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

金哀宗名叫完顏守緒,是金朝末年一個比較有作爲的皇帝。那時候,金國已經衰弱了,面臨着北面蒙古軍的人侵。金哀宗繼位後,決心用自己的力量來拯救國家。

他任用抗擊蒙古軍有功的將領擔任軍中的主帥,不再侵略南宋,並且和西面的鄰國西夏和好,一心一意想要集中力量抵抗蒙古軍的入侵。

金哀宗把人人痛恨的奸臣壞蛋都趕出朝廷,讓那些有才能的人當大官,和他一起來拯救自己的國家。金哀宗還懲罰那些做壞事的貴族和大臣。有個外戚和丞相的兒子無故殺人,金哀宗都毫不猶豫地把殺人犯殺了。

金哀宗還讓全國的人都給朝廷提意見,不管說好說壞都不會怪罪他們。有一天,在皇宮的承天門前,來了一個男人。他穿着古代人作爲孝服的麻衣,一會兒在哭,一會兒又大笑。在門口守衛皇宮的士兵問他爲什麼大哭大笑的。那男人說:“我笑一些沒有才能的人卻在朝廷做大官;我哭金國很快就要滅亡了。”衛士一聽,以爲他在詛咒金國快滅亡,就把他抓了起來,帶到朝廷上。很多大臣都要把他殺掉,可是,金哀宗卻把他放了。那人心裡非常感謝。

金哀宗還把供皇帝打獵的一大片土地劃成二小塊,一小塊分給旁邊的農民,讓他們在土地上安心地耕種。

在金哀宗和他的一些賢良的大臣的努力下,金國又有了一些發展,老百姓安居樂業,努力地生產。可是,金國的國力還是比不上蒙古汗國。金國終於抵擋不住蒙古軍的大規模進攻,不斷地敗退下來。

公元1227年,蒙古大汗窩闊臺帶領着一支蒙古大軍向金國進攻。他們很快就佔領了金國的大片土地。到了1223年,蒙古軍就打到了金國的都城開封城下。金哀宗只好派人去向蒙古軍求和。蒙古軍不答應,繼續攻打開封城,幸虧開封城很堅固,金國人民又奮力抵抗,纔沒被攻破。蒙古軍只好答應和金國和談:可是,有一個金國人暗中殺掉了蒙古軍派來和談的使者。蒙古人氣壞了,再次派兵攻打開封城,金哀宗只好逃出開封城,命令元帥崔立守衛開封城。

可是,崔立發動了叛亂,把開封城的大權把持在自己手中。他派人到處去抓民間的美女,關在他家中供自己享用,不許老百姓結婚。不久,蒙古大軍攻到了城下。崔立就投降了蒙古軍,把金哀宗的母親、妻子和皇宮中的其他女人全都送給了蒙古人。蒙古軍開進了開封城。但是,蒙古人不喜歡崔立,他們衝進崔立的家中,把他的妻子和很多金銀財寶都搶走了。蒙古軍還想殺掉很多開封城的人,幸虧大臣耶律楚材極力勸說,才免了這場大屠殺。

金哀宗逃出開封府後,先來到了歸德。忠孝軍統領富察固納把他關了起來。金哀宗就和一位大臣設計把固納殺掉,趕快逃到了蔡州。守衛蔡州的完顏仲德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他要扶助金哀宗重新振興金國。可是,金哀宗已經沒有以前的雄心壯志了,不理睬完顏仲德的建議。

這時候,一直受到金國侵略的南宋看到金國不斷失敗,就想乘機報復。南宋派人和蒙古人結成聯盟,要從南北夾攻金國。盟約說,等到把金國滅掉了,黃河以南的土地歸南宋,黃河以北歸蒙古。

金哀宗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急忙派人去向南宋求和。他在求和的信中說:“蒙古人已經滅掉了幾個國家,現在正在攻打我們金國。我們金國一滅亡,下一個就要輪到你們南宋了。咱們還是議和結盟吧,這對咱們兩國都是有利的。”可是,南宋正想乘機收復中原的土地,不肯議和。金哀宗很失望,只好等着老天爺的安排。蒙古軍和宋軍開始進攻蔡州了。金哀宗整日哭得滿面都是淚水,大臣們也都面對面大哭。

公元1234年正月,蔡州已經被圍困3個多月了,眼看金國就要滅亡了。這一天,金哀宗到城上巡視了一週,連聲嘆氣,晚上,他把東面元帥承麟叫到身邊,要把皇位傳給他。承麟不肯接受。金哀宗說:“我是逃脫不了的。你身體矯健靈活,也許能衝出去。我把皇位傳給你,如果你真衝出去了,那金國就不會滅亡了。”第二天,承麟在舉行即位儀式的時候,宋軍和蒙古軍攻進了蔡州城。完顏仲德出去作戰,但抵擋不住,回來的時候,看見金哀宗已經上吊自殺了。完顏仲德就和其他將士500多人跳水自殺了。承麟聽說金哀宗自殺了,就對大臣們說:“死去的君主做了10年皇帝,卻不能成就一番事業,終於死在一片兵災中,難道不是很值得悲哀嗎?咱們應該給他一個哀的諡號!”歷史上就把完顏守緒叫做金哀宗。

這時候,宋軍和蒙古軍又攻進了內城,做皇帝還不到一天的承麟就被亂刀砍死了。宋蒙軍隊佔領了蔡州,金國終於滅亡了。宋軍和蒙古軍把獲得的戰果都對等分開,各分得一份。

蒙古滅掉金國以後,馬上就又進攻南宋,到公元1271年,南宋也滅亡了。

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24章 國人暴動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268章 中興名臣曾國藩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133章 呂蒙白衣渡江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87章 荀子著《天論》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34章 于謙保衛北京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94章 初唐四傑第104章 王充寫《論衡》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262章 噶爾丹叛亂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93章 焚書坑儒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8章 堯舜讓位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87章 荀子著《天論》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191章 沖天大將軍黃巢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11章 少康中興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94章 張良學藝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17章 伯昌治岐第17章 伯昌治岐第24章 國人暴動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38章 赤壁之戰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54章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第16章 紂王暴政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32章 老馬識途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7章 伯昌治岐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3章 倉頡造字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
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24章 國人暴動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268章 中興名臣曾國藩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133章 呂蒙白衣渡江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87章 荀子著《天論》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34章 于謙保衛北京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94章 初唐四傑第104章 王充寫《論衡》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262章 噶爾丹叛亂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93章 焚書坑儒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8章 堯舜讓位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87章 荀子著《天論》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191章 沖天大將軍黃巢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83章 “毛遂自薦”的典故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11章 少康中興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94章 張良學藝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17章 伯昌治岐第17章 伯昌治岐第24章 國人暴動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38章 赤壁之戰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54章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第16章 紂王暴政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32章 老馬識途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7章 伯昌治岐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3章 倉頡造字第270章 維新變法康有爲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