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貫高守信

又過了一年,那是公元前198年,貫高有個仇人知道他策劃謀殺皇上,就向朝廷告密。於是,高祖下令逮捕趙王張敖和貫高等那一班人。消息傳來,那十多個人都紛紛爭着要自殺,惟獨貫高一人非常生氣地罵道:“哪個要你們這樣乾的!現在,我們的趙王事實上不知道我們策劃的一切,卻也遭到逮捕,你們全都死了,還有哪個去證明我們的王並沒有參與造反呀!”於是,他們被推上像獸籠一般的囚車,囚車四周的板子還用膠密封了,和趙王一起被押解到長安。——在朝廷開始查辦趙王張敖謀害皇上這一案件的時候,高祖曾下了一道命令:趙國所有的官員、賓客,有哪個敢跟隨趙王的,都滿門抄斬。貫高和賓客中的孟舒等十多個人,根本不考慮自己的利害問題,都自動地按着死囚的規矩,剃掉頭髮,用鐵圈緊緊箍在脖子上,作爲趙王家裡的奴隸,跟着到了長安。——貫高來到長安以後,接受審訊,他說:“策劃叛亂的事,只是我們乾的,趙王實在一點不知道。”審問的官員因爲他不揭發趙王,就用刑逼供。板子打,鞭子抽,有好幾千下,他默不作聲;又用錐子刺,刀子割,遍體鱗傷,身上沒有一塊好肉了,但他始終不改口。呂后多次對高祖說,趙王張敖因爲魯元公主的關係,料想他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高祖聽了,氣沖沖地說:“如果張敖做了皇帝,要多少女人就有多少女人,他還希罕你的女兒嗎!”高祖一定要懲辦張敖,不聽呂后的意見。後來司法部門審理這個案件的官員,把審訊貫高的情況向高祖作了詳細的彙報。高祖聽了,說:“這是一條好漢!我們這裡有哪個認識他的,私下再去問問他。”中大夫泄公說:“他是我的同鄉,我早就瞭解他,他本來是趙國講氣節、守信用、說話算數、說到做到的人。”於是高祖就要泄公拿了皇帝的特別通行證到監獄裡去。這時,貫高已受過酷刑,坐在竹牀上,聽到有人來,擡起頭,瞧了瞧說:“是泄公麼?”泄公慰問他,態度像以前那樣熱情。兩人的談話逐漸談到那個造反的問題上來了,泄公問他,到底趙王張敖有沒有參加陰謀策劃。貫高說:“難道有哪一個不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嗎?這是人之常情啊!現在我的三族都被宣判死刑,難道我要用趙王來換我的親人嗎?但是,因爲趙王事實上沒有造反,這完全是我們乾的,我不能爲了苟且偷生而不顧事實。”貫高把事情的經過從頭到尾、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表明趙王確實是不知道。談完以後,於是泄公進宮向高祖作了詳細彙報,高祖隨即下命令,赦免了趙王張敖。

高祖很欣賞貫高這種說一不二的做人態度,叫泄公去通知貫高說:“趙王張敖已經釋放。”同時還告訴貫高,高祖也赦免了他。貫高高興地說:“我們的趙王確實已經釋放了嗎?”泄公說:“確實的!”泄公又說:“皇上很稱讚你,所以也赦免了你。”貫高說:“我之所以不死,要留着這條命,爲的是證明趙王沒有造反。現在我們的趙王已經被釋放,我的責任已經盡到了,死已無恨。而且做臣子的揹着篡位和謀殺皇上的名聲,還有什麼面目再在皇上手下工作呢?縱然皇上不殺我,我心裡不感到慚愧嗎?”於是,他仰起頭,自己切斷喉嚨而死。這時,他的名聲傳遍了天下。

司馬遷在《張耳陳餘列傳》後部分所附的張敖的事蹟,事實上是表彰貫高那種明辨是非,主持正義,說一不二,決不推卸自己的責任而苟且偷生、嫁禍於人的高尚品德。

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68章 殺馬立誓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94章 張良學藝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10章 父死子繼家天下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254章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9章 大禹治水第259章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60章 季札掛劍第238章 徐霞客歷遊四方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21章 管鮑之交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40章 勾踐臥薪嚐膽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26章 宋楚之戰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93章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78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192章 貞觀明主——李世民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93章 焚書坑儒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4章 三皇世紀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6章 精衛填海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6章 精衛填海第6章 精衛填海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59章 范蠡三遷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
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68章 殺馬立誓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94章 張良學藝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10章 父死子繼家天下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254章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9章 大禹治水第259章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60章 季札掛劍第238章 徐霞客歷遊四方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21章 管鮑之交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40章 勾踐臥薪嚐膽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26章 宋楚之戰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93章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78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192章 貞觀明主——李世民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93章 焚書坑儒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4章 三皇世紀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6章 精衛填海第55章 吳起事蹟與兵法第6章 精衛填海第6章 精衛填海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59章 范蠡三遷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