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

這個讀書人名叫王猛,從小家裡很貧困,靠賣畚箕過活。但是他挺喜歡讀書,學問淵博。當時關中士族嫌他出身低微,瞧不起他,他毫不在乎。有人曾經請他在前秦的官府裡做小官吏,他也不願去。後來索性在華陰山隱居了下來。這次聽到桓溫打進關中,特地到灞上求見桓溫。

桓溫想試試王猛的學識才能,請王猛談談當今天下形勢。

王猛把南北雙方的政治軍事形勢分析得一清二楚,見解十分精闢,桓溫聽了不禁暗暗佩服。

王猛一面談,一面把手伸進衣襟裡摸蝨子(文言是“捫蝨”,捫)。桓溫左右的兵士們見了,差一點笑出來。但是王猛卻旁若無人,照樣跟恆溫談得起勁。

桓溫問他說:“這次我帶了大軍,奉皇上的命令遠征關中,爲百姓除害。但是爲什麼我來到這裡,地方上的豪傑都不來找我呢?”

王猛淡淡—笑說:“您不怕千里跋涉,深入敵人腹地。但是長安近在眼前,您卻不渡過灞水。大家不知道您心裡怎麼打算,所以不願來見您啊,”

王猛這一番話正說中了桓溫的心事。原來桓溫北伐,主要是想在東晉朝廷樹立他的威信,制服他在政治上的對手。他駐軍灞上,不急於攻下長安,正是想保存他的實力。

桓溫無話可答。但是他看出王猛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從關中退兵的時候,他再三邀請王猛一起南下,還封他一個比較高的官職。王猛知道東晉王朝的內部矛盾很大,拒絕了桓溫的邀請,仍舊回到他的華陰山去了。

但是這樣一來,這個摸蝨子的讀書人卻出了名。

後來,前秦的皇帝苻健死了,他的兒子苻生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很快就被他的堂兄弟苻堅推翻。

苻堅是前秦王朝中一個有作爲的皇帝。他在即位以前,就想找一個得力的助手。有人向他推薦王猛。

苻堅派人把王猛請了來,兩個人一見如故,談起歷史上興亡大事,見解完全吻合。苻堅高興得了不得,認爲真象劉備找到諸葛亮一樣。

苻堅即位後,自稱大秦天王。王猛成爲他最親信的大臣,一年裡被提升五次,權力大得沒人能跟他比。

那時候,王猛才三十六歲,年紀輕輕,又是漢族人。前秦的氐族老臣見到苻堅這樣信任王猛,哪會心服。有個氏族大臣樊世,是跟着苻健一起打下關中的。有一次見到王猛很生氣地罵他:“我們耕種好土地,你倒來吃白飯。”

王猛也頂了他一句說:“你們不但要耕種,還要給我做飯呢!”

樊世更冒火了,說:“我不把你的頭割下來掛在長安城頭上,我也不想活了。”

隔了幾天,樊世和王猛在苻堅面前又爭論起來,樊世當着苻堅的面,要想打王猛。苻堅覺得樊世鬧得不象話,把他辦了死罪。從此以後,官員們再不敢在苻堅面前說王猛的壞話了。

王猛受苻堅的信任,幫助苻堅鎮壓豪強,整頓朝政。王猛兼任京兆尹的時候,太后的弟弟、光祿大夫強德,酗酒鬧事,強搶人家財物和婦女。王猛一到任,就逮捕了強德,一面派人報告苻堅。等到苻堅派人來宣佈赦免強德,王猛早已把強德處決了。以後幾十天裡,長安的權門豪強,皇親國戚,被處死、判刑、免官的二十多人。朝廷官員大爲震驚,壞人也不敢胡作非爲了。苻堅讚歎說:“我現在才懂得國家應該有法制呢。”

過了十幾年,前秦在苻堅和王猛的治理下,國力越來越強大,先後滅掉了前燕、代國和前涼三個小國,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

公元375年,王猛得了重病。苻堅去探望他。王猛懇切地對苻堅說:“東晉雖然遠在江南,但是它繼承晉朝正統,而且現在朝廷內部相安無事。我死之後,陛下千萬不要去進攻晉國。我們的敵手是鮮卑人和羌人,留着他們總是後患。一定要把他們除掉,才能保障秦國的安全。”

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9章 大禹治水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38章 赤壁之戰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194章 初唐四傑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172章 文成公主進藏第74章 奇貨可居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220章 虞允文書生退敵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47章 子產的主要事蹟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44章 曹劌論戰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63章 美女西施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60章 季札掛劍第244章 袁崇煥蒙冤第49章 孫武與《孫子兵法》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0章 周公輔成王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116章 蕭規曹隨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26章 宋楚之戰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2章 酒的發明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6章 宋楚之戰第31章 弦高犒師退秦兵第11章 少康中興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43章 亞聖孟子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
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9章 大禹治水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38章 赤壁之戰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194章 初唐四傑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172章 文成公主進藏第74章 奇貨可居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220章 虞允文書生退敵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47章 子產的主要事蹟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44章 曹劌論戰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63章 美女西施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60章 季札掛劍第244章 袁崇煥蒙冤第49章 孫武與《孫子兵法》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0章 周公輔成王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116章 蕭規曹隨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26章 宋楚之戰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2章 酒的發明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6章 宋楚之戰第31章 弦高犒師退秦兵第11章 少康中興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43章 亞聖孟子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