同局勢沒有那麼嚴重,就算是趙大柱叛亂擴大,宣府也可以領兵鎮壓。

而內閣也強硬表態,四名閣老都在言官奏疏中票擬,《平戎策》是經過閣部共議的國策,豈能因爲這點小問題就廢止?

閣部出手,言官消停了一些。

就在沈一貫以爲這場風波就要過去的時候,大同代王上書送到了通政司。

代王朱廷埼上書哭慘,又說因爲《平戎策》而九邊不安。

因爲是藩王,所以朱廷埼沒有議政,而是以宗親身份請求皇帝,看在宗族親情的份上,將大同的代王藩內遷。

代王這封上書,再次打破了原本的均衡,這一次言官不僅僅彈劾蘇澤,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內閣。

(本章完)

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9章 藍色道具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81章 跳幫戰第4章 高拱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54章 蒸汽機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1章 風暴再起第47章 助攻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7章 講讀東宮第52章 貢監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40章 盛世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45章 大鬧天宮第69章 寡斷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41章 冊立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75章 楚宗案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4章 徐階思退第35章 馮保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
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9章 藍色道具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65章 言官的進攻第158章 經天緯地第288章 禮部辯禮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3章 講學之風第153章 御賜豪宅第306章 通政司怪談其五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36章 從報紙得到捷報的兵部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281章 跳幫戰第4章 高拱第66章 殃及池魚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54章 蒸汽機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225章 請設武監遺表第170章 橙色道具記憶宮殿香囊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11章 風暴再起第47章 助攻第154章 接羔搜套第241章 系統發威,水淹皇陵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44章 《請重開登遼海輸疏》第139章 黃銅計劃!第215章 吏科試的構想第63章 車營之法第37章 講讀東宮第52章 貢監第19章 第四封奏疏第96章 三策(五更)第22章 升遷途徑第171章 老朱家的微操之魂第326章 再補閣臣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235章 趁熱打鐵再上一疏第218章 山東人的執念第140章 盛世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第93章 張居正獨對(二更)第167章 貢使入京師第136章 准奏頒行第12章 第二次上疏第329章 看茶,上好茶第99章 又升官了(八更)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42章 都察院風暴第112章 塗色遊戲第90章 登聞鼓響(明日中午十二點上架)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321章 五品以上奏議第145章 治河專家第54章 上秤千斤重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45章 大鬧天宮第69章 寡斷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83章 親親尊尊第150章 破譯《營造法式》第41章 冊立第238章 蘇北灌溉總渠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56章 《請整飭京畿治安並置巡防制度疏》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89章 戶部紅人蘇子霖第224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311章 《奏請開設國子監預科疏》第303章 龍顏大悅!第188章 給張居正的“禮物”第330章 吏部傳說之其零第318章 吃空餉的京營第251章 欺天大案第62章 俺答入寇第259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4章 襲職盛況第86章 【事後畫冊】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39章 支線任務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275章 楚宗案第262章 大國之道第260章 蘇公樓和皇家水泥廠第24章 徐階思退第35章 馮保第196章 期貨,糧食和酒第190章 但凡變法,必觸皇權第325章 李春芳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