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

西晉的官僚貴族大多數是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但也有性情剛直,不怕強暴的人,周處就是其中的一個。

周處的父親名叫周魴,當年是吳國的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太守。周處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沒有人管教,他就成天四處遊逛,也不去讀書學文,只是喜歡和人打架鬥毆,因爲周處身長力大,平常的人都鬥不過他,隨着年齡的增長,他漸漸地長成個勇壯的小夥子,舊脾氣卻一點不改,鄉親鄰居們都怕他,把他和南山上的猛虎、長橋下的惡蛟並稱爲當地的三害,可他自己卻還不知道。

一天,周處在鄉里閒逛,幾個老人顯得很憂傷,周處問:“老人家,今年的收成不錯啊,你怎麼好像很憂愁哇?”老人說:“三害沒除,有什麼可高興的?”周處問:“哪三害呢?”老人氣憤地說:“南山上有一隻白額猛虎,經常出來傷人,許多獵人去圍獵,都沒打到它,反而被它咬傷了好幾個;長橋下有一條惡蛟,神出鬼沒,也經常吃人,這叫人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周處說:“這不才兩害嗎?怎麼說三害呢?”老人直說道:“這第三害就是你了!”周處見別人把他和老虎、惡蛟並稱爲三害,心裡很驚訝,也有點難過,但他的好強心也被刺激起來了,他說:“這有什麼難,憑我一雙手,將三害一齊除掉!”

周處回到家裡,拿着寶劍,揹着弓箭,進了南山,果然碰到了猛虎,周處連射兩箭,都射中了老虎的要害,沒費多大力氣就殺掉了老虎。殺了老虎,周處又到長橋下面等待惡蛟出來(蛟是古代傳說中的水中動物,帶有一種神話色彩,今人解說爲鱷魚或鯊魚),和惡蛟搏鬥了三天三夜,在水中沉浮了幾十里路才把惡蛟殺死,鄉里的鄰居們認爲周處和惡蛟拼了個兩敗俱傷,三害都除掉了,大家都很高興。那知道他第四天卻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鄉里,村人見他回來,都有點擔心,周處感慨地對大家說:“二害都除了,我周處從今天起,改過從善,決不讓鄉親們失望!”

周處下決心改錯,想拜個名師來學文,當時吳國的陸機和陸雲弟兄倆名氣很大,他決定找陸機、陸雲去。在陸機的家裡,周處只碰到了陸機的弟弟陸雲,周處很難過地對陸雲說:“過去,我只顧自己痛快,做了不少壞事,現在要改惡從善了,只怕是年紀太大了吧!”陸雲鼓勵他說:“一點不晚,你正在壯年。從頭學起,只要有志,完全來得及!”

從此,周處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地讀書,很快便被地方官選拔出來做官,吳國滅亡後,周處來到洛陽,當了廣漢(在今四川射洪)太守,做官期間,他執法公正,不怕權貴,一直被提拔到散騎常侍的位置,很快又被任命爲御史中丞。

御史的職責主要是糾察各級官吏的行爲,有什麼情況及時向皇帝報告。晉室皇族成員、樑王司馬肜曾經違反了國家法律,朝廷大臣因爲他是國家的諸侯王,都不敢處罰他,而周處卻不在乎,他照樣向皇帝告發,並把司馬肜的罪行記錄在案,司馬肜從此便痛恨周處,總想找機會整他。

在晉嬴帝司馬衷的初期,秦、雍二州的氐、羌少數民族起義,首領齊萬年自稱皇帝,和晉朝對抗,樑王司馬肜飛速將情況報告皇帝,朝廷令樑王司馬肜、安西將軍夏侯駿領兵鎮壓起義,任周處爲建威將軍,作大軍的先鋒。周處見這個任命下來,把自己歸樑王指揮,樑王與自己有仇,肯定讓自己當先鋒和起義軍打仗,自己只要去了,多半就不能活着回來,但如果不去,也不能活,周處便下定決心,硬着頭皮接受了任務。當時也有許多人看到了這一點,中書令陳準向皇帝上表,說周處是個英勇、果敢的人,讓他和樑王、夏侯駿這樣的皇親國戚一道出戰,必定被司馬肜送進敵軍陣中,司馬肜決不會去救援他,只會白白喪失一員大將,應該同時派一個大將配合周處一同進兵,才能穩穩地獲勝。這個表上去後,根本沒有回答。

樑王司馬肜果然把這次出兵當作一次報復的機會,只派給周處五千騎兵,說:“你是朝廷的忠臣,又很勇猛,你打先鋒,先去和叛軍作戰,我在後面接應你。”可當周處領兵和起義軍作戰時,幾天也不見援兵到來,最後戰死在軍中。

周處的戰死,完全是樑王故意造成的,朝廷的許多大臣都知道這是件明擺着的事情,都不敢講話,那些周處批評過的官僚們還幸災樂禍,朝廷裡也把這事當作小事一樁。

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200章 柳宗元被貶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239章 李自成進北京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74章 奇貨可居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26章 宋楚之戰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20章 周公輔成王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4章 國人暴動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51章 戰國與“戰國七雄”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193章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74章 奇貨可居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39章 李自成進北京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48章 老子及其主張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48章 老子及其主張第201章 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崔致遠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21章 管鮑之交第129章 陳壽和《三國志》第164章 反覆無常的侯景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222章 黃天蕩大捷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239章 李自成進北京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
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200章 柳宗元被貶第241章 鄱陽湖大戰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11章 蒙古聯宋滅金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239章 李自成進北京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74章 奇貨可居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26章 宋楚之戰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20章 周公輔成王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4章 國人暴動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51章 戰國與“戰國七雄”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193章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2章 黃帝大戰蚩尤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240章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74章 奇貨可居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39章 李自成進北京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128章 劉劭與《人物誌》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48章 老子及其主張第275章 愛國華僑陳嘉庚第48章 老子及其主張第201章 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崔致遠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21章 管鮑之交第129章 陳壽和《三國志》第164章 反覆無常的侯景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222章 黃天蕩大捷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239章 李自成進北京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