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曹劌論戰

曹劌(桂),又叫曹沫,春秋時期魯國人。在這時期,周天子已名存實亡,出現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局面。各諸侯國之間,爲了擴大領土、掠奪財物,不斷地發生戰爭。強國常常以種種藉口進攻弱小國家,弱國小國也因認真的準備,戰役上指揮正確,往往出現打敗來犯強國的戰例。“曹劌論戰”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齊、魯兩國,都在今天的山東省境內。齊國佔據着今山東省東北部的大片地方,魯國卻只有以曲阜爲中心的一小塊地盤,兩國邊界相連。

公元前685年(魯莊公九年),齊桓公剛剛當上齊國的國君,因爲魯國支持同他爭奪國君的公子糾(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人),所以十分仇視魯國。魯莊公也因公子糾沒能當上齊國的君主,十分仇視齊國。就在這一年的夏天,兩國在干時(今山東桓臺縣南)打起來。魯軍大敗,魯莊公所乘的兵車也被齊軍俘獲,只因原來替他駕車的人打着他的旗號把齊軍引向別處,纔沒有當俘虜,魯莊公只得乘驛傳的車子而歸。此後齊國逼着魯國殺掉公子糾,送回公子糾的謀士管仲。魯國只得一一照辦。

齊國提出的要求魯國雖然都照辦了,而齊桓公對魯國.還是不肯罷休。第二年的春天(即公元前684年,魯莊公十年),齊國趁魯軍新敗,又調集大軍,向魯國奔殺而來。當然,魯莊公也在認真的作防禦的準備。

就在齊軍壓境之際,有個叫曹劌的魯國人,十分擔心着國家的安危,他對同鄉的人們講;“我想去見國君,爲打齊國人出點主意。”有人勸阻他說:“這樣的大事,那些當官的會考慮的,你擠進去管這閒事何苦呢!”曹劌說:“那些吃肉的大官們目光短淺,不會有什麼好的辦法,我一定去!”

邊界告警的消息,象雪片似地飛來。魯國的士兵整裝待發,魯莊公準備出兵迎戰。這時侍衛報告說:外面有人爲這次戰事要求見你。魯莊公就先見這位來客。

曹劌是帶着急切的心情來到國都的,所以他見面就問道:“齊國大軍已經打來了,聽說您準備抵抗,不知憑什麼去同齊軍作戰,都有些什麼準備。”魯莊公回答道:“吃的糧食,穿的衣服,都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常把它分給大家,從來也不只是我一人享用。”曹劌不以爲然地說:“這些小恩小惠,能得到的也僅是你身邊的少數人,與衆多的百姓沒有關係。只有這樣一點,人民大衆是不會爲您賣命的。”魯莊公接着又說:“祭祀所用的牛羊和玉帛等貢品,我都是按禮的規定供足,從未在神靈面前弄虛作假。神靈會保佑我的吧。”曹劌搖了搖頭說;“對神靈虔誠,只能說是一個小小的信用,還不能取信於人民大衆。神靈也是不會保佑你的。”魯莊公想了一想,又告訴曹劌:“國內所發生的大小案件,我雖不能每件都親自調查,但在處理時,儘量根據情理,秉公判斷。”曹劌高興地說:“能想到百姓的疾苦,定會得到擁護,他們會奮勇爭先與敵人作戰。就憑這點,完全可以同齊國打仗。”接着曹劌請求跟着去,魯莊公讓他坐在自己車上出發。

齊魯兩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縣西北)相遇,剛列好陣,魯莊公就要發起進攻。曹劌忙說:“還不到時候。”齊軍仗着人多勢衆,去年又打敗過魯軍,於是就擂鼓進攻,接連三次發起衝鋒,企圖一舉殲滅魯軍。可是每次都被阻擋住。當齊軍第三次衝鋒被打退時,曹劌對魯莊公說:“可以發起衝鋒了。”頓時,魯軍陣內,鼓聲雷鳴,旌旗招展,在震天的喊殺聲中,魯軍向疲憊的齊軍壓了過去。齊軍來不及整頓隊伍,車撞馬,馬踏人,亂哄哄地向北逃跑。

魯莊公見齊軍敗退,要下令追擊。曹劌忙制止住。他跳下車來,仔細地在地上查看一番,又登上車,瞭望蜂擁而逃的齊軍說:“現在可以追了。”魯軍乘勢猛追下去,把齊軍趕出了國境。這一仗,魯軍取得了勝利。

戰爭結束了。魯莊公問曹劌道:爲什麼剛開始時我要衝鋒你不讓,要等齊軍先向我衝擊三次才衝鋒呢?齊軍敗退時又不讓我立刻追擊,你下車看看,上車望望後才同意追擊呢?

曹劌回答說:“作戰時要靠軍隊的士氣。兩軍相對,士兵們首次聽到衝鋒的鼓聲,精神振奮,鬥志高昂。第一次未勝,再進攻時,士氣就衰退了不少。待到第三次衝鋒的鼓響,士氣更衰竭了。曹劌講的這番話,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成語的來源。

曹劌接着說:“齊國是大國,其行動難於預料;恐怕敗退是假,以誘我入埋伏。因此不能立刻追擊,以免上當。當我下車見齊軍退時車跡很亂,登車望見他們的帥旗也是拖着跑,從這種狼狽狀看,是真的被打敗了。所以才能放心地追擊。”

齊魯長勺之戰,雖然是一次規模不大的戰爭,但是,它表明;小國弱國,只要認真準備,指揮正確,是完全能夠打敗大國強國的。

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9章 大禹治水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98章 鴻 門 宴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8章 堯舜讓位第3章 倉頡造字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105章 蔡倫發明造紙術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98章 鴻 門 宴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21章 管鮑之交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254章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137章 三顧茅廬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24章 國人暴動第199章 韓愈諫迎佛骨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121章 文景之治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222章 黃天蕩大捷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78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201章 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崔致遠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68章 殺馬立誓第24章 國人暴動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68章 殺馬立誓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4章 三皇世紀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105章 蔡倫發明造紙術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6章 精衛填海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
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9章 大禹治水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98章 鴻 門 宴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8章 堯舜讓位第3章 倉頡造字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105章 蔡倫發明造紙術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98章 鴻 門 宴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21章 管鮑之交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254章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137章 三顧茅廬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24章 國人暴動第199章 韓愈諫迎佛骨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121章 文景之治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222章 黃天蕩大捷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78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201章 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崔致遠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68章 殺馬立誓第24章 國人暴動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68章 殺馬立誓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4章 三皇世紀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105章 蔡倫發明造紙術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6章 精衛填海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