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建立以後,統治並不穩固,外有匈奴、南越等少數民族的侵擾,內有六國舊貴族和百姓的反抗——張良就是戰國時期韓國舊貴族的後代。
張良的祖父、父親都做過韓國的相國,地位顯赫。韓國被秦國所滅後,張氏家族仍擁有大量財產。張良和當時許許多多六國的舊貴族一樣,都想學習武藝,結交天下英雄豪傑,將來恢復自己的國家。
秦始皇知道六國留下來的舊貴族時刻都想推翻秦朝的統治,他就採取了許多預防措施。首先,秦始皇下令全國的大戶人家都要搬到咸陽居住,防止他們在外面招兵買馬,起兵造反。接着,他又下令把天下所有兵器都收集到咸陽,並把這些兵器都熔化鑄成巨大的銅人和大鐘——沒有兵器,百姓想造反也不可能了。
秦始皇做完這些事情後,略微安心一些,就開始到各地巡視。他一是爲了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二來也想炫耀自己的威風,讓後世記住自己的功績。
張良看到秦始皇的所作所爲,更加痛恨他,一心想殺死他替韓國報仇。後來,張良結交了一個朋友,這個朋友是個大力士,使用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做兵器,張良就和他約好一起去刺殺秦始皇。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帶着大隊人馬出去巡行。張良和大力士知道秦始皇一定會經過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陽縣),就偷偷地躲在路旁的樹林中等着他。不久,秦始皇一行人馬果然出現了,大力士一見,立刻把鐵錘奮力扔了出去。
結果,鐵錘沒有砸到秦始皇,只砸到了一輛副車。但秦始皇還是被嚇得魂不附體,他看着被砸得粉碎的副車,憤怒地下令:一定要捉到刺客,給以嚴懲。
張良和大力士行刺不成只好各自逃走,張良一直逃到下邳(今江蘇省邳縣南),在那裡住了下來。
下邳城北有—條沂水,沂水上有一座橋,張良經常到橋上散步。有一天,一個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來到橋上,走到張良面前,故意把鞋扔到橋下,然後毫不客氣地對張良說:“小夥子,快去把鞋撿上來!”張良十分詫異,可見他是位老人,就強忍怒火走到橋下,把鞋撿了上來。老人又把腳一伸,說:“給我穿上!”張良想,既然已經給他撿上來,就再給他穿上吧,他又跪在地上給老人穿好鞋。老人放聲大笑,轉身就走了。
張良正望着老人的背影發呆,老人又折回來對張良說:“看你這個孩子還可以教誨,五天以後天亮時你再到這兒來和我見面。”張良覺得這位老人不同尋常,就恭敬地答應了。
五天以後,天剛矇矇亮,張良就早早地來到橋頭。誰知,老人早已在那裡等候了。老人生氣地對他說:“和老年人約會,爲什麼反而遲到,五天後再來吧!”張良只好回去了,
又過了五天,張良更早地趕到橋上,可老人還是先到了。老人讓張良五天後再來。這次,到了第五天,張良惟恐遲到,半夜就等候在橋頭。不一會兒,老人慢悠悠地走來了,他看見張良已經在橋上等候,嘴角露出了笑容,然後拿出一本書送給張良,說:“這本書一定會幫助你幹出一番大事業。”
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一部珍貴的《太公兵法》從此,張良在下邳刻苦研習此書,積累了豐富的兵法知識。在此期間,張良還行俠仗義,廣交朋友,最終投奔到劉邦的麾下。
張良是一個文弱書生,從不曾單獨領兵打仗,但他熟悉兵法,又以謀略見長,深得劉邦信任,最終輔助劉邦推翻了秦朝的統治,建立了漢朝的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