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武丁求聖賢

看到商室天下日漸衰落,武丁不禁回想起先王湯當年金戈鐵馬、創下商室天下的情景?他覺得先王創業艱辛而後人卻坐享其成、生活腐化墮落,未免有負先王的期望,於是他立志扭轉王室頹敗的局面,要把商發展成強盛之邦。

徒有雄心大志與滿腔熱血並不會成就什麼功業,於是武丁身體力行,付諸實踐。一段時間後,國勢並不見有顯著起色,武丁頓覺心灰意懶,便倒頭大睡,睡夢中他見到一位聖人,說他能夠幫助武丁恢復盛世,並說自己的名字叫說。武丁夢醒後便四處求賢,尋找名爲說的人!爲了尋到聖人輔佐,武丁甚至放下朝中事務,讓朝中的親信大臣代他攝政三年,自己親自到各地察訪!

武丁四處探尋,都不見夢中人的蹤影,尋找了三年還沒有什麼好消息。他始終沒有放棄求賢的誠心,最後他與隨從來到了傅險許多被罰勞役的人都在這個地方修建道路,武丁仔細打量每一個囚徒,最終找到了賢士說。

見到說後,武丁非常高興。因爲說曾在傅險地區服勞役,就叫他傅說。武丁命手下人將傅說帶回宮中,把他從頭到腳打點一新,然後武丁親自到傅說的住所與他促膝長談。交談之中,武丁發現傅說確實是位有真知灼見的聖賢之人,於是任用他爲國相。

在賢相傅說的幫助和良臣的勸導下,武丁革新陳規舊律,順應勢態的發展,對賢德之人,不分高低貧富,一慨舉用!商朝的國勢很快又強盛起來,四方小國紛紛臣服於他。商的統治範圍以河南爲中心,向外擴展,已經發展到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使商朝成爲當時的世界大國和東方文明的中心;

第43章 亞聖孟子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28章 城濮之戰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62章 程嬰救孤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142章 裴秀繪地圖第98章 鴻 門 宴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59章 范蠡三遷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193章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164章 反覆無常的侯景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66章 秦始皇統一中國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42章 裴秀繪地圖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98章 鴻 門 宴第238章 徐霞客歷遊四方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51章 戰國與“戰國七雄”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11章 少康中興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74章 奇貨可居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104章 王充寫《論衡》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40章 勾踐臥薪嚐膽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191章 沖天大將軍黃巢第86章 屈原沉江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247章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第3章 倉頡造字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98章 鴻 門 宴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
第43章 亞聖孟子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28章 城濮之戰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62章 程嬰救孤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142章 裴秀繪地圖第98章 鴻 門 宴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59章 范蠡三遷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193章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164章 反覆無常的侯景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66章 秦始皇統一中國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42章 裴秀繪地圖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98章 鴻 門 宴第238章 徐霞客歷遊四方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51章 戰國與“戰國七雄”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11章 少康中興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74章 奇貨可居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104章 王充寫《論衡》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40章 勾踐臥薪嚐膽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191章 沖天大將軍黃巢第86章 屈原沉江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247章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第3章 倉頡造字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98章 鴻 門 宴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