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

戰國時期魏國的鄴縣在今河南省安陽縣北部和河北省臨漳縣一帶,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魏文侯派西門豹爲鄴縣縣令,他一到任,只見滿目荒涼,人煙稀少,一片淒涼景象,就召集當地父老詢問民間疾苦。父老們說:“百姓最苦惱的是河伯娶婦,爲了這個,弄得民窮財盡。”

“這是怎麼回事?”西門豹問道。

父老們說:“由於漳河經常氾濫,鄉官和縣吏互相勾結,利用天災搜刮百姓,每年得錢數百萬,用其中的二、三十萬爲河伯娶婦,剩下的錢,他們就和那些裝神弄鬼的巫祝私自瓜分,攫爲已有。每逢到河伯娶婦的時節,巫婆到處巡行,看到哪個貧苦人家的女兒長得好,就硬說她該做河伯的夫人,強行聘娶。讓少女梳洗打扮,穿上華麗的衣裳,獨自住在河邊一間專門佈置的屋子裡,過十來天,用一張鋪設講究的新牀把少女放到河裡,自行漂浮,順流而下,行數十里就沉到河底。許多人家生怕自己的女兒被選中,背井離鄉,逃亡外地。因此,本地人口越來越少,田地荒蕪,生適十分困苦。這個陋習由來已久,人們相傳:‘若是不爲河伯娶婦,觸怒了河神,洪水氾濫,鄴縣就要被淹沒。’”

西門豹聽完了這一席話,沉思了片刻說:“下次爲河伯娶婦,我也來參加,請到時通知我。”父老們回答說:“一定,一定。”

轉眼之間,到了河伯娶婦的那天,縣吏、鄉官和當地的豪紳早已會齊等候,十來個小女巫簇擁着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巫婆也來到現場,遠近的百姓扶老攜幼前來觀看。這時,西門豹帶着他的隨從來到河邊,人們馬上安靜下來,爲河伯送女的儀式即將開始。西門豹突然下令說:“把河伯婦帶上來讓我看看!”老巫婆連忙把一個早已嚇得魂不附體的少女從幔帳裡攙扶出來,帶到西門豹面前。西門豹向少女打量了一眼,就對老巫婆說:“這個女孩長得太醜了!請你到河伯府上走一趟,報告河伯說,過兩天一定選個漂亮的送上。”話音未落,西門豹手下的隨從早巳搶到老巫婆面前,不容分說,將她高高舉起,撲通一聲摜到河裡去了。等了一會,西門豹對他的隨從說:“老巫怎麼還不回來?派她的徒弟前去打聽一下。於是把一個小巫投到河裡。過了片刻,西門豹裝出很不耐煩的樣子說,“這個徒弟怎麼也不回來?再派一個腿腳麻利的去催一催!”緊接着又把一個小巫拋進河裡,一連投了三個小巫。西門豹轉向鄉官說,“老巫婆和她的徒弟都是女人,說話太羅嗦,還是請你去一道,把事情講明白,以免得罪了河伯。”於是把鄉官也扔到河裡去了。西門豹裝出特別虔誠的樣子向河水深深地鞠躬致敬,又做出畢恭畢敬的姿態站在那裡靜靜地等待。然後厲聲叫道:巫婆、鄉官怎麼還不回來?看來還得派人去催!”他把銳利的目光向縣吏和豪紳們一掃,這撮壞蛋象觸電一般,撲通跪倒,磕頭碰地,血流滿面,色如死灰,連連哀嚎:乞求饒命!西門豹神態自若地說:“你們都起來,看來河伯是盛情款待他們,一時不能回來,你們先回去吧!”在衆目睽睽之下,這幫傢伙抱頭鼠竄,倉皇逃命。從此,鄴縣再也沒有人敢提爲河伯娶婦這件事了。

西門豹以其光輝的無神論思想和機智巧妙的手法,戳穿了縣吏巫祝們的騙局,給他們以應得的懲罰,真是大快人心。

爲了根治水患,發展生產,西門豹又發動民衆開鑿水渠,引漳河水灌溉農田。有人認爲工程浩大,勞民傷財,得不償失。西門豹回答說:“今天興修水利雖然給鄉親們增添了負擔,百年之後,他們的子孫後代會感謝我們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他毫不動搖,率領人民修築了十二條水渠。漳河兩岸的農田得到灌溉,年年獲得豐收。流亡外地的人們也紛紛回到家鄉。

西門豹堅持無神論,破除迷信,移鳳易俗,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爲鄴縣人民做了好事,在歷史上起了一定的進步作用。

第44章 曹劌論戰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60章 季札掛劍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129章 陳壽和《三國志》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238章 徐霞客歷遊四方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76章 鑑真東渡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04章 王充寫《論衡》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38章 赤壁之戰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8章 堯舜讓位第200章 柳宗元被貶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26章 宋楚之戰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86章 屈原沉江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93章 焚書坑儒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93章 焚書坑儒第3章 倉頡造字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8章 堯舜讓位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86章 屈原沉江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87章 荀子著《天論》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226章 一隻眼的石人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6章 精衛填海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
第44章 曹劌論戰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60章 季札掛劍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129章 陳壽和《三國志》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238章 徐霞客歷遊四方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76章 鑑真東渡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04章 王充寫《論衡》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38章 赤壁之戰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8章 堯舜讓位第200章 柳宗元被貶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26章 宋楚之戰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86章 屈原沉江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93章 焚書坑儒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93章 焚書坑儒第3章 倉頡造字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8章 堯舜讓位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86章 屈原沉江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87章 荀子著《天論》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226章 一隻眼的石人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6章 精衛填海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