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

第219章 奎寧,紅薯和玻璃

蘇澤隨着張宏來到東宮,一踏入明倫堂,就看到了紅光滿面的國舅李文全,在李文全身後擺着幾個大箱子,這應該就是張宏所說的禮物了。

李文全的皮膚曬黑了一些,就蘇澤後,這位國舅爺就咧開嘴一笑,然後輕輕咳嗽了一聲。

而朱翊鈞則趴在一口箱子前,翻看着箱子裡的寶貝,聽到李文全的咳嗽纔將腦袋從箱子裡縮回來,然後激動的看向蘇澤道:

“蘇師傅,舅舅這次可是帶回來不少好東西!”

蘇澤向兩人行禮後,李文全獻寶似的說道:

“不負蘇翰林所託,這一次李某在南方遇到了佛郎機人,從他們手裡換來了一些蘇翰林感興趣的東西。”

李文全從箱子裡拿出了兩種植物。

“這是,紅薯?”

一個塊莖狀的東西,蘇澤勉強和後世的紅薯聯繫起來。

沒辦法,後世蘇澤吃的紅薯,都是經過多次選育後的優良品種,都是個大味甜的,而這個不到拳頭大的塊莖,如果不是從莖葉分辨,蘇澤根本想不到這是紅薯。

李文全點點頭,他先說起了自己抵達澎湖後的經歷,他說道:

“抵達澎湖後,李某就手持太子的手令,去福建蒐羅人手,奈何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離鄉,澎湖開發一度陷入停滯。”

蘇澤微微點頭,澎湖如果那麼容易開發,那早就已經開發了。

福建沿海都是能眺望金門諸島的。

就是因爲生存環境惡劣,所以纔沒人願意去澎湖開發。

“後來李某實在是沒辦法了,突然想起了蘇翰林說過,浪白澳有佛郎機人停留,於是就乘船去了浪白澳。”

“在浪白澳的市場上,李某見到了販賣南洋土人的佛郎機人。”

“李某立刻買下了一批土人,這些佛郎機人十分的高興,不僅僅買三送一,還提供船運到澎湖的業務。”

聽到這裡,蘇澤嚴肅的說道:

“李國舅,這些佛郎機人竊據浪白澳,素來對我大明有野心,而且蘇某聽說這些佛郎機人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測量水文和山川,以後還是別讓他們送了。”

聽到蘇澤這麼說,李文全立刻說道:

“李某明白了,以後還是我們自己派船運回去。”

李文全又說道:

“在浪白澳除了佛郎機人,我還遇到了一名熟人。”

李文全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

“就是在登萊遇到的紅夷船長德佛里斯。”

李文全又將船長德佛里斯的經歷說了一遍,他從大明歸航,遇到奧斯曼人,然後又被奧斯曼人僱傭去了蘇門答臘,然後又前往浪白澳貿易,正好就遇到了李文全。

“李某是按照蘇翰林提供的圖鑑,讓德佛里斯在番商中打聽,找到了您要的這兩種作物。”

蘇澤看了看紅薯,接着問道:

“兩種?”

李文全又從一個箱子裡,拿出一顆長着綠色闊葉的矮小喬木。

“金雞納樹!”

蘇澤放下手裡的紅薯,拿過這顆小樹!

對於現在的大明,金雞納樹的價值可要比紅薯大多了!

金雞納樹,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喬木,這種樹的樹皮中含有生物鹼,主要成分是奎寧,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蘇澤穿越前曾經玩過一款歷史策略模擬遊戲,其中殖民非洲的前置科技就是奎寧。

熱帶雨林最可怕的就是蚊蟲帶來的各種傳染病了,而致死率最高的就是瘧疾。

所以這個年頭下南洋,都是一些在大明本土活不下去的人,他們是真的用命在賭。

在奎寧這種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出現之前,南洋、中南美洲、非洲,廣袤的原始熱帶雨林,是妥妥的人類禁區。

現在好了,有了金雞納樹,蘇澤可以用【家庭裝種植毯】培育樹苗,然後在澎湖等熱帶地區種植,這樣就能產出治療瘧疾的奎寧了。

蘇澤非常珍重的接過了金雞納樹,準備馬上回家就種上。

等蘇澤和李文全談完了後,朱翊鈞連忙說道:

“蘇師傅,快來看舅舅帶給孤的寶物!”

蘇澤走到朱翊鈞身邊,只見他從箱子裡拿出一面小巧的鏡子。

“蘇師傅,這是舅舅重金購買的寶物!”

這是一面玻璃鏡子,鏡面微微有些泛黃,但是要比銅鏡清晰多了,鏡子裡照出朱翊鈞的胖臉,就連臉上的毛髮都清晰可見。

朱翊鈞拿着鏡子愛不釋手,他一邊照鏡子一邊問道:

“蘇師傅,舅舅說這是那紅毛船長德佛里斯從那個什麼,奧斯曼帶來的特產,一面鏡子就要價五千銀元!”

“蘇師傅您覺得這鏡子倒賣到京師,能賺錢嗎?”

多少?

五千銀元?

還有這鏡子是奧斯曼特產?

這明明就是威尼斯特產好吧。

好吧,想到威尼斯總督和奧斯曼人的關係,說是奧斯曼特產似乎也沒有問題。

蘇澤接過鏡子,這面鏡子的做工還算可以,鏡面打磨的很平整,但是巴掌大小的鏡子就賣五千銀元?

蘇澤這纔想起來,這個時代的威尼斯人好像壟斷了製作鏡子的工藝。

威尼斯人將會製作鏡子的工匠都聚集在一座島上,嚴禁制鏡的技術外泄,就在這個時代,法王就用過十五萬法郎購買過一面等身鏡。

好傢伙,威尼斯奸商還真會賺錢。

蘇澤想了想說道:

“殿下,國舅,這鏡子其實不難造。”

李國舅嚇了一跳,他聽德佛里斯船長說,這鏡子在奧斯曼也是稀罕事物,這蘇翰林難道真的是天才?

蘇澤笑着說道:

“殿下,國舅,你們可知道,這鏡子是用什麼造的?”

兩人連忙搖頭,蘇澤說道:

“就是海邊的沙子。”

就算是最相信蘇澤的朱翊鈞,聽完了蘇澤的話,都有些不信。

玻璃的製作工藝其實沒什麼難度,就是融化沙子後塑形冷凝就行了。

最早的大規模玻璃製作工藝出現在羅馬,羅馬帝國將整個地中海變成了內海,沿海的工匠就發現了煅燒沙子可以製作出玻璃器皿,發展出了玻璃工藝。

沿海文明使用玻璃,就和發源於大陸的中華文明使用陶瓷一樣,都是對盛器的需求,發展出來的科技。

東方選擇了陶瓷後,就沒有繼續在玻璃上點科技樹。

歷史發展就是這樣的偶然,陶瓷器在各方面都碾壓玻璃製品,以至於在幾千年的古文明時代,中華文明都在出口陶瓷,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可偏偏西方在這個時代點出了透明玻璃的科技。 透明玻璃是光學的基礎,現在京師製作的望遠鏡,都是用天然水晶打磨的,天然水晶的價值太高,光學儀器的價格居高不下。

可以量產的透明玻璃就便宜多了,透明玻璃帶動了光學發展,也帶動了天文和航海技術的發展。

蘇澤暗道,自己怎麼把穿越者必備的技能忘了。

製作玻璃的工藝其實不復雜。

蘇澤看向朱翊鈞說道:

“殿下,您麾下有沒有陶瓷工坊?”

朱翊鈞連忙說道:

“有的有的,城外就有一家倒閉的官窯廠。”

“那就給臣幾天時間,臣也能做出這樣的鏡子出來。”

——

製作鏡子的工藝確實不復雜,蘇澤指揮城外的官窯廠,很快就造出了玻璃。

再將液態的玻璃放在加熱的銅板上,用滾筒壓平,蘇澤就順利的製作出了平板玻璃。

最後使用錫汞齊,也就是錫和汞的混合物,只不過這東西有毒,蘇澤小心翼翼的指揮工匠完成了最後的鍍層工作,製作出一面等身高的長鏡。

官窯廠的工匠們看着蘇澤如此輕鬆的製作出這麼明亮的鏡子,都快要跪下來膜拜蘇澤。

但是蘇澤卻一點都不高興不起來。

鏡子製作的工藝沒什麼技術含量,威尼斯人是靠着壟斷才保密了一百多年,隨着工業時代的到來也迅速被各國公關突破。

錫汞齊也不算是什麼複雜化合物,大明皇帝熱衷煉丹,對水銀性質可以說是很瞭解,蘇澤找了一個宮裡的方士,就弄出了錫汞齊來。

真正制約大規模生產的,是鹼。

以前蘇澤看一本小說,說酸鹼是近代工業的基石,現在他才明白這句話的份量。

就拿現在東宮的產業來說,製作肥皂需要鹼,漂白羊毛需要鹼,而製作玻璃也需要添加鹼來降低熔點。

但是古法制鹼的來源就是草木灰,也就是生物鹼,如今京師周圍的草木灰都被東宮的商鋪收光了。

如果再加上玻璃產業,沿海地區的精製食鹽的製鹽所也需要鹼,生物鹼的產量,已經成爲制約這些產業的因素。

可工業制鹼,蘇澤也不會啊!

蘇澤對制鹼法的認識,也就是課本上的侯德榜制鹼法,可那是近現代的技術了,大明現在肯定是弄不出來的。

最早的工業制鹼,則是誕生於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好像也是因爲歐洲戰爭讓英國封鎖了法國進口生物鹼,被逼之下法國人才發明了工業制鹼法。

但是拿破崙要等一百八十年後纔會出生,蘇澤只能指望自己了。

算了,看來還是要靠羣衆的智慧了。

看着剛剛製造出來的玻璃,蘇澤想到最近有些消沉的實學。

看來是時候給實學添磚加瓦了。

——

十一月十四日,昨日下了一天的秋雨,今天天氣更冷了。

高拱邁過皇宮大門,走在潮溼的宮廷道路上,身上帶着暖意。

以往這個時候是朝臣最難熬的時候,還沒冷到穿氈衣的時候,但是單衣又冷,秋風冷颼颼的鑽入脖子裡。

今天高拱的官服下,是他老妻親手織成的毛衣。

上個月的時候,蘇澤的妻子趙令嫺來府上問安,帶着高拱府上都在家織毛衣。

剛開始的時候高拱還開口嘲笑老妻笨手笨腳,但是今天穿上毛衣後就覺得身子暖暖的。

等到高拱來到內閣,內閣已經燃起了碳爐,高拱更是覺得暖和了,他寬了寬官袍,在自己的座位坐下。

經過內閣四位閣老的奮鬥,總算是將近日積壓的公文處理完畢了。

新任通政使楊思忠是個勤奮的人,他都會早早送來奏疏。

高拱翻開了他桌子上的奏疏。

第一份是禮部侍郎殷士儋的奏疏。

朝廷非常重視這次的吏科試,所以由殷士儋親自主持,吏科試已經確定在十一月上旬舉行,報名和確認工作已經完成。

殷士儋上疏,是因爲這次吏科試報名的山東籍讀書人太多,他擔憂會引起順天府地方的非議。

高拱想了想,還是寫下了票擬意見,反對殷士儋的上疏。

朝廷說了第一屆吏科試不限制戶籍,順天府的讀書人自己不報名,就不能怪山東讀書人來報名了。

第二份奏疏也是禮部的,王世貞已經用快馬送回了和談的結果,皇帝和閣部已經同意了封貢,皇帝已經下旨由禮部製造敕封用的金印。

這份禮部奏疏就是彙報金印金冊都已經照朝鮮例製作完畢。

高拱滿意的點頭,俺答能順利封貢,大明北疆就能迎來和平。

高拱票擬了自己的意見,建議皇帝給王世貞加封貢使,將金印金冊快馬送到草原去,在年前就完成封貢的儀式。

這麼看來,王世貞年後回來,就要入閣了。

只能說官運這東西,確實是說不清道不明。

王世貞丁憂結束才半年多,出使了兩次草原,就飛速入閣了。

主要還是封貢這功勞實在是太大了,而且王世貞兩次出使都可圈可點,揚了大明的國威,皇帝也對他很滿意。

高拱倒是不擔心王世貞入閣,按照如今內閣的分工,王世貞大概還是要繼續做藩屬朝貢的事務。

這本來就不是高拱的勢力範圍,應該頭疼的是兼管禮部的趙貞吉。

其實趙貞吉估計也不頭疼,趙閣老除了對泰州心學上心之外,更關注軍務,禮部這爛攤子他早就不想管了。

只不過王世貞入閣,會不會打破現有的內閣平衡,這就是高拱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這時候,中書舍人劉珺走入內閣,他見到高拱後向他行禮。

看着劉珺捧着一迭報紙,高拱問道:

“最新一期的《樂府新報》出了嗎?”

劉珺連忙將一份《樂府新報》抽出來遞給高拱。

高拱翻開報紙,果然在第五版格物致知上看到了蘇澤的文章。

這就是蘇澤所說的,給實學的驚喜嗎?

(本章完)

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68章 傳承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5章 再升官第82章 代王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76章 閣部會議!第59章 日用之道?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33章 考成法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6章 畫餅第15章 圈子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40章 盛世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50章 辦報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54章 蒸汽機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69章 寡斷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6章 立人設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5章 馮保第125章 實學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75章 引子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5章 何爲祖宗法?
第248章 是時候出重拳了!第96章 三策(五更)第168章 傳承第124章 約稿高拱第182章 草原奇旅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13章 保守和進步第25章 再升官第82章 代王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234章 太子的南洋攻略第76章 閣部會議!第59章 日用之道?第32章 神劍出鞘第133章 考成法第296章 辯個痛快!第202章 衆望所歸的人選第97章 國祚再加(六更)第94章 《海國記》(三更)第315章 王玄策故事第68章 平絨策(加更)第247章 這就是天朝!第6章 畫餅第15章 圈子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165章 統計學魅力時刻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57章 通政司怪談其四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117章 《請除遼藩疏》第301章 《請聖駕檢閱武監演武疏》第17章 威望增加第140章 盛世第73章 六部重臣們第160章 系統的新用法第2章 【手提式大明朝廷】第50章 辦報第37章 講讀東宮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264章 雙道具,一紫一橙第193章 再用【事後畫冊】第322章 《聯名共議財政制度議》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254章 蒸汽機第146章 滿門忠烈武清伯第69章 寡斷第310章 高拱的前置任務第85章 橙色道具第169章 任務完成!第175章 百戲會開幕!第159章 春分賭約第143章 國祚加五第246章 中興的誘惑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48章 流黜(加更!)第231章 喜得貴子第191章 共議的威力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76章 《議查楚藩承襲疏》第292章 辦事立業,就在當下第161章 《請修棱堡復設東勝衛疏》第152章 《請設營造學社以助營造疏》第16章 立人設第49章 暗中博弈第223章 《請設國子監武科疏》第277章 《釐正楚藩刑獄疏》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227章 做空,天可汗第119章 遼王覆滅第23章 講學之風第35章 馮保第125章 實學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75章 引子第80章 暗流再起(加更)第102章 皇太子追更(一更)第48章 流黜(加更!)第129章 經營遊戲第64章 邊關告急第299章 化學染料第270章 曲阜縣令的最佳人選第212章 黑暗森林第11章 風暴再起第23章 講學之風第221章 《請修長城並編練薊遼兵馬疏》第263章 天下第一巡撫?第205章 《請改貢例疏》第300章 帶過最差的兵第328章 司禮監掌印出缺第1章 穿越,是庶吉士第192章 下次一定還幹第147章 連上兩疏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15章 敕勒川上的板升城第126章 蜂窩煤和醬油第5章 何爲祖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