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末的農民起義中,擁有數十萬人的瓦崗軍佔有河南大部分郡縣,威震中原。瓦崗軍的首領翟(zhái)讓,本來是東郡的一個小官吏,因得罪上司,被叛死罪,關入監牢。有個獄吏很同情他,一天夜裡,獄吏偷偷地把翟讓放跑了,公元611年,翟讓到瓦崗寨,招集一些貧苦人,聚衆起義。聽到這個消息,當地一些年輕人紛紛前來投奔,徐世責(jì)、單雄信、程咬金也在其中。
不久以後,曾經幫助楊玄感起兵的李密也投奔到瓦崗軍中來了。
最初,起義軍人數雖然不多,但軍中大多數是用長槍的漁獵手,所以戰鬥力很強,他們不打擾瓦崗寨附近的貧苦老鄉,而到滎(xíng)陽一帶專門奪取運河裡官府和富商船上的財物。一些小股義軍如王伯當、周文舉等部先後歸附瓦崗軍,聽從翟讓指揮。瓦崗軍越來越壯大,到公元616年,已經發展成爲一支一萬人的武裝。
翟讓雖然有了很多人馬,但是他並沒想到要推翻隋煬帝。有一天,李密對翟讓說:“劉邦、項羽本來是普通百姓,後來卻推翻了秦朝。現在皇上昏庸暴虐,百姓怨聲載道,大部分官軍又遠在遼東。您手下兵強馬壯,要攻下東都和長安,打倒暴君,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翟讓聽了很高興,他和李密商量了一番,決定先攻打滎陽。
瓦崗軍直入金堤關要塞,攻破滎陽周圍各縣,進逼城下,隋煬帝忙派大將張須陀對付瓦崗軍。張須陀是鎮壓農民起義軍的老手,他根本不把瓦崗軍放在眼裡,帶領兩萬多人,氣勢洶洶地向起義軍撲來。翟讓在他手下吃過敗仗,這次一聽說張須陀來了,感到有點兒害怕。李密爲他出謀劃策:“張須陀有勇無謀,驕傲自負,我們利用他的弱點,一定能夠打敗他。您率領主力在正面迎戰,我領幾千人埋伏在滎陽大海寺北面的林子裡,張須陀來了,您就把他引進樹林。”果真,張須陀驕傲輕敵,他指揮人馬掩殺過來,無所顧忌地橫衝直撞。翟讓稍微抵擋一陣,便假裝戰敗,往大海寺北的林子退去。張須陀緊追不捨,路越來越窄,林子越來越密,他一直追進李密佈置的埋伏圈。猛然間只聽一片喊殺聲傳來,瓦崗軍伏兵一衝而出,把張須陀的人馬團團圍住。隋軍全軍覆沒,張須陀被起義軍殺死。
第二年,瓦崗軍去攻打洛陽城附近的興洛倉。興洛倉是個儲糧庫城,城周圍有二十里長,城內有密密麻麻大小不等的糧倉,堆滿了糧食。瓦崗軍兵分兩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興洛倉。瓦崗軍攻克興洛倉後,立刻開倉分糧。饑民們奔走相告,忍飢挨餓的人們從四面八方擁向糧倉,大家手捧黃燦燦的粟谷,感動得熱淚盈眶,許多農民因此紛紛參加了瓦崗軍,瓦崗軍的勢力更加壯大了。興洛倉被攻破,切斷了洛陽隋軍的重要糧源,隋朝廷受到極大的震動,又派出數萬人馬分兩路夾擊瓦崗軍。瓦崗軍事先偵察到隋軍的企圖,然後經過周密佈置,打敗了隋軍。
李密在歷次戰鬥中表現出傑出的領導與組織才能,翟讓覺得自己的才能不如李密,就主動讓位,推舉李密爲瓦崗軍的統帥,以“魏公”爲號,兼任行軍元帥。李密率領瓦崗軍乘勝攻下許多郡縣,隋朝官兵紛紛投降,起義軍勢如破竹。瓦崗軍在圍攻東都時,發佈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列舉了他的十大罪狀,號召百姓起來推翻隋王朝的統治,這一舉動把整個中原都震動了。
正當瓦崗軍順利發展之時,李密爲了保住自己在軍中的統治地位,竟殺死了翟讓,從那時起,瓦崗軍開始走下坡路。此時,北方由李淵父子率領的反隋軍隊卻日益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