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

150多年前一個漆黑的夜晚,整個廣州城正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可是在兩廣總督(廣東和廣西兩省的最高長官)的衙門裡,卻依然燈火通明。一位威風凜凜的官員,正在審訓一名犯人。這位官員就是皇上派來查禁鴉片的欽差大臣林則徐。

被審的那個鴉片販子,在林則徐威嚴的目光面前,嚇得渾身哆嗦。他跪在地上,一邊雞啄米般地磕頭,一邊不停地求饒:“大人饒命,大人饒命……”

“可以饒你一命,”林則徐的目光依然那麼威嚴,“不過你必須把和你勾結在一起販買鴉片的大官們,都交待出來。”

“是……是……”這傢伙連聲應着。

林則徐爲什麼要來查禁鴉片,這鴉片又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鴉片就是平常所說的大煙,是英國商人從印度運到中國來的。人要是吸上了大煙,就特別容易上癮。一旦上了癮,就會變得面黃肌瘦,有氣無力,成爲半死不活的大煙鬼。

以前英國人和咱們中國人做買賣,老是賠本。因爲他們的洋布、洋表一類的玩意兒,中國人根本就不喜歡。可是咱們中國的茶葉、絲綢等,卻在英國特別受歡迎。但自從他們把鴉片運來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英國人每年都要從中賺走不計其數的銀子。這還不算,他們的鴉片給中國人帶來了極爲嚴重的危害。無數老百姓因爲抽上了鴉片,而鬧得家破人亡。好多士兵自從抽上了鴉片,就再也沒有力氣打仗了。而那些地主老財們爲了買大煙,就更加殘酷地搜刮貧困的老百姓。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貪官污吏不但不嚴厲禁菸,相反卻趁機同煙販子們勾結起來賺錢發財。尤其是在廣州這個和外國人做生意的地方,這種現象就更爲嚴重了。

這時候清朝的皇帝是道光。這個人沒有任何本事,辦起事來連一點主張也沒有。眼看着國家和人民深受鴉片的毒害,他卻一直猶猶豫豫,不敢下令禁菸。經過林則徐的苦苦勸說,道光才下定了決心。林則徐這次到廣州,就是被道光派來禁菸的。

林則徐來到廣州後沒有馬上公開自己的身份。除了兩廣總督鄧廷楨和水師提督(水軍最高長官)關天培外,誰也不知道這件事。

在廣州街頭,到處都有骨瘦如柴、臉色蠟黃的大煙鬼,他們有氣無力地縮在牆角里,不住地打着哈欠,鼻涕眼淚一個勁兒地往外流。化裝視察的林則徐看到這些令人心酸的情景,心裡非常難過。

“大老爺,您行行好吧!我們全家七口人已經沒一粒米下鍋了。”一個大煙鬼爬到林則徐跟前,一邊磕頭,一邊哀求。

林則徐實在不忍心再看下去,隨手遞給他一塊銀子。沒想到這傢伙一接過銀子,就突然來了精神。他從地上爬起來,一溜煙兒似地朝大煙館跑去。

街頭的情景使林則徐難過極了。他深深感到,要想徹底禁菸,一定要先查出並嚴懲那些走私鴉片的貪官污吏和漢奸賣國賊。於是就像前面講的那樣,林則徐在關天培等人的幫助下,一連查明瞭二十幾個販煙的貪官。

一天早晨,廣州的文武大臣們都被召集到了兩廣總督衙門。這些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所以誰也沒在意。正當他們悠閒地聊着天時,突然聽見鄧廷楨宣佈:“欽差大臣到!”這些官老爺們都愣住了,怎麼突然間來了欽差大臣呀。

這時候,林則徐威嚴地走了進來。他掃了人羣一眼,用洪亮的聲音說道:“皇上派我來是爲禁菸的事。凡是參與販賣大煙的人,無論是老百姓還是當官的,一律嚴加懲處。”

聽到這裡,大臣們開始亂了起來。一些主張禁菸的連聲說好。而那些暗中勾結煙販子的大臣們,有的嚇得心跳加快,有的互相擠眉弄眼兒,有的還故意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大家請安靜!”林則徐高聲說道,“我現在已經查明,你們當中有人蔘與了販賣鴉片。是誰就趕快站出來。不然的話,一定要加重處罰!”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應聲。他們覺得林則徐只不過是想嚇唬嚇唬人,一個剛到的欽差大臣能知道什麼呢。

“伍紹榮,伊里布……”林則徐等了一會兒,見沒有誰站出來承認,便大聲將那些貪官的名字一一點了出來。

這幫傢伙頓時都傻了眼。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新來的欽差大臣竟早把他們的情況掌握了。難道林則徐是個神仙?還沒等他們明白過來,關天培已經指揮一羣武士衝上去,把他們都給抓了起來。

林則徐除掉了這些貪官污吏後,便開始找英國人算賬。他命人前往英國商人住的商館,要求他們將鴉片全部交出來。

這夥英國商人的頭目叫義律。義律是個非常狡猾的傢伙。他耍出了各種花招,就是不肯把鴉片交出來。

一天深夜,英國商館裡的一間屋子裡還亮着燈光。義律正和一個叫顛地的大煙販子商量如何對付林則徐。

“我們的軍艦就停在珠江口外的海面上。你可以連夜跑出去彙報這裡的情況。”義律低聲對顛地說。

“怎麼個跑法呢?”顛地顯得很沒把握。

“化裝!你就化裝成一箇中國人。”

“看來也只能這麼辦了。”顛地說完,便開始準備逃跑。

這兩個傢伙滿以爲這個鬼主意還不錯呢,可哪裡想到,他們的陰謀已經被門外的一箇中國僕人聽得清清楚楚。當顛地偷偷摸摸從商館溜出來的時候,這個僕人也跟了出來。

顛地穿了件大長袍子,頭上還扣了個瓜皮帽。他一邊向江邊走,心裡一邊暗自高興。可是沒走多,遠,他就發現了火把的亮光。原來是那個僕人領着清兵追上來了。這傢伙一看事情不好,便撒開腿拼命地跑,他一口氣跑到江邊,一見後面的人已經趕了上來,便什麼也不顧地跳進江裡。本來,這傢伙的水性還不錯,可是今天由於他穿着長袍,還沒游出100米,就被清兵拖上岸。當這個落湯雞一樣的煙販子被帶到林則徐的大堂上時,已經站不起來了。

“顛地先生,請你放聰明些!在我們中國的領土上,不交出鴉片,誰也逃不了!”林則徐大聲訓斥了這傢伙一頓,然後對他說,“請你回去轉告義律先生,再不交出鴉片的話,我們就對他不客氣了。”

義律看到渾身溼漉漉的顛地像喪家狗一樣跑了回來,知道逃跑沒成功。但這傢伙頑固得很,還是拒絕交出鴉片。

林則徐見義律遲遲不交出鴉片,非常氣憤,於是就派關天培帶兵將商館死死圍住。那些在商館裡做工的中國人,一見這種情況也很激動,爲了迫使義律投降,他們就商量好,一齊從商館跑了出來。

開始義律這傢伙還很強硬,可是沒過一天就有些支持不住了。因爲商館裡用的水和糧食都要從外面運來,現在商館被圍,幹活的中國人也跑掉了,他們不但吃不上飯,連水也沒有喝的。

到了這種地步,義律還想頑抗。他的藍眼珠轉了轉,又想出一個壞點子來。他找來顛地,讓他馬上去見林則徐。不一會兒,顛地揹着一個大包袱,走出了商館。

當清兵把他帶到林則徐面前,這傢伙一句話也沒說就開始解包袱。

“顛地先生,你是來交鴉片的嗎?”林則徐大聲問他。可是大包袱一打開,林則徐立刻明白了:裡面白花花的不是鴉片,而是銀元。

“你想錯了,顛地先生。”林則徐冷冷地說,“快回去告訴義律,我忍無可忍了。”

義律一見顛地又是垂頭喪氣地跑了回來,知道一切都完了。這個陰險狡猾的傢伙,再也想不出什麼鬼點子了,他只好讓英國商人們乖乖地交出了全部鴉片。

林則徐清點了一下,一共有2.2萬多箱,他立即宣佈,將鴉片全部銷燬。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率領廣州的文武大臣們來到了虎門海灘。廣州城的無數老百姓,也都趕來看這壯觀的場面,虎門海灘一時人山人海,氣氛熱烈。關天培早已帶人在海邊挖了兩個15米寬的銷煙池,每個池子裡都有洞通到大海。

“開始銷煙!”林則徐一聲令下,只見幾十名身強體壯的大漢揮舞起了鐵鍬,他們劈開鴉片箱,將大煙和白灰拌在一起倒進池中。當海水被放進池子裡時,隨着“咕嘟咕嘟”的沸騰聲,一團團濃烈的黑煙衝上了天空。

頓時,海灘上的人羣也沸騰起來,人們不顧嗆鼻子的臭味,涌到銷煙池邊歡呼跳躍。這時候,一個衣服破舊的老頭子突然從人羣中跑了出來。他遠遠地跪在林則徐面前,激動得淚流滿面:“林大人英明,林大人英明啊!”老人一邊給林則徐磕頭一邊大聲喊着。

“林大人英明——”海灘工人們也都一齊喊起來。

就在中國人民激動地歡慶這一勝利時,義律那幫英國商人們只能在遠處眼巴巴地看着,雖然他們恨透了林則徐,但現在也無可奈何了。

虎門上空的黑煙一直冒了二十幾天,這些鴉片終於全部被銷燬了,就連池子裡剩下的黑渣,也都被衝進了大海。

林則徐的銷煙運動取得了勝利。可是義律那些英國人是不會吃這個虧的。不久,這幫侵略成性的傢伙便把這當成藉口,發動了罪惡的鴉片戰爭。

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74章 奇貨可居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188章 李世民取東都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176章 鑑真東渡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174章 玄武門之變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86章 屈原沉江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3章 倉頡造字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0章 周公輔成王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67章 叔孫通制訂朝儀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279章 護國運動主將蔡鍔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175章 魏徵直言敢諫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192章 貞觀明主——李世民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104章 王充寫《論衡》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62章 噶爾丹叛亂第86章 屈原沉江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30章 秦穆公任賢
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74章 奇貨可居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188章 李世民取東都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176章 鑑真東渡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174章 玄武門之變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86章 屈原沉江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3章 倉頡造字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0章 周公輔成王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67章 叔孫通制訂朝儀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279章 護國運動主將蔡鍔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175章 魏徵直言敢諫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192章 貞觀明主——李世民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104章 王充寫《論衡》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62章 噶爾丹叛亂第86章 屈原沉江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30章 秦穆公任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