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

在隋末的農民起義中,擁有數十萬人的瓦崗軍佔有河南大部分郡縣,威震中原。瓦崗軍的首領翟(zhái)讓,本來是東郡的一個小官吏,因得罪上司,被叛死罪,關入監牢。有個獄吏很同情他,一天夜裡,獄吏偷偷地把翟讓放跑了,公元611年,翟讓到瓦崗寨,招集一些貧苦人,聚衆起義。聽到這個消息,當地一些年輕人紛紛前來投奔,徐世責(jì)、單雄信、程咬金也在其中。

不久以後,曾經幫助楊玄感起兵的李密也投奔到瓦崗軍中來了。

最初,起義軍人數雖然不多,但軍中大多數是用長槍的漁獵手,所以戰鬥力很強,他們不打擾瓦崗寨附近的貧苦老鄉,而到滎(xíng)陽一帶專門奪取運河裡官府和富商船上的財物。一些小股義軍如王伯當、周文舉等部先後歸附瓦崗軍,聽從翟讓指揮。瓦崗軍越來越壯大,到公元616年,已經發展成爲一支一萬人的武裝。

翟讓雖然有了很多人馬,但是他並沒想到要推翻隋煬帝。有一天,李密對翟讓說:“劉邦、項羽本來是普通百姓,後來卻推翻了秦朝。現在皇上昏庸暴虐,百姓怨聲載道,大部分官軍又遠在遼東。您手下兵強馬壯,要攻下東都和長安,打倒暴君,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翟讓聽了很高興,他和李密商量了一番,決定先攻打滎陽。

瓦崗軍直入金堤關要塞,攻破滎陽周圍各縣,進逼城下,隋煬帝忙派大將張須陀對付瓦崗軍。張須陀是鎮壓農民起義軍的老手,他根本不把瓦崗軍放在眼裡,帶領兩萬多人,氣勢洶洶地向起義軍撲來。翟讓在他手下吃過敗仗,這次一聽說張須陀來了,感到有點兒害怕。李密爲他出謀劃策:“張須陀有勇無謀,驕傲自負,我們利用他的弱點,一定能夠打敗他。您率領主力在正面迎戰,我領幾千人埋伏在滎陽大海寺北面的林子裡,張須陀來了,您就把他引進樹林。”果真,張須陀驕傲輕敵,他指揮人馬掩殺過來,無所顧忌地橫衝直撞。翟讓稍微抵擋一陣,便假裝戰敗,往大海寺北的林子退去。張須陀緊追不捨,路越來越窄,林子越來越密,他一直追進李密佈置的埋伏圈。猛然間只聽一片喊殺聲傳來,瓦崗軍伏兵一衝而出,把張須陀的人馬團團圍住。隋軍全軍覆沒,張須陀被起義軍殺死。

第二年,瓦崗軍去攻打洛陽城附近的興洛倉。興洛倉是個儲糧庫城,城周圍有二十里長,城內有密密麻麻大小不等的糧倉,堆滿了糧食。瓦崗軍兵分兩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興洛倉。瓦崗軍攻克興洛倉後,立刻開倉分糧。饑民們奔走相告,忍飢挨餓的人們從四面八方擁向糧倉,大家手捧黃燦燦的粟谷,感動得熱淚盈眶,許多農民因此紛紛參加了瓦崗軍,瓦崗軍的勢力更加壯大了。興洛倉被攻破,切斷了洛陽隋軍的重要糧源,隋朝廷受到極大的震動,又派出數萬人馬分兩路夾擊瓦崗軍。瓦崗軍事先偵察到隋軍的企圖,然後經過周密佈置,打敗了隋軍。

李密在歷次戰鬥中表現出傑出的領導與組織才能,翟讓覺得自己的才能不如李密,就主動讓位,推舉李密爲瓦崗軍的統帥,以“魏公”爲號,兼任行軍元帥。李密率領瓦崗軍乘勝攻下許多郡縣,隋朝官兵紛紛投降,起義軍勢如破竹。瓦崗軍在圍攻東都時,發佈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列舉了他的十大罪狀,號召百姓起來推翻隋王朝的統治,這一舉動把整個中原都震動了。

正當瓦崗軍順利發展之時,李密爲了保住自己在軍中的統治地位,竟殺死了翟讓,從那時起,瓦崗軍開始走下坡路。此時,北方由李淵父子率領的反隋軍隊卻日益強大起來。

第234章 于謙保衛北京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21章 管鮑之交第74章 奇貨可居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86章 屈原沉江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4章 三皇世紀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105章 蔡倫發明造紙術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68章 中興名臣曾國藩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93章 焚書坑儒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9章 大禹治水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68章 殺馬立誓第4章 三皇世紀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12章 酒的發明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66章 秦始皇統一中國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60章 季札掛劍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220章 虞允文書生退敵第98章 鴻 門 宴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
第234章 于謙保衛北京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30章 秦穆公任賢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21章 管鮑之交第74章 奇貨可居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54章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86章 屈原沉江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4章 三皇世紀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105章 蔡倫發明造紙術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68章 中興名臣曾國藩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135章 司馬懿裝病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93章 焚書坑儒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9章 大禹治水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96章 “都江堰”和“鄭國渠” 的興建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68章 殺馬立誓第4章 三皇世紀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12章 酒的發明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66章 秦始皇統一中國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60章 季札掛劍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220章 虞允文書生退敵第98章 鴻 門 宴第166章 隋文帝治國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