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

商鞅,姓公孫氏,名鞅,因功被秦封於商(今陝西商縣東南),故又叫商鞅。衛國人,生年不可考,死於公元前338年。他是戰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從小拜屍佼爲師,好刑名之學,後來在魏相公叔痤(挫)手下當過小官,一生中的主要事業是在秦國變法。

商鞅變法以前,秦國地處西方,封建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奴隸制殘餘還嚴重存在,舊貴族的勢力相當強大。因此,國力貧弱。而這時戰國各主要諸侯國早已進入封建社會,把秦國看成夷狄之邦,不讓它參與盟會。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秦孝公對秦國的落後狀況十分不滿,他想使秦國富強起來,於是下令求賢。公元前361年商鞅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從魏國趕到秦國,受到秦孝公信任,封他爲“左庶長”(秦爵位共二十級“左庶長”是第十級)。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在秦第一次變法。其內容如下;

一、廢除世卿世祿制。商鞅針對“有罪可以得免,無功可以得尊顯”的舊風俗,規定國君的親屬(宗室)沒有軍功的不能列入宗室的屬籍。實行軍功爵,共分二十級,按等級的不同分別佔有土地、住宅、奴婢,以及享用車騎、衣服等等。沒有軍功的,雖然富有也不能尊榮。

二、獎勵軍功,禁止私鬥。爲國立功的,依功勞大小分別授予爵位,田宅。規定在戰爭中殺敵一人賜爵一級,或授予五十石俸祿的官。殺敵軍官一人,賞爵一級,田一頃,宅地九畝。私鬥的按情節輕重,受不同的刑罰。

三、實行編戶制和“連坐”法。凡境內居民無論男女老少都登記在戶籍簿上,以五家爲“伍”,十家爲“什”,互相監督,一家犯法,如別家不告發,則十家連坐,處以腰斬,告發的人,如同殺敵—人受獎,賜爵一級。藏匿壞人的,如同投降敵人受罰。旅店不能收留沒有官府憑證的人住宿,否則,店主連坐。

四、獎勵耕織。努力從事農業生產,使糧食和布帛超過一般產量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勞役和賦稅,不安心務農而去從事工商業,或遊手好閒而貧窮的,全家罰做官奴。商鞅還招徠韓、趙、魏的無地農民到秦墾荒,給他們土地和住宅,免除三世的勞役,不讓他們當兵,只爲秦國提供糧草

五、鼓勵個體小農經濟。規定一戶有兩個兒子以上的,到成人年齡必須分家,各自獨立門戶,不能過依賴生活,否則要出雙倍的賦稅。

商鞅的新法實行十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秦國開始日益富強。公無前852年,秦孝公以商鞅爲“大良造”(秦爵第十六級,相當於相兼將軍)。公元前350年,秦遷都咸陽,同時商鞅第二次變法。主要內容是:

一、推行縣制。合併鄉村城鎮爲縣,全國統一規劃,設立三十一縣。縣設令和丞由國君任免。

二、廢井田,開阡陌。廢除奴隸制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平毀井田之間的縱橫疆界。獎勵墾荒,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買賣土地,按土地多少抽稅。

三、統一度量衡。促進了國內經濟聯繫。

四、制定秦律。按照李悝的《法經》制定秦國的法律,並把它公佈,要全國遵守。

五、燒詩書,禁遊學。

商鞅兩次變法,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壯大了新興地主階級,發展了封建經濟,增強了軍事實力,加強了對人民的鎮壓、控制,穩定了社會秩序。總之,商鞅變法使封建制在秦國得到發展和鞏固;使貧窮落後的秦國,一躍而爲當時各諸侯國中最先進最富強的國家;爲以後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遭到了舊貴族的強烈反抗。以太子的兩位師傅公子虔、公孫賈爲首的一批舊貴族,故意破壞,唆使太子犯法。商鞅毫不妥協,將公子虔處以劓刑(割掉鼻子),將公孫賈處以黥刑(在臉上刺字)。這就保證了變法的貫徹執行。

但是,商鞅是一個剝削階級的政治家,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變法路線。所以當公元前338年,支持變法的秦孝公死後,舊貴族就瘋狂報復,誣告商鞅謀反,並用車裂的酷刑殺害了商鞅。然而,商鞅變法適應了秦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商鞅雖死而他的新法仍然在秦國繼續推行。

第12章 酒的發明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17章 伯昌治岐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76章 鑑真東渡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43章 亞聖孟子第44章 曹劌論戰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9章 大禹治水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268章 中興名臣曾國藩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220章 虞允文書生退敵第98章 鴻 門 宴第279章 護國運動主將蔡鍔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79章 護國運動主將蔡鍔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98章 鴻 門 宴第200章 柳宗元被貶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67章 叔孫通制訂朝儀第10章 父死子繼家天下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48章 老子及其主張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16章 蕭規曹隨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
第12章 酒的發明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17章 伯昌治岐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76章 鑑真東渡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274章 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43章 亞聖孟子第44章 曹劌論戰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9章 大禹治水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268章 中興名臣曾國藩第157章 文帝與“元嘉治世”第243章 胡惟庸案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7章 燧人氏鑽木取火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178章 “藥王”孫思邈第220章 虞允文書生退敵第98章 鴻 門 宴第279章 護國運動主將蔡鍔第69章 範睢的遠交近攻計第242章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第272章 蒲松齡執著寫《聊齋》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169章 京杭大運河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253章 寫人寫鬼的蒲松齡第131章 一代梟雄曹操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88章 少年英傑甘羅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16章 紂王暴政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79章 護國運動主將蔡鍔第120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195章 閻立本與繪畫第208章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第19章 武王伐紂是怎麼回事第280章 愛國軍馮玉祥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100章 楚漢相爭第248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98章 鴻 門 宴第200章 柳宗元被貶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206章 元昊建立西夏國第269章 太平天國洪秀全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145章 聞雞起舞第67章 叔孫通制訂朝儀第10章 父死子繼家天下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39章 孔子周遊列國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48章 老子及其主張第77章 馮驩和孟嘗君的故事第216章 杯酒釋兵權第116章 蕭規曹隨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156章 “菩薩皇帝”梁武帝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139章 樂不思蜀第1章 盤古開天地的神話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221章 賈似道誤國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