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踏入清朝 第36章

章節字數:11927 更新時間:08-01-19 10:33

天蘭又去了一次西山,去探望棟鄂氏,她想把與胤禟交往的事明明白白的告訴她,有明人不做暗事的意思。但這一次去棟鄂氏病得比上次更重,上次只是不認得人,這次去卻是滿口胡說八道,一會笑,一會哭得,很嚇人。她一時說有妖魔鬼怪要殺她,一時又自已裝作是天兵天將。侍女說棟鄂氏發作起來,就是二個健壯的僕婦也拉不住,天蘭問裴大夫怎麼回事,那姓裴的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來,說心病難治,只有慢慢調養來。

一時棟鄂氏鬧乏了力,躺在牀上。侍女送藥來,棟鄂氏看見了藥,眼神很畏懼,等侍女端着向她走來,棟鄂氏竟嚇得尖叫起來,縮在牀裡死活不願意吃。幾個身強力壯的侍女拉住硬是灌了進去,天蘭不忍的說:"你們是不是太用力了點,輕點不行嗎?不吃這麼苦的不行嗎?"裴大夫冷笑兩聲:"良藥苦口啊!大格格。不吃藥就好不了。"天蘭十分討厭他的爲人說:"藥很苦你就不知道多放點蜂蜜,或是甘草。"裴大夫低頭應了。藥好象有安神的作用,喝完藥後,棟鄂氏安靜下來。天蘭摒退了從人,把話跟她說了,棟鄂氏好象是什麼都不知道了一樣,眼珠兒只是呆呆的,沒有什麼反映。天蘭想她好時繪花草時的樣子,有點感傷。

從西山回來直接到八阿哥府去找八福晉說話兒。進了東廂房,八福晉屋裡站了一大羣的丫頭,箱子也開着,八福晉正對鏡理裝,天蘭瞅着她身上這一身品服大裝,很隆重的樣子,不知她這樣裝扮要去哪裡。八福晉看到天蘭身上有些塵土便問:"打哪兒來啊?"天蘭回答說:"西山,去看了棟鄂氏?"八福晉把描花小鏡往桌上一放冷冷的說:"你去看她作什麼?以後別去了。你這人心還真是善呢!"天蘭嘆道:"我看她病得不好了,可憐見的。"八福晉冷哼了一聲,不答這話。天蘭問:"姐姐這是要上哪去啊?我來得不巧了。"八福晉看天蘭有點悶悶的,便坐過來好好安慰了她一下。因說這日要入宮去見惠妃娘娘納喇氏的,於是天蘭隨口說她也想去。

天蘭只不過隨口說說,哪知八福晉心實,居然想了想就應下來了。這下天蘭說不想去,也不成了。雖然宮裡她也進去去兩回,不過不是在外圍就是在晚上。八福晉進宮一向都帶一兩個人的,故而她也不太擔心。八福晉命丫頭們爲天蘭改裝。把天蘭的大辨子,三下兩二下梳成了兩把頭,接着帶上旗頭,穿上八福晉的旗裝,停當後,丫頭們搬來水銀大穿衣鏡,天蘭只看了一眼,就說:"胭脂太紅了。"八福晉過來看看,笑道:"哪裡紅了,我生日那天,你不也這麼打扮,好看着呢!"八福晉生日那天,是克雅硬抹了她一臉的胭脂,她悔死了,偏如今又這樣,她已經不認識鏡子中的人是誰了。八福晉在她身後打量了一番,又插了幾枝珠花在她的頭上了,天蘭抗議也無用,整裝完畢,往日的清淡不見了,只有滿身的富貴和莊重。

八福晉居然就這樣帶着天蘭一路暢通無阻的很順利的進了宮,連多盤查一句的都沒有。不知是因爲八福晉是一個難纏的人,還是什麼別的,這一切似乎是太順利了,也讓人有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很不真實。天蘭現在看到的紫禁城與在現代的故宮是不一樣的,是多了一種氛圍在裡面的,格外的威嚴,恭肅。先不說一切都是完好的,天蘭五一節時去的故宮是處在大修中的,三大殿都在修,地上的臺階也是用鐵皮搭起來的,她當時去參觀的感覺是破碎的,沉舊的。但在幾百年的清朝,天蘭看到的地是平鋪了上好金磚的,沒有一塊是碎的,牆上的色彩是鮮豔的,沒有一處是掉漆的。琉璃瓦也是很有光彩的,太陽照上去象金子一樣的閃光。每個路口,宮門處都有侍衛把守,這與隨便參觀的故宮,有很明顯的區別,再怎麼也不會弄錯。雖然這不過是不同時空裡的同一個建築物,但就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建築物一樣,給人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這幾百年前的紫禁之城,是陌生的,象一隻張開大口的獅子一樣,什麼都可以吞下去。

八福晉去看的惠妃娘娘納喇氏並不是八阿哥的生母,惠妃娘娘納喇氏是大阿哥胤褆的生母,皇上認爲八阿哥的生母衛氏母家地位過於卑下,所以八阿哥一落地,就被抱給惠妃娘娘撫育,八阿哥與惠妃娘娘關係情同母子,關係是極好的,八福晉對惠妃娘娘執兒媳之禮,經常會到宮裡去問安之類的,很殷勤,反而對還在做貴人的衛氏並不是太在意,總是去過惠妃娘娘那兒之後,順便住西六宮最裡面轉的時候,順路看上一眼。於是八福晉先帶着天蘭到了惠妃娘娘所住的永壽宮。八福晉只管和惠妃大話近來的家務事,看來一時半會兒難得談完,天蘭覺得無趣跟八福晉說了聲,自已往宜妃住的延禧宮來。宜妃住在東六宮,故得從西六宮穿過去纔到。八福晉命她的親隨丫頭叫巧紅的跟着她,巧紅的路是很熟的。

步步行來,內宮裡的樹不多,僅有的幾顆也是參天的古木,枝條很蒼勁,映襯着紅牆黃瓦,到有些磅礴之氣。紫禁城雖大,也不過是一個城,一個建築而已,明清兩代的皇帝們在此生活。輝煌瑰麗的建築的背後,隱藏着神秘滄桑的宮廷秘事。建築再多,再複雜也不神秘,神秘的是生活在重重深宮中,宮闈內不爲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而已。這些纔是真正讓人感觸很深的,值的探究的。手指拂過沿路的紫銅宮燈座,又好奇的看看那麼大個的銅缸裡是個擺設,還是真的有水。天蘭覺得宮裡的空氣有壓抑感,不由得深深的來了幾下呼吸吐納,方覺好些。生活在宮禁人雖然多,但看上去一個個好似螞蟻一樣,行色匆匆。天蘭是從幾百年後來到這裡參觀的遊者,在這個宮禁中,大概也只有她一個外來者吧!在漫步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導遊拿着小喇吧帶着團來打擾她的思緒,其實天蘭到真想有導遊之類的人在旁打擾叫喊,她也想要遊人如人山人海似的,擠得什麼都看不見,照個相都困難。曾幾何時,這種平日裡認爲是困擾的東西,在如今也曾了奢求。

一個做賊的人如果讓他走在明晃晃的陽光下,他多半是不自在的。天蘭雖然不是賊到底也是未經這家主人允許,就擅進人家的家裡,就應該縮頭縮腦,走一步,看三步纔是。但天蘭卻表現得很坦然,大概是因爲臉皮比城牆厚的關係。天蘭是挺直了腰板的向前走,就象她就是宮裡正兒八經的主子似的,揚首挺胸,臉上帶着半分笑,但又有點冷冷的味道。一路上遇到宮女太監的時候,並不停步,還很居傲的稍揚起頭來,宮女太監們也搞不清楚她是那一個宮裡的主位,還趕着上前來,行禮問安,到也風光無限。天蘭暗想她這時就象一個打入敵人內部的**員,真正的**就如一把鋼刀能夠深深的藏在國民黨的內部而不被人發現。原因是因爲,他比國民黨還象國民黨,你在他身上看不出一點不象國民黨的地方。

一路平安的踏過一個宮門,行到宮門的夾道時,迎面三個人迎面而來,後兩個是太監,前面一個身影氣質高貴,沉穩如水的是------。天蘭趕快低下頭來,如果在現代一定看不清楚那個人的臉,因爲她是深度近視眼,但現在在古代的她視力好的不得了,她老遠就看出那個是誰了,但她這時無比痛恨她的好眼力。所謂冤家路窄,山水有相逢。走過來的那個人是四阿哥胤禛。天蘭才說以後不想見面的人。他和老十三從江南已經回來了嗎?哪時候回來的?他從東六宮那邊來,想必是過來到長春宮去見他母妃的。筆直的夾道沒有退回的可能,也沒有轉彎的可能,只能硬着頭皮往前走。雖然她今天上了很濃的脂粉,但一個人的面容不是那麼好隱藏的了的。由其是在熟人的面前,她的頭越來越低。他如果認出她來,會不會揭發她呢?就算不會揭發她,他又會狠狠訓她一頓了吧,她不要,在他面前爲什麼她老是象個小學生呢?

隨着越走越近,天蘭的心就象擂鼓一樣心跳越來越響。手心裡都緊張的要冒出汗來了。天蘭心裡存着一絲僥倖的心理,胤禛現在所站的位置是西六宮的範圍,除了穿綠衣的宮女,其他女人都是他老子的妃嬪,他也未必敢認真的看上一眼,如果看的多了,不怕老子怪罪嗎?她祈求老天就讓她這麼過去吧!她看到他時,胤禛正對走在前面的人說活,好象沒有注意到她,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就這麼過去了。兩人相遇,雖然還尚有一箭的距離,胤禛就已經讓道側身在旁邊立住了,準備等她們過了再走。胤禛這樣做是表示對皇阿瑪妃嬪的尊重之意。天蘭這身富貴打扮讓胤禛認爲這不過是他皇阿瑪重多的一個年青的妃嬪而已,而且是新收的妃嬪。天蘭從四阿哥的身邊揚長而過時,胤禛只是低了低頭。

胤禛把眼光放低,但眼角的餘光還是注意到那女人紫紅色旗裝上繡着的梅花,以及旗裝下面露出的花盆底鞋上有幾顆小小的珍珠。他皇阿瑪最近越來越喜歡年青的女子了,新近寵幸的貴人們,也只還過十四五歲的樣子。這是新的貴人常在嗎?母妃是不是又失望了呢?必竟年老色衰的她已經遠遠不及這些年青的女子們,有鮮豔的容顏了。胤禛想起一首她母妃常吟誦的一首宮怨來:

"昔時婀娜窈窕身,今日蕭條白髮人。深宮秋寒薄衿冷,閒看花落多少春?重重疊疊千層門,冷冷清清萬年恨。帝王年年貪美色,怨女三千閉宮門。"

她母妃也是這衆多的怨女中的一個,只不過運氣好了一點,生了幾個皇子皇女而已,君王的感情是世界上最不可靠的東西,隨時就隨風而逝了。老十四老是說他眼裡只有孝懿仁皇后,只尊她爲額娘,是這樣,但也不全是。他打小在孝懿仁皇后身邊長大,自然是她比較親一點,但血濃於水,哪有不想與生母親近一點的想法呢?在他的眼裡德妃只是一個陌生的女人,是一個熟悉又不熟悉的女人。他不知道該去重新建立已經被硬生生撥去的感情,他需要時間,也需要人家遞給他一隻手。

很細微的一聲脆響,一個東西順着路滾到胤禛的腳邊。四阿哥彎下腰,把他拾起來,掉下的是一個旗頭上的裝飾品,純金的鏤空的環狀物。不用說是剛纔這個女人掉的,胤禛遂說:"請等一下。"天蘭裝作沒聽到,豈有回頭之理。胤禛見那女人仍未停步,又加大聲音道"母妃,請留步"他的聲音清楚,聲音適中。太監也跟尖着嗓子叫道:"請主子留步!"

天蘭除非是個聾子,否則非止住了步子不可。巧紅悄悄拉拉她的衣袖,天蘭無奈的停住了腳步。但她沒有回過頭來。她不敢回過頭來。

胤禛雖然覺得有點奇怪,但還是慢慢的踱了過去。胤禛先請安說:"母妃萬安,兒臣是皇四子胤禛,您的東西掉了,特來遞還。"

"謝謝你,四阿哥"天蘭有意把聲音壓低。

這人的身形讓胤禛大感熟悉,離得很近時他的鼻間聞到一股子他這輩子都忘不了的香味,雖然極淡,但他聞到了。胤禛擡起的眼神毫無任何疑問的和天蘭的眼晴碰到個正着。以胤禛的沉穩,還是不由自主的變了顏色,發出低低的的聲音,但很快就定下來了。胤禛的眼晴危險的眯了起來,眼眸不斷的閃爍着。天蘭在驚慌失措下,就象被貓抓個正着的老鼠,努力的把大眼晴眨成可憐兮兮的樣子。胤禛把準備遞出的手,又收了回來,背在後面,平穩下來的他,心思深沉若海,很有一點氣定神閒的味道。沒有表情的臉忽然有了一點神色,眼底裡閃過一道讓人不能意會的光,天蘭有點無措了。

天蘭不解的問"四阿哥?"胤禛突然深沉的一笑。他不會大叫捉剌客吧!那她的小命就全完了,天蘭都快哭出來了。天蘭腦子裡飛速轉過數個可行的念頭,但沒有一個念頭能讓她安全度過的。要不要給他一拳了,如果他休克在這裡,那就好辦一點了。

正亂想着,胤禛淡淡道:"母妃,兒臣好象看錯了,這件東西並不是母妃的。請母妃自便吧!"天蘭一顆提在嗓子裡的心,終於放回來。他是要放過她了。還好,還好,他還念舊情。轉身,小步,一步一步的走。

天蘭走了十來步後,哪知胤禛又喊她停步。天蘭的心一起一落,若不是巧紅扶了她一把,天蘭簡直是要嚇趴下了。死就死了。揚起頭,很漂亮的轉身問道"四阿哥,不知還有什麼吩咐?"

只聽到胤禛說道"忘了跟母妃說告退。"說完後,他就未再回過頭來,沒有在難爲她。

天蘭鬆了一口氣,手往臉上一抹,嚇了一臉的汗水。又過了兩三個宮門,一路無事。御花園就現在眼前。

宮裡的樹少得可憐,很艱難的一點綠意全在花盆裡。雖然檐角牆根下花木不少,但這種人工的精緻到底不能比上天然的有味。黃瓦紅牆銅釘朱門,四四方方一塊藍天,在天蘭這種沒什麼品味的人眼裡,不過是大格子裡連環套無數個正正方方的小格子,讓人有點審美疲勞。天蘭覺得全宮裡最美的景緻就全集中在這御花園裡了。

御花園是以欽安殿爲中心的,園內佳木蔥蘢,其中古柏藤蘿,皆是數百年物,花開得很多,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天蘭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入口滿是花草的清香,難怪人說,這裡是這座紫禁之城中唯一生氣,鮮活的地方。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佈局緊湊、古典富麗。欽安殿爲重檐盝頂式,坐落於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爲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臺樓閣。園內青翠的鬆、柏、竹間點綴着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欽安殿左右有四座亭子,屋頂是天圓地方的重檐攥尖,造型纖巧,十分精美,亭子大概是給玩累的帝后們歇腳用的。園內甬路也與別處不同,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每幅都是不同的圖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戲劇、典故等,沿路觀賞,妙趣無窮。

天蘭一路走,一路看着路上的石頭,看着有什麼故事。巧紅說:"主子啊,快些走纔是。這裡不宜久呆的。"天蘭皺着眉說:"這個該死的花盆底我穿不慣,也不知是誰發明的,腳疼死了。還是休息休息再走吧。"

被人抓個現行的危機剛過去,天蘭的神經也就不知不覺的放鬆下來。這邊一片都是太湖石疊築的石山"堆秀"奇石羅布,山勢險峻,磴道陡峭,疊石手法甚爲新穎。天蘭找了處矮小的山石子處,一屁股就賴着不走了,抱腿揉腳。這雙花盆底是八福晉的,沒有改良過,穿上要掌握平衡還真是一件難事,比平日要多用一倍的勁才行。

巧紅說:"主子只有休息一會喔,這裡可是人來人往的。"天蘭走了老半天除了在夾道上見到一二個人外,還真沒見到什麼人。天蘭滿不在乎的說:"哪有人啦!別緊張"

一會兒巧雲忽然帶着顫音拉着天蘭的衣袖抖着說:"主子---"

天蘭才休息了一會兒,沒好氣的說:"又怎麼了?一塊樹葉掉下來你也嚇一跳,有什麼可怕的呀!"

巧雲顫着聲音說:"皇上---皇上-"

天蘭抱着腿說:"知道了,這是皇上的地界,一會就走了。"

巧雲說"走不了?"

"爲什麼呀!"

"皇上過來了。"

"啊!---"天蘭嚇得蹦得老高。躲在石頭後面,伸長脖子張望,果然好死不死的老遠就有明晃晃的黃色的一片殺將過來,人數不少,除黃傘下一人空着手外,另外的人手上都操着傢伙,喔!MYGOD!居然有人搬着老大一把椅子跟着最後面,有搬家的陣式啊!天蘭準備躲到太湖石的陰影裡面去,來一個老鼠鑽洞。正覺得這裡地方太小藏不住人,慌亂之中一眼就看到巧雲的臉以是跟白紙一樣了。

也許是天蘭藏得不太緊密,一把尖細的嗓子叫道:"什麼人?看到聖駕還不過來迎駕?"天蘭真希望自已能變成一個隱形人就好。她不知道要怎麼面對這個利害的角色,正在磨耗着,眼瞅着有兩個侍衛模樣的嗖的撥了大刀就過來,如果再不過去,想想她可愛的腦袋搞不好就要身首異處了。天蘭硬着頭皮慢慢的低着頭移過去。有赴死的自覺,腳步分外沉重。

李德全從來沒見過如此沒規距的人,不待皇上吩咐便喝道:"聖駕在此,還不行禮!"

"奴才衝撞聖駕,罪--罪該萬死!"巧雲已經搶在前面,咚咚咚磕頭如啄米,抖動得象是打擺子。

李德全見喝得一個動了,另一個卻如石化了般,不禁有些惱了。但李德全奇怪的是,皇上居然好心性,沒有生氣,只是皺着眉瞅着那人。除了皇上,誰都不放在眼裡的太子爺居然也破天荒的沒有開口叫人拿下,反而一臉莫明古怪神色,李德全是個聰明人,他懂得什麼時候應該說話,什麼時候應該管得住他這張嘴,故他沒出聲,只是看着。

天蘭聽到有人不悅得冷冷的哼了一聲,天蘭有些霧茫茫的居然忘了自已的處境,她擡起頭來與被人擁扈的明黃對了個正着,好銳利智慧的一雙眼睛,就象能洞悉這世上的一切一樣深沉,在注意到這樣一雙眼晴下,樣貌到是其次的了。嗯!皇上就是皇上,果然龍顏不凡。天蘭眨眨大眼晴,愣愣的看着康熙。

康熙有些玩味的看着眼前的這個人兒,初見這人慌里慌張的跑出來,有些笨手笨腳的,本想重重責罰一頓,卻不料被這人用直勾勾的眼神打量,有多久沒有人感這樣看他,他不禁覺得有些有趣了。

"兒臣郭絡羅氏給皇阿瑪請安!給太子爺請安!"一個聲音清亮的說。天蘭象醒了一樣,聞聲回過頭去,如救星一樣看着款款走來的八福晉郭絡羅氏。八福晉郭絡羅氏走近後,暗暗的扯了天蘭一把,讓天蘭與她一道雙雙跪在地上。但因爲是忽然的,當腿與硬硬不平的路面相接觸天蘭免不了"唉喲"了一聲。太子聽到這不雅的聲音,臉色未免有些不自在。八福晉端端正正的向康熙磕了三個頭,天蘭有樣學樣,也只有隨着叩頭而已。雖然不情願,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康熙皇帝到底是老人家,給叩頭一下,也不太虧,只當過年的時候給家裡的祖輩們叩頭一個樣。天蘭與八福晉到底磕得頻次不太一樣,人家起,她才低頭。

康熙眼裡不禁有一閃而過的笑意,問天蘭:"你是哪個宮裡的?"

天蘭爲難的不知道說什麼纔好,郭絡羅氏已然笑嘻嘻的答道:"皇阿瑪,您貴人多忘事,這不是老九的福晉嗎?"天蘭哆嗦了一下,她什麼時候成了福晉了,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康熙皇帝不會連自已的兒媳都不認識吧!如果讓康熙皇帝知道她是個冒牌的,還不在私入宮禁上再加上一條死罪啊,這下死千萬回也夠了。對喔!如果說實話,好象小命也會掉啊!她可愛的腦袋好象在頭上不太牢固了呢。

康熙眉頭一皺不悅的白了郭絡羅氏一眼:"朕沒有要你回話!"居然敢說他多忘事?臉色一沉,十分不悅。但孔子說的好,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不和她計較吧!也是他子女衆多,老九的福晉他一向也沒見過一兩次,不認得也是常事。

天蘭看皇上臉色不善,忙回道:"皇上,萬福金安!兒臣是天蘭。"皇上並沒有叫起,故兩人只有繼續跪。

康熙又看了天蘭兩眼,說出一句讓天蘭意想不到的話來。"比上次見瘦多了點,要注意飲食,多活動。"還真就把她當真了!

天蘭敢緊兒點頭。"謝皇上關心!"這世上真有不認識兒媳的公公,真是見識到了。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又躲過去囉。

"剛纔在山石子底下做什麼呢?"康熙問。

"捉迷藏呢!"不這麼說怎麼說?

"捉迷藏?到是好興致啊,好閒適呢!朕曾下御旨命,福晉、格格、命婦們在宮中辦完事務必須立刻出宮,一律不得在宮禁中多做停留,串門子。這旨才下幾天,你就敢違犯,該當何罪啊?"胤礽在旁道:"皇阿瑪,她年青不懂事,進宮也少不懂規距也是有的。"天蘭點頭,投以感激的眼神。康熙一擡手,胤礽知道皇上是叫他別管,他也就不好在勸。

郭絡羅氏聽說要罰心裡一急,怎麼就沒想到這樁事了,這下可糟了。回去怎麼跟老九交待啊!天蘭苦着臉辯解說:"皇上,請不要罰兒臣。兒臣說實話,兒臣沒有在捉迷藏。俗語說百善孝爲先,兒臣是打算去宜妃娘娘宮裡的,因見花兒好所以想折二朵去獻給宜妃娘娘,無非是討好一下嘛!"討好一下婆婆,說得可真直接,夠坦白。康熙帝哼了一聲,天蘭嚇得怯生生的看了康熙帝一眼。

"那又說捉迷藏?"

"兒臣是看到皇上的龍駕過來,一時害怕啊!"

"害怕朕?"康熙很危險的聲音幾乎不可聞。

天蘭忙擺着手說:"不是,不是。不是害怕,皇上龍顏和悅,兒臣怎麼會害怕呢?兒臣是怕皇上不想見到兒臣,纔不願出來的。兒臣一向鮮少能夠見到皇上啊,在身邊說一句話都很少呢!有幸能在這裡見到皇上,欣喜之餘,自然是成慌成恐的很。人家不是不尊旨意,擅自停留。人家已經很委屈了,偏您還要治罪!"她嘴一扁,眼淚濛濛。

"起來!"雖全是歪理,但聽得慰貼。

"您不怪罪了?"

"起來!"

"謝皇上!"

"叫朕皇阿瑪!"

"喳,謝皇阿瑪!"

郭絡羅氏暗暗拉一拉她,天蘭喜形於色也就隨着起來了,腳未免有一點軟。

康熙見這人變臉的速度奇快,到也有點好笑。這個天蘭比郭絡羅氏要好一點,起碼,九阿哥的側福晉,庶福晉是有的,雖然現在還沒有子嗣,但機會總是有的。康熙皇帝看着天蘭的臉色又好了些。康熙訓示道:"咱們滿人是馬背上得的天下,不能忘本。近來聽說一些福晉們,親貴大臣的夫人中有一些人居然不會騎馬,射箭,這是要不得的,要學起來。時常要活動,不能久坐。飲食也要注意了,要搭配,不能貪嘴。"

郭絡羅氏和天蘭答"嗻!"

忽一個小太監來回話說:"蘇姑姑剛纔有些不好,咳嗽中帶血!"康熙的眼神一緊,臉色明顯得黑沉起來,眉宇之間的焦急很明顯:"太醫院去人了嗎?"那起無用的殺才怎麼治了十多天,還不見好。小太監回話說:"太醫院的正堂,副正堂,胡大人,王大人,李大人,徐大人都在那診治呢。"胤礽說:"皇阿瑪,兒子先去侍候?"康熙點了點頭,應允。胤礽行了個禮告退了。走兩步又折回來問:"皇阿瑪是不是仍照舊例,阿哥們排班侍候?另外討皇阿瑪一個示下,兒子想是不是同時也叫薩滿過來?"康熙嘆了口氣說:"一切由你做主,傳朕的旨意,若治不好,太醫院那些人一律處死。""喳!"

天蘭暗暗的拉八福晉的衣袖下襬。眼神在詢問八福晉何時閃人?安也請了,禮也行了,此時不走,還待何時?宮裡的規距這麼大,一步都行錯不得。要是遲了,時間長了,若真被認出來了,那時小命可就咔嚓了。郭絡羅氏還來不及答話。

天蘭這個小動作,就被康熙盡收眼底,眉略略的皺起來。蘇沫兒春季以來一時高興出去踏青玩得累了點,又在冷地里喝了酒,回宮來就犯了咳疾久不見好,也實在是讓他十分焦心。因蘇沫兒早就搬離了乾清宮,顧及體制,也不能常去看她。偏這種心思不可對人言語,明明關心得很卻要裝作不在意,做一個帝王真是吃虧不討好,事事都要依足規距,要早幾十年去,他這皇帝都願意讓與人去。人都想做皇上,說做皇上好,卻不知這皇上是黃楊木的杯子,外面體面裡面苦。

大太監李德全見康熙皇帝在原地立住不語,神態不快的樣子,以爲想是煩了。本來萬歲爺好不容易,處理完了政事,到園子裡來圖的就是一個樂子,開心而已。不想看到兩位福晉到心裡不快起來。李德全湊上前來,小聲道:"萬歲爺!"

在御駕面前還敢這麼不老實,康熙臉色一沉冷聲問天蘭道:"你在朕面前拉八福晉的衣袖是何意啊?在朕面前裝神弄鬼罪不可恕。"

這話的語氣又是問罪之語。一下子緩和下來的局面又緊張起來,天蘭也搞不清楚爲什麼皇上的臉色比翻書還快,剛纔不還是多雲轉晴,怎麼又情轉陰了。皇上這臉子一拉,一股子凜冽至極的端肅味道,就撲面而來,極是懾人。李德全在心裡暗想這九福晉也倒楣,時運不濟得很,本來都快混過去了,偏皇上又聽到蘇沫兒病得不好的消息,這龍心一煩,可不是要找人麻煩,出出心頭之氣。這就是伴君如伴虎啊!

天蘭的冷汗如雨下。圍扈的太監宮女見皇上惱了皆是大氣不敢出,在旁心裡急但什麼忙都幫不上的郭絡羅氏把腸子都悔青了,臉色都變了。當下幾十隻眼睛,都盯在天蘭的臉上,眼巴巴的都在看她怎麼回話。郭絡羅氏一咬牙道:"皇阿瑪!----"康熙眉一立,郭絡羅氏這底下的話是如何也不敢說了。這下子能救天蘭的只有她自已而已。天蘭怯懦的望了皇上一眼,皇上這時的神色卻好些,明明是微笑着的,眼中卻掠過微微的寒意讓人心驚膽寒。皇上的喜怒不定,一轉念可是功名利祿,也可以是白骨飛灰,人命的皇權面前無疑如嘍蟻一樣卑踐,天蘭覺得骨子裡都是寒浸浸的。

當一個人急的時候,往往是能急中生智的,這是一個人潛能的發揮。天蘭丟開尊嚴,眼下只顧着小命兒,老老實實的嗑了個頭說:"請皇阿瑪恕罪。兒臣能在您跟前敘上二句話兒,只覺的受寵若驚。這可是多少人想都想不來的,是兒臣天大的福份。"好聽的話是人人都喜歡聽的。果然天蘭悄悄的看一下康熙皇帝的臉色,仍是神色冷峻淡然,不過眼中的冷洌勁卻少了些,緩合多了。

天蘭看了一眼園中景色,繼續回道:"兒臣是看到了園中景色,這麼的美,由感而發,不敢一個人獨享,故而想八嫂一同欣賞。您也說過春夏兩季,是最適合遊園的。"前夜下了一夜的雨,一夜風雨相催,御園中的花落了一地,枝上的花帶着雨珠顯得更嬌豔動人,南邊的一叢芭蕉葉子洗過後越發綠得鮮豔奪目。

康熙皇帝看天蘭黑葡萄般的眼睛裡溼溼的,扁着嘴跪在白山石底下,眉目如畫,發如黑漆,映着身後的綠樹紅花硃色廊柱,彷彿是一幅雅緻的圖畫。康熙指着她說:"你來答,這園中何花景色最好?"不合他的心也是要罰的。

御花園中處處是花,而且花繁葉茂,什麼地方景色最好?是不是難人嗎?天蘭開動腦袋想了一想答道:"依兒臣看,那邊一從正好,是後宮最絕最豔的顏色。"康熙與衆人看過去,那邊是火紅火紅的石榴花,綻放在枝頭,在陽光下紅得鮮豔,紅得耀眼,青春着,靚麗着,熱情着,果然是明媚燦爛!

康熙問:"爲何說石榴花景色最好?牡丹不好嗎?"

天蘭心裡將康熙罵個千遍萬遍,卻不得不強笑着說:"牡丹自然是富貴花,國色天香。但依兒臣愚見卻是這平常的石榴花景色最好。您看石榴在綠葉蔭蔭之中,燃起一片火紅,燦若煙霞,絢爛之極。賞過了花,再等過兩三個月,紅紅的果實又掛滿了枝頭,果實星懸,如珊珊之映綠水。正是所謂的丹葩結秀,華(花)實並麗。兒臣是最好吃的,石榴有果,而牡丹豔卻無子,自然是比不上的。據兒臣所知石榴的果皮及根皮有收斂止瀉、殺蟲作用。兒臣在南方也見到拿石榴做黑色染料的。貧人家沒錢買茶葉,石榴的葉子炒後可代茶葉,又濟了窮人,可謂全身是寶。宮裡嬪妃也是喜歡石榴的,多子多福嘛!可不是宮裡最好的景緻嗎?"

康熙點頭不語,火紅的石榴花在宮中是多的,有盆裝的放在宮殿前面,有植在土裡。這種花兒雖不貴重,但在宮中卻很有人緣,沒有不喜歡它的。古人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間婚嫁之時,常於新房案頭或他處置放切開果皮、露出漿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贈祝吉者。人們借石榴多籽,來祝願子孫繁衍,家族興旺昌盛。石榴樹是富貴、吉祥、繁榮的象徵。在宮裡可不是每個女人都想生兒子嗎?這個理他是有心想駁都駁不了的。這個九福晉到還有點知識,古靈精怪聰明得很。初看時不怎麼順眼,這下看的順眼多了。胤禟是個性子清冷的,這個天蘭卻是個熱熱鬧鬧的丫頭,胤禟身邊有這麼一個福晉,到也是福氣一件。聽說胤禟不待見他福晉,滿城皆知,是因爲天蘭姿色不如人嗎?他府里美貌的女人不少,天蘭能這麼開朗到也十分不易,怪也可憐見得。康熙的臉色和悅起來。

郭絡羅氏暗暗的看了天蘭一眼,心道,這個丫頭倒是鬼機靈的,不過一兩句話,就打動了萬歲爺的心,有驚無險。這是極巧妙的回答。萬歲爺哪一個不是希望後代多多易善的,皇室中看一個女人有沒有價值,也就是看她有沒有育下後代罷了。這話回得妙,稱了萬歲爺的心,棟鄂氏未必能答出這樣的話來。康熙叫起,天蘭摸着一腦門子的汗從地上爬起來,也不敢拍腿上的灰,嘴裡不說,心裡那個鬱悶啊!

康熙在子女的教育上是極嚴格的,看到一點不上進,一點不順當總是忍不住要說的,這是他教受子女的辦法。他也知道這個樣子說,有些人是不聽的,是聽不進去的,但不說是不行的。他這一生中,除了種種政事之外,最覺的欣慰的是他的兒子們或文或武,都還會一點。雖然在他眼裡仍有一些不成熟,做事不穩當,但將來是擔得起事的。他們之中沒有一個是紈絝子弟,這比前朝來不知道強多少倍。他一直以來,對兒媳的關注是很少的。但今天發現,兒媳們也是要教育的。必競他們將來是皇孫們的母親,尤其是嫡母,俗話說,跟什麼人,學什麼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他以後的皇孫都象八福晉一樣驕盈,眼裡容不得人。豈不是人丁越來越少,大清的清山怎麼千秋萬代呢?。九福晉到是靈秀可人,活潑得很,可她那瘦弱的如江南女子一般的身體,怎麼能孕育出大清皇朝的強壯一代?康熙的臉又板了起來。

觸景生情的郭絡羅氏看石榴花在嫩綠葉瓣的簇擁下,一簇一簇。在枝頭熱情地舞蹈着,一朵一朵都是那般的精緻,她的家裡也有種着幾盆。細看那枝頭上的石榴花,肥厚的花萼上,一簇簇紅絹似的花瓣彷彿在沸騰一般,一朵一朵都是那般的精緻,不僅色澤紅得豔麗,而且花形奇得有趣。特別當石榴盛開於茂盛的綠葉叢中,紅花綠葉相映成趣,難怪古有詩云"濃綠萬枝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一直無子,她也是急的,也是吃了藥,請過大夫的,她難道就不想要一個孩子嗎?她想的。只不過,她受不了,一個有着八阿哥血統的孩子是從別人的肚子裡生出來的,這一點她受不了。別人說她性子強也好,容不得人也罷。她受了。

康熙別有深意的看了郭絡羅氏一眼問:"這話你也同意嗎?"

郭絡羅氏當然清楚是什麼意思。多子嗎?她也想多子,但她不要八阿哥府有其他的那種女人。她的頭低下去,很勉強的笑道:"兒臣當然同意,自然是石榴花景緻好。"

康熙哼了一聲:"你要細想,從心裡認爲纔好。石榴還是是西漢博望侯張騫出使從西域帶回來的。有詩云"一叢千朵壓闌干,翦碎紅綃卻作團。風嫋舞腰香不盡,露銷妝臉淚新干。李德全,賞八福晉二盆新進的石榴。"李德全應諾。

郭絡羅氏一陣氣苦,頭更低幾乎是咬着牙謝了恩典。但頭很快擡起來,平穩的直視康熙皇帝的眼睛。兩人的視線較着勁對視一會,康熙皇帝察覺到這女人神色中的堅決,未免恨中心來,帶着怒氣的揮袖,叫道:"擺駕!"

李德全忙叫道"皇上擺架囉!"看樣子是要走了。

郭絡羅氏拉天蘭跪送道:"兒臣等,恭送皇阿瑪!"

黃色的一片如雲般過去。

當你踏入清朝 第5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5章敵人與朋友當你踏入清朝 第9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7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2章宗人府一點不寂寞當你踏入清朝 第1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7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3章人到齊了當你踏入清朝 第9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2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章 我又不是豬當你踏入清朝 第8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2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章 李小龍截拳道的超級運用當你踏入清朝 第8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7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2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章 我又不是豬當你踏入清朝 第3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2章宗人府一點不寂寞當你踏入清朝 第8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7章夜宴當你踏入清朝 第57章夜宴當你踏入清朝 第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7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6章
當你踏入清朝 第5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5章敵人與朋友當你踏入清朝 第9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7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2章宗人府一點不寂寞當你踏入清朝 第1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7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3章人到齊了當你踏入清朝 第9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2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章 我又不是豬當你踏入清朝 第8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2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章 李小龍截拳道的超級運用當你踏入清朝 第8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0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7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2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9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7章 我又不是豬當你踏入清朝 第3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9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2章宗人府一點不寂寞當你踏入清朝 第8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1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4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4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57章夜宴當你踏入清朝 第57章夜宴當你踏入清朝 第8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37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1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66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25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3章當你踏入清朝 第8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