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

狄仁傑死了以後,魏元忠當了宰相。那時候,武則天寵幸兩個官員,叫張昌宗、張易之。這兩個人權勢大得不得了,滿朝文武官員見到兩張,都讓他們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就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魏元忠是個有名的硬漢,在周興、來俊臣得勢的時候,他三次被誣陷遭到流放,有一次差點被處死。但是他始終沒有屈服過。後來他擔任洛州刺史的時候,張易之的僕人在洛陽大街上仗勢鬧事,欺壓百姓。洛陽官員因爲鬧事的是張府裡的人,不敢奈何他。這件事傳到魏元忠那裡,魏元忠把那個僕人抓了起來,一頓板子打死了。

魏元忠做了宰相後,武則天想把張易之的弟弟張昌期任命爲長史,一些大臣迎合武則天的意思,都稱讚張昌期能幹。魏元忠卻說張昌期年青不懂事,幹不了這樣的大事。這件事就只好擱了下來。

爲了這些事,張昌宗、張易之兩人把魏元忠恨得要死,千方百計想把魏元忠除掉。他們在太后面前誣告魏元忠,說魏元忠在背後議論:太后老了,不如跟太子靠得住。

武則天一聽就火了,把魏元忠打進了牢監,準備親自審訊,並且要張昌宗他們兩人當面揭發。

張昌宗恐怕辯不過魏元忠,就偷偷地去找魏元忠部下官員張說(音yuè),要張說作僞證,並且說,只要張說答應,將來就提拔他。

第二天,武則天上朝,召集太子和宰相,讓張昌宗和魏元忠當面對質。魏元忠說什麼也不承認有這回事。兩人爭論了半天,沒有結果。張昌宗說:“張說親耳聽到魏元忠說過這些話,可以找他來作證。”

武則天立刻傳令張說進宮。跟張說一起的官員聽說他要上朝作證,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一個官員宋璟(音jǐng)對張說說:“一個人的名譽是最可貴的。千萬不要爲了保全自己,去附和姦臣,陷害好人啊!爲這個得罪了朝廷,被流放出去,臉上也光彩。”

史官劉知幾也在旁邊提醒張說說:“不要玷污你的歷史,連累後代子孫啊!”

張說明知魏元忠冤枉,但是又害怕兩張的權勢,思想鬥爭得挺厲害,頭上直冒汗,聽了宋璟他們的一番話,才覺得膽子壯了些。

張說進了朝堂。武則天問他說:‘你聽到魏元忠誹謗朝廷的話了嗎?”

魏元忠一見張說進來,就高聲叫起來說:“張說,你想跟張昌宗一起誣陷人嗎?”

張說回過頭來哼了一聲說:“魏公枉做宰相,竟說出這種不懂道理的話來。”

張昌宗一看張說的話不對頭,就在旁邊催促他,說:“你別去管他,快來作證。”

張說向武則天說:“陛下請看,在陛下面前,他還這樣脅迫我,可以想象他在宮外是怎樣作威作福了。現在我不能不實說,我確實沒聽魏元忠說過反對陛下的話,只是張昌宗逼我做僞證罷了。”

張昌宗一見張說變了卦,氣急敗壞地叫了起來:“張說這小子是魏元忠的同謀犯。”

武則天是個聰明人,聽了張說的答話,知道魏元忠的確冤枉,但是她又不願給張昌宗他們下不了臺階,就罵張說說:“你真是反覆無常的小人。”說着,就命令侍從把張說抓起來。以後,武則天又派人審訊張說。張說橫下一條心,咬定他沒有聽到魏元忠說過謀反的話。

武則天沒有抓到魏元忠謀反的證據,但是還是撤了魏元忠宰相職務,又把張說判了流放罪。

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她的侄兒武三思和張昌宗、張易之勾結起來,把持政權。宰相張柬之和一些官員趁武則天病重,奪取禁衛軍軍權,把兩張逮捕起來殺了,迎接唐中宗復位。不久,那個顯赫一時的女皇帝武則天病死了。

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121章 文景之治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0章 周公輔成王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86章 屈原沉江第3章 倉頡造字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68章 殺馬立誓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105章 蔡倫發明造紙術第278章 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247章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68章 殺馬立誓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44章 曹劌論戰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93章 焚書坑儒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37章 秦晉崤之戰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12章 酒的發明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37章 三顧茅廬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113章 張衡發明地動儀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84章 荊軻刺秦王
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121章 文景之治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0章 周公輔成王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86章 屈原沉江第3章 倉頡造字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68章 殺馬立誓第18章 “文王訪賢”的故事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170章 “時俗共重,以爲規典”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07章 昭君出塞和親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105章 蔡倫發明造紙術第278章 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247章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68章 殺馬立誓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44章 曹劌論戰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93章 焚書坑儒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37章 秦晉崤之戰第184章 “茶聖”陸羽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12章 酒的發明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37章 三顧茅廬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113章 張衡發明地動儀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235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84章 荊軻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