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祖成吉思汗,名叫鐵木真,他統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一生東征西戰,馳騁歐亞戰場,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鐵木真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是在動亂的歲月中渡過的。他的父親也速該是蒙古尼倫部孛兒只斤氏族的首領。也速該死後,蒙古尼倫部分裂。長大成人的鐵木真決心要恢復父親也速該的勢力。戰爭中,沒有經驗的鐵木真遭到一連串挫折和磨難,也逐漸懂得了鬥爭的策略。他爭取到了扎達剌部落首領扎木合的支持,實力日益增強,許多舊時的居民和奴隸也紛紛前來投靠他。1189年,鐵木真被一部分蒙古尼倫部的奴隸主們擁戴爲汗。
鐵木真的強大引起了扎木合的嫉妒,他以自己的弟弟因掠奪鐵木真部下的馬羣而被殺爲藉口,糾集了十三部三萬之衆向鐵木真發起進攻。鐵木真也將他的三萬士兵分爲十三翼迎戰。這就是蒙古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會戰結果,鐵木真失敗了。但扎木合在戰爭中表現出的殘酷手段使他部下的許多人極其不滿,他們毅然脫離扎木合,反而投奔到鐵木真那邊去了。“十三翼之戰”中,鐵木真雖然失敗了,但他的實力反而更加壯大了。
鐵木真在漠北高原崛起後,與蒙古其他各部的矛盾越來越大。從1201年開始,歷經三年,鐵木真率軍先後征服了塔塔爾部、乃蠻部、蔑兒倉部及其他一些小部落,又打敗了扎木合,完成了統一全蒙古的大業。
1206年,全蒙古的奴隸主貴族在鄂嫩河畔舉行大會,一致推舉44歲的鐵木真爲全蒙古的大汗,尊號“成吉思汗”。“成吉思”是蒙古語“強大”的意思。這也標誌着蒙古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政權正式建立。此後,他制定了一種帶有草原特點的封建制度,把蒙古的牧民或奴隸,按十戶、百戶、千戶、萬戶編制起來,設立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萬戶長。千戶長和萬戶長都由成吉思汗任命他的親屬、功臣和貴族擔任。他們都獲得封地,並領有封地內的封戶,平時生產,戰時出征。領戶分封制的實行,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的進程。爲了加強自己的地位,成吉思汗親自控制了一支精銳部隊。大大加強了護衛軍的實力和地位。
爲了加強封建統治,成吉思汗還建立了司法機構和初步的成文法。蒙古原來沒有自己的文字,成吉思汗命被俘的乃蠻掌印官畏兀爾人用畏兀爾文字寫蒙古語,並教授蒙古奴隸主的子弟們學習。此外,在掌印、狩獵、牲畜等的管理和經營、軍務的總管、軍需的供應等方面也進行了整頓,制定了各項制度。
建立了統一的蒙古帝國政權後,成吉思汗就開始籌劃向南推進、統一全國的計劃。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軍進攻西遼,又進入西夏,擊敗了西夏軍隊。西夏向金朝求援,金朝袖手旁觀,坐視不救,致使蒙古軍長驅直人。西夏國王請和,向蒙古臣服。接着,成吉思汗開始籌劃對金朝的進攻。1211年,蒙古軍隊發起了對金的攻擊。佔領中都後,縱兵擄掠,大火月餘不滅,給中都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1219年,成吉思汗又率軍入侵擁有40萬軍隊的花剌子模(今蘇聯中亞部分、阿富汗、伊朗等地),揭開了向國外侵略擴張戰爭的序幕。蒙古軍隊一直攻打到今格魯吉亞、高加索山脈和俄羅斯境內。1225年春,成吉思汗回到蒙古,持續七年的遠征結束了。1227年7月,成吉思汗身患重病,一病不起。這位一代天驕帶着他燦爛輝煌的業績結束了他的一生,終年66歲。
成吉思汗改變了諸部落之間長期爭戰的局面,加強了經濟聯繫,對蒙古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進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