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

在諸候大國爭奪霸權的鬥爭中,大國兼併小國,擴張了土地。可是大國的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給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勢力大了起來。他們之間也經常發生鬥爭。大國國內的矛盾尖銳起來,都想把爭奪霸權的戰爭暫時停止下來。

爲了這個緣故,宋國大夫向戍在晉、楚兩國之間奔走,做調停人。

公元前546年,晉楚兩國和其他幾個國家,在宋國舉行了“弭兵會議。(弭兵就是停止戰爭)。在這次會議上,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代表南北兩個集團講了和,訂了盟約。規定除齊、秦兩個大國外,各小國都要向晉、楚兩國同樣朝貢。晉楚兩國平分霸權,以後五十多年裡,沒發生大的戰爭。

到楚莊王的孫子楚平王即位之後,楚國漸漸衰落了。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來的太子建廢掉。這時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師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鎮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來,誣說太子建正在謀反。

伍奢說什麼也不承認,立刻被打進監獄。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殺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們回來,以便一起除掉。大兒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就跟父親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殺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風聲,帶着兒子公子勝逃到宋國去了。

伍奢的另一個兒子伍子胥,也從楚國逃出來,他先到宋國,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國發生內亂,伍子胥又帶着太子建、公子勝逃到鄭國,想請鄭國幫他們報仇。可是鄭國國君鄭定公沒有同意。

太子建報仇心切,竟勾結鄭國的一些大臣想奪鄭定公的權,被鄭定公殺了。伍子胥只好帶着公子勝逃出鄭國,投奔吳國(都城在今江蘇蘇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懸賞捉拿伍子胥,叫人畫了伍子胥的像,掛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囑咐各地官吏盤查。

伍子胥帶着公子勝逃出鄭國後,白天躲藏,晚上趕路,來到吳楚兩國交界的昭關(在今安徽含山縣北)。關上的官吏盤查得很緊。傳說伍子胥一連幾夜愁得睡不着覺,連頭髮也愁白了。幸虧他們遇到了一個好心人東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裡。東皋公有個朋友,模樣有點象伍子胥。東皋公讓他冒充伍子胥過關。守關的逮住了這個假伍子胥,而那個真伍子胥因爲頭髮全白,面貌變了,守關的認不出來,就被他混出關去。是一條大江攔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個打魚的老頭兒划着一隻小船過來,把伍子胥渡過江去。

過了大江,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人,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值一百兩金子。現在送給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漁人說:“楚王爲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石糧食的賞金,還答應封告發人大夫爵位。我不貪圖這個賞金、爵位,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

伍子胥連忙向老漁人賠禮,收了寶劍,辭別老漁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吳國,吳國的公子光正想奪取王位。在伍子胥幫助下,公子光殺了吳王僚,自立爲王。這就是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即位之後,封伍子胥爲大夫,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將軍孫武,是個善於用兵的大軍事家。吳王依靠伍子胥和孫武這兩個人,整頓兵馬,先兼併了臨近幾個小國。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拜孫武爲大將,伍子胥爲副將,親自率領大軍,向楚國進攻,連戰連勝,把楚國的軍隊打得一敗塗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時,楚平王已經死去,他的兒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墳,還把平王的屍首挖出來狠狠鞭打了一頓。

吳軍佔領了郢都。楚國人申包胥逃到秦國,向秦國求救。秦哀公沒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國宮門外賴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終於被感動了,說:“楚國雖然暴虐無道,但是有這樣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們亡國!”

秦哀公派兵救楚國,擊敗了吳軍,吳王闔閭才撤兵回國。

吳王闔閭回到吳國都城,把第一大功歸給孫武,孫武不願意做官,回鄉隱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孫子兵法》,真是我國最早的傑出的軍事著作。

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199章 韓愈諫迎佛骨第26章 宋楚之戰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44章 曹劌論戰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191章 沖天大將軍黃巢第226章 一隻眼的石人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8章 堯舜讓位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78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32章 老馬識途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93章 焚書坑儒第138章 赤壁之戰第37章 秦晉崤之戰第200章 柳宗元被貶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175章 魏徵直言敢諫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73章 春申君移花接木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133章 呂蒙白衣渡江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58章 晏子使楚第68章 殺馬立誓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11章 少康中興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247章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57章 二桃殺三士
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199章 韓愈諫迎佛骨第26章 宋楚之戰第45章 管子的貢獻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44章 曹劌論戰第123章 光武中興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191章 沖天大將軍黃巢第226章 一隻眼的石人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71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2)第8章 堯舜讓位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47章 劉裕破襖誡奢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78章 田單大擺“火牛陣”第265章 一代明君康熙第136章 司馬昭的野心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161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167章 瓦崗軍起義第32章 老馬識途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37章 三保太監下西洋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277章 鑑湖女俠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36章 曹劌指揮魯軍抗齊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93章 焚書坑儒第138章 赤壁之戰第37章 秦晉崤之戰第200章 柳宗元被貶第97章 先秦時代天文曆法和數學成就第149章 狂放不羈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第175章 魏徵直言敢諫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55章 文學豐碑曹雪芹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25章 大將蒙恬、蒙毅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73章 春申君移花接木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79章 “完壁歸趙”和“負荊請罪”第276章 維新宣傳家梁啓超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46章 明代畫壇四大家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133章 呂蒙白衣渡江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58章 晏子使楚第68章 殺馬立誓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11章 少康中興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247章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第263章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57章 二桃殺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