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

豫讓是晉國的人,從前曾侍奉範氏和中行氏兩家大臣,但沒人知道他的名字。豫讓離開這兩家就去事奉智伯。智伯(智伯瑤)非常尊重和喜愛他。

智伯要攻殺趙襄子。趙襄子得知,跟魏氏、韓氏合謀滅了智伯。在把智伯消滅以後,三家平分了智伯的地盤。趙襄子最恨智伯,於是把智伯的頭骨用漆塗了作爲飲酒的器具,

豫讓逃到山裡隱遁後,說:“咳!士人爲了解自己的人效命,女子爲喜愛自己的人美化容貌。當今只有智伯瞭解我。我一定要替他報仇,來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於是他改變名姓扮做服刑者。豫讓進了趙襄於的宮廷打掃廁所,懷中藏有匕首,想用它來刺殺趙襄子。

趙襄子到廁所時,發現異常情況,就抓住打掃廁所的行刺者審問,後來知是豫讓。豫讓從懷中拿出匕首說:“我要替智伯報仇!”

趙襄子身邊的衛士打算殺死豫讓。襄子說:“他是個講義氣的人,我小心地躲避他就是了。況且智伯死了沒有後人,他的臣下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人。”最後他把豫讓放走了。

過了些時候,豫讓又把自己的身上塗了漆,象是長滿了癩瘡一樣,又吞食了木炭,使嗓音改變,象啞巴一樣,好讓別人認不出來。他到大街上做乞丐。連他的妻子也認不出他了,但在路上遇到一個朋友,朋友卻認出了他,問道:“你不是豫讓嗎?”豫讓只得回答:“是的。”

他的朋友說:“憑您的才能,表示用死節去事奉趙襄子,襄子必然寵幸您而接近您,他寵幸您而且接近您,您就可以做您要做的事情了,豈不容易多了!爲什麼殘害自己的形體受苦呢?想用這種辦法報仇,太困難了!”

豫讓說:“屈膝做人家的臣下去侍奉人家,卻又尋求殺他的機會,是懷有二心而侍奉自己的君主。況且我變成又癩又啞的人是別人極難做到的!然而,我要作爲這樣的人的原因,就是要使那些懷有二心事奉君主的人感到慚愧。”

朋友離去不久,襄子出行,豫讓埋伏在他應當經過的橋下,襄子到橋邊,馬驚恐而叫,襄子說:“這肯定又是豫讓來行刺我。”派人到橋下查詢,果然又是豫讓。因此,趙襄子就數落豫讓道:“您不是曾經事奉範氏、中行氏了嗎?智伯把這兩家都消滅了,但您卻不替他們報仇,相反要用死節來侍奉智伯。你爲什麼單單這麼情深地替他報仇呢?”

豫讓說:“臣下事奉範氏、中行氏,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對待,所以我也用一般人的態度來報答他們。至於智伯,拿我當俊傑來對待,我當然要以俊傑的風範來報答他。”

趙襄子說:“唉!豫讓,您報效智伯之名已經成功了,但我赦免了您,也可說是夠了的。您如果還繼續如此,我就不再釋放您!”言罷,命令兵士包圍了豫讓。

豫讓說:“臣下聽說明君不掩蓋人的美德,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次君主已寬大赦免了臣下,天下人無不稱頌您的賢明。今天事情的發生,臣下固然要伏地受斬。然而,我還有一個請求,請把您的衣服拿來,讓我刺它幾下,用以表示報仇之意。如能這樣,我即使死去,也沒有恨怨了。”

趙襄子很尊重他的大義精神,就脫下自己的衣服,送給豫讓。豫讓連刺數劍,然後說:“我可以報智伯知遇之恩了!”然後伏在劍上自殺了。

他死那天,趙國志士聽說,都爲豫讓流淚不止。

後人常常引用豫讓的話以明志:“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

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94章 張良學藝第142章 裴秀繪地圖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60章 季札掛劍第62章 程嬰救孤第28章 城濮之戰第188章 李世民取東都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4章 三皇世紀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12章 酒的發明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74章 玄武門之變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94章 張良學藝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63章 美女西施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3章 倉頡造字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16章 紂王暴政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142章 裴秀繪地圖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98章 鴻 門 宴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94章 張良學藝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133章 呂蒙白衣渡江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58章 晏子使楚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
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94章 張良學藝第142章 裴秀繪地圖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60章 季札掛劍第62章 程嬰救孤第28章 城濮之戰第188章 李世民取東都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4章 三皇世紀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12章 酒的發明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74章 玄武門之變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94章 張良學藝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63章 美女西施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3章 倉頡造字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95章 大澤鄉起義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16章 紂王暴政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142章 裴秀繪地圖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3章 周厲王專營私利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98章 鴻 門 宴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94章 張良學藝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133章 呂蒙白衣渡江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58章 晏子使楚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27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