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權後,內亂不已。臨淮人瓜田儀等憑藉會稽長洲聚衆起事;瑯(láng)琊女子呂母聚集幾千人,殺死海曲縣令,入海組織武裝,很快發展到上萬人馬;公元17年,湖北中部大旱。饑民在王匡、王鳳領導下起義。他們隱在綠林山中因此稱作“綠林軍”,幾個月之間發展到七八幹人。
公元18年,瑯琊人樊崇在山東莒縣起義,由於樊崇作戰勇猛,各地的起義者大多依附於他,一年間發展到一萬多人。王莽派太師王匡(與“綠林軍”領袖王匡同名的另一個人)更始將軍廉丹討伐樊崇。樊崇擔心自己的部下與王莽的軍隊混在一起難以區分,就將眉毛畫成紅色,因此號稱“赤眉”。太師王匡、廉丹等率精兵十萬征討赤眉軍。官軍所過之處,**搶掠,胡作非爲。老百姓爲此編了一首歌謠:“寧遇赤眉,不遇太師。太師還可,更始殺我!”兩軍在須昌(今山東東平縣)交鋒,結果官兵被赤眉軍打得大敗而逃,太師王匡被樊崇打傷,廉丹在亂軍中被打死。
皇族劉玄、劉演、劉仲、劉秀,也加入綠林軍,其中劉績性情剛毅慷慨,素有威名。劉仲已戰死在小沛。劉演見此時綠林軍興起,便認爲是興復漢室討伐王莽的好時機到了。他召集豪傑聚會共商大計後,派人到各縣發動起事。綠林軍已有十萬之衆。爲便於號召他們決定立漢室後代劉玄爲帝。大赦天下,建年號爲更始元年。
綠林軍經過艱苦奮戰,直搗都城長安,殺死王莽。
劉秀在到達黃河以北封地後,在郡縣中考察官吏,廢除王莽苛政,恢復漢朝官名,吏民都十分喜愛他。南陽的鄧禹騎着快馬追趕劉秀,一直追到鄴城,劉秀說:“我是專門負責任命官員的,你遠道而來,難道是想當官嗎?”鄧禹說:“我不是想當官。只是希望您的盛德遠播海內,我能夠貢獻微薄的力量,藉機名垂青史罷了。”劉秀大笑,便留他住宿。鄧禹勸他:“如今山東還沒有平定,赤眉、青犢之類的義軍大都有上萬人。更始帝平庸之人,將領也都平平常常,只爲錢財子女着想,沒有遠大志向。您當務之急,是應該廣邀各路人才,爭取民心,重建高祖的大業,拯救百姓,天下不愁安定不了。”劉秀覺得他有謀略每遇大事都與他商量。更始帝派使者立劉秀爲蕭王。
更始帝遷都長安後,淫慾無度,將宮中大權交給趙萌。赤眉軍趁機率兵攻打長安。他們爲了名正言順,也商議立一位漢朝宗室後代爲首領,以誅伐更始皇帝。在此之前,赤眉軍搶到故式侯劉萌的兒子劉盆子,讓他在軍中放羊,年僅十五歲,披頭散髮,赤足破衫。此時想到他便立爲上將軍。當劉盆子見到衆人拜見時,嚇得直哭。赤眉軍到達宏農,更始派兵迎擊,卻被打得大敗。赤眉軍打入長安,更始逃到高陵,其餘將相百官全部投降。更始派劉恭向赤眉軍請求投降,赤眉軍封他爲長沙王,三輔人苦於赤眉軍的暴虐;都可憐更始,打算偷偷救他出來。但張邛派謝祿去吊死了更始,劉恭夜間把他的屍體收起來。更始在位二年而死。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就是光武皇帝,定都洛陽。
鄧禹率兵進駐長安,攻打赤眉軍,赤眉軍打算向西到上隴,但被打敗,又遇大雪,士兵多被凍死,於是返回長安,掘墳取寶,污辱呂后屍體。鄧禹再攻赤眉,沒取勝,便出長安去雲陽。赤眉軍又進入長安。光武帝見鄧禹屢敗且威信下降,便派馮異代替他。鄧禹感到慚愧,便要求與馮異共同打赤眉軍。馮異認爲:“赤眉軍現在仍很強大,只可用恩惠來收買,難以用武力取勝。”鄧禹不聽勸告,急與赤眉交戰。結果又遭慘敗。馮異再次整頓軍隊,與赤眉軍約定時間交戰。他命令戰士穿戴與赤眉軍相同,埋伏在路旁。天明時,赤眉軍攻打馮異大戰一天,到傍晚時,赤眉軍精疲力盡,馮異的伏兵突然出現,兩軍衣服相混,赤眉軍驚慌潰敗,馮異領兵追擊,大敗赤眉軍。赤眉軍逃到宜陽後,光武帝親率六軍,嚴陣以待。赤眉軍大爲驚慌,派劉恭請降,並請赦免劉盆子死罪。
投降時,赤眉軍武器盔甲堆在宜陽城西,像山一樣高。降兵十餘萬人,光武帝分發給他們飯吃。後來樊崇、逢安因謀反而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