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弦高犒師退秦兵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親自出徵,攻打南方的大國楚國,城濮一戰把楚軍打得大敗。於是晉文公會合中原各國諸侯,歃血盟誓,成了中原霸主。鄭國地狹人少,國力不強,鄭國國君穆公要保存自己的地位,不得已一面討好晉國,加入了同盟,另一方面又擔心日益強大的秦國找麻煩,暗地裡又同秦國保持友好關係。

秦穆公對於鄭國的兩面討好的作法心懷不滿,總想找機會把鄭國這顆眼中釘拔掉。機會終於來了,在鄭國作官的杞子,早就投靠了秦國,公元前628年冬,他派心腹家臣到秦國通風報信說:“我現在做了鄭國北城門的總管,如果大王派兵偷偷地攻鄭,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攻破鄭國城門,滅掉鄭國非常容易的。”

秦穆公得知這一消息十分高興,拒不聽大臣蹇叔等人的勸告,決計第二年春暖花開之時派兵滅鄭。

轉眼間到了第二年(公元前627年)春天,天氣轉暖,江河解凍,秦國經過幾個月的準備,要派兵攻打鄭國了。秦穆公選派秦國當時最得力的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將,率領兵車三百輛,悄悄地啓程出發了。

一天,鄭國以販賣牛羊爲業的商人弦高趕着牛羊準備到都城去賣,忽見遠處煙塵滾滾,戰旗飄揚,上面繡着斗大的“秦”字,一支秦國的軍隊正向他的國家首都洛陽開來。他剛從洛陽城出來不過一天光景,絲毫沒見鄭國有出兵打仗的跡象,看來對於秦兵的偷襲是一點準備也沒有。他見秦軍氣勢洶洶而來,心裡十分着急,他想到:“國家不存,哪有我家?鄭國如若被滅掉,我家中的妻子兒女又將如何!無意中回頭看看身邊的牛羊,他眼睛一亮,心生一計。“我何不假冒使臣,用我的牛羊騙取秦軍的信任呢?”

只見弦高吩咐手下人從牲口羣中挑選十頭膘肥體壯的牛、二十隻羊出來;然後又派人迅速回鄭國報信。佈置妥當以後,他從衣箱裡拿出一套嶄新的長袍換上,叫手下人在前面趕着,他在後邊不慌不忙地朝秦兵的方向走去。弦高見了秦兵上前打拱行禮說道:“請你去通報你們將軍,就說鄭國使臣弦高求見。”

孟明視聽了士兵的通報,很是疑惑,心想:“我們這次出兵這麼謹慎小心,鄭國怎麼會知道呢?”但又不能不見,只好吩咐底下士兵迎接弦高。孟明視與弦高見過禮,便問道:“貴使臣前來有什麼公幹嗎?”

弦高鎮定地走上前,說道:“我們國君聽說貴國大軍前來,特意派我備上牛羊前來慰問。將軍如果只是路過這裡的話,我們國家雖小,更談不上富裕;但還是給貴國大軍準備好了糧食柴草,並且還特地爲貴國大軍選派了晚上守衛的衛隊……”就在弦高與秦軍周旋的同時,他先前派去稟報的人已到了國都,把秦軍偷襲的情報稟報給鄭穆公,鄭穆公得知這一情況,又驚又怕,連忙一面派人監視秦軍活動,一面動員軍民做好迎戰守城的準備。

孟明視看到弦高送來犒勞的牛羊,以爲鄭國真如弦高所說已做好了準備,擔心久攻不下,難以取勝,便假意對弦高說:“我國巳與貴國結爲盟國,絕無他意,只是路經這裡,煩勞弦大人回去轉達我的謝意。”等弦高等人走遠後,孟明視對西乞術、白乙丙兩位副帥說:“杞子這個小人又騙了我們,害得我們千里迢迢白跑一趟。日子一長,糧草恐難接濟上,這裡不宜久留,我們還是回去吧!”

秦軍在回國的途中,被晉軍打了伏擊,幾乎全軍覆滅。由於商人弦高的機智,使得鄭國避免了一場災難。

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43章 亞聖孟子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60章 季札掛劍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9章 大禹治水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17章 伯昌治岐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40章 勾踐臥薪嚐膽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93章 焚書坑儒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33章 呂蒙白衣渡江第194章 初唐四傑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28章 城濮之戰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98章 鴻 門 宴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43章 亞聖孟子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4章 三皇世紀第199章 韓愈諫迎佛骨第73章 春申君移花接木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63章 美女西施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44章 曹劌論戰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93章 焚書坑儒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51章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
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43章 亞聖孟子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60章 季札掛劍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9章 大禹治水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17章 伯昌治岐第183章 張旭、懷素學草書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40章 勾踐臥薪嚐膽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81章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第91章 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93章 焚書坑儒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144章 荀灌女搬兵解圍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33章 呂蒙白衣渡江第194章 初唐四傑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28章 城濮之戰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98章 鴻 門 宴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43章 亞聖孟子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125章 創業之君——漢武帝劉徹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4章 三皇世紀第199章 韓愈諫迎佛骨第73章 春申君移花接木第110章 陸遜火燒連營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72章 張儀智騙楚懷王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63章 美女西施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44章 曹劌論戰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46章 “向戌弭兵”是怎麼回事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93章 焚書坑儒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51章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第34章 鄭莊公和他的母親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09章 海陵王遷都燕京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