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護國運動主將蔡鍔

蔡鍔,原名艮寅,字鬆坡,湖南邵陽人。長沙時務學堂梁啓超的弟子,進步的愛事家。1916年11月病逝於日本。有《蔡松坡先生遺集》。

蔡鍔13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子秀才。看榜時,由於人羣熙攘擁擠,蔡鍔人小擠不進去,父親就讓他跨騎在自己的雙肩上。身邊有人嘲諷道:“子把父當馬!”蔡鍔聽後馬上機敏地回答:“父願子成龍!”周圍人見他出言不凡,就問他叫什麼名字,蔡鍔不慌不忙地回答:“鄙姓蔡,名艮寅,字鬆坡。”衆人一聽,立即說道:“少爺高中第一名,恭喜!恭喜!”蔡父擠進一看,果然金榜第一,心中大喜,忙攜子進街買紅喜帖,準備帶回家給老師報喜。

店老闆見這個尚不到自己身腰高的孩子高中第一,有點生疑,想試試他的真才實學,便說:“你買喜帖得先對對子。若對不上,我這喜帖不賣;若對上了。我這喜帖拱手相送。”“請出吧!”蔡鍔坦然地說。店老闆搔了搔頭道:“小童生三元及第。”小蔡鍔眼珠轉了兩轉對曰:“大老闆四季發財。”店老闆見小秀才不僅對答如流,而且祝他四季發財,真是貴言難得,忙挑了最好的喜帖送給蔡鍔。

蔡鍔29歲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他回國後從事軍事教育工作,先後在湖南、廣西、雲南等省訓練新軍。宣統三年(1911年)初,調雲南任新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相當於旅)協統。爲加強新軍建設,編輯《曾胡治兵語錄》。同年,與革命黨人李根源在昆明領導新軍,響應武昌起義,被推爲臨時革命總司令。成立雲南軍政府後,任都督。他主持編寫《五省邊防計劃》,提出了保衛西南邊疆、對付帝國主義侵略的方案。

蔡鍔對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十分不滿,袁世凱因此對他懷有戒心。爲了控制蔡鍔,1913年,袁世凱將他調到北京,加以監視。蔡鍔知道袁世凱對自己有戒心,所以在北京期間,他一面暗中與反袁力量秘密聯繫,一面裝愚弄拙,巧妙地與袁周旋,以麻痹袁世凱及其黨羽。

在袁世凱面前,蔡鍔有時故意語無倫次,一問三不知。一天,袁世凱的一個黨羽拿出一本贊成帝制的“題名錄”放在蔡鍔面前。對這突如其來的“考驗”,蔡鍔急中生智,揮筆大書“贊成”二字,把自己打扮成帝制的擁護者。他還經常與一班帝制派人物廝混,打得火熱。

蔡鍔爲了早日擺脫袁世凱所設置的樊籠,還裝作意志消沉,涉足風月場所,結識了名妓小鳳仙。小鳳仙原是一旗人武官的女兒,父親死後,她無依無靠,淪落風塵。小鳳仙粗通文墨,喜吟歌詞,更兼有一副俠義心腸。她慧眼識英雄,對蔡鍔另眼相待。交往久了,蔡鍔也對小鳳仙有所瞭解,遂結爲知己。在小鳳仙的幫助下,蔡鍔出逃,回到雲南,組織了討袁護,打響了向袁世凱政府進攻的第一槍!

1916年春,蔡鍔抱病率部入四川,依靠人民擁護,運用迂迴包抄等戰術,在川南擊敗佔優勢的北洋軍,攻克宜賓、江安、納溪等地。1916年,護國戰爭勝利結束,他任四川督軍兼省長。後赴日本治病,同年11月病逝。

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172章 文成公主進藏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251章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21章 文景之治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251章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78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16章 蕭規曹隨第9章 大禹治水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191章 沖天大將軍黃巢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28章 城濮之戰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199章 韓愈諫迎佛骨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8章 堯舜讓位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62章 程嬰救孤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44章 曹劌論戰第164章 反覆無常的侯景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44章 曹劌論戰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62章 程嬰救孤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72章 文成公主進藏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
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172章 文成公主進藏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251章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21章 文景之治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251章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78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16章 蕭規曹隨第9章 大禹治水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191章 沖天大將軍黃巢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28章 城濮之戰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199章 韓愈諫迎佛骨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8章 堯舜讓位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62章 程嬰救孤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44章 曹劌論戰第164章 反覆無常的侯景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44章 曹劌論戰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62章 程嬰救孤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72章 文成公主進藏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