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統一全國以後,十分重視朝中的大臣,依賴他們治理天下。這就引起了許多武將的不滿,他們乘機挑撥太祖和文臣之間的關係。
有一天,武將們對朱元璋說:“陛下,您千萬不可過分信任這些文人。您別看這些文人平時都非常循規蹈矩,他們可會譏諷人啦!”
朱元璋不解其意,問到:“何以見得文人就善於諷刺人呢?”
“陛下,”武將們回答道,“您還記得當初與您作對的張士誠嗎?他這個名字就是他手下的那些文臣給他起的。”
朱元璋更加迷惑了,“這名字不是很好聽嗎?”他不解地問道。
武將們更加得意了,故作驚訝地說道:“陛下,張士誠被他所寵信的文人愚弄了!《孟子》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士,誠小人也。’這句話也可破讀爲‘士誠,小人也。’這是在罵張士誠是個小人呢!”
朱元璋一想,說得有道理。他想,自己本來就沒有多少知識,說不定文人們也會藉機諷刺自己。從此,他對大臣的言談和奏章非常留意,反覆揣摩,如果覺得某些地方是在諷刺咒罵他,他就會毫不留情地大加殺戮,造成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文字獄。
古時候的人們很注重自己的出身。朱元璋雖然當上了皇帝,但他的出身並不好。他小時候給人放過牛,當過和尚,後來又參加過農民起義。他很忌諱人們提起這些事情,認爲這是一種恥辱,和自己的皇帝身份不相配。因爲他當過和尚,而和尚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光頭,所以“光”、“禿”這一類的字對他是犯忌諱的。和尚又稱僧,所以僧這個字也覺得刺眼,甚至連與“僧”同音的“生”字也犯忌諱。紅巾軍被地主階級罵爲“賊”、“寇”,而朱元璋又以紅巾軍起家,他最恨別人罵他當過“賊”,推而廣之,連與“賊”字音相近的“則”字也很討厭。很多官員由於不知道朱元璋的這些忌諱而糊里糊塗地丟掉了腦袋。
明朝初年有個規矩,每當逢年過節,皇帝過生日、冊封皇后和嗣立太子的時候,朝廷內外的官員都要進獻《賀表》,表示祝賀。有一天,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替杭州知府寫《賀表》,裡面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這世作則”的詞句。這本來都是頌揚皇帝的好話,不料,朱元璋讀後卻勃然大怒,大罵到:“這個窮酸的儒生竟敢這樣侮辱我!”朱元璋把《賀表》摔給大臣們看,大臣們看後面面相覷,誰也看不出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毛病。朱元璋對他們解釋說:“‘光’,就是‘禿’,這是在罵我是個禿和尚;‘生’就是‘僧’,這也是在譏諷我當過和尚;‘則’和‘賊’的讀音相近,這是在罵我參加過農民起義,當過賊。你們說,這樣的小人該不該殺?”
大臣們聽後個個目瞪口呆,驚得說不出話來。朱元璋傳出一道命令,將徐一夔斬首示衆。
這樣的文字獄實在是防不勝防,不少大臣都是因爲幾個字而相繼送命。一個叫許元的人寫了一個《萬壽賀表》,因爲其中有“體乾法坤,藻飾太平”兩句話而遭到了殺頭之禍。因爲朱元璋認爲“法坤”音同“發髡”,意思是罵他曾經剃髮當過和尚;“藻飾”音同“早失”,“早失太平”,這不是在詛咒大明政權嗎?可憐那許元,本來想說兩句奉承的話,卻不料丟了腦袋。還有一個懷慶(今河南省沁陽縣)府學訓導(教師),因爲寫了“遙瞻帝扉”四個字而被殺。“扉”和“非”字同音,也被懷疑是在譏刺皇帝。
這一來官員們全都害怕了。字義相同的要殺頭,字音相近的也要殺頭!後來,掌管禮儀的大臣向朱元璋建議說:“陛下,臣子們都很愚昧無知,不知道什麼字應該避諱,您能否制定一個固定的格式,讓臣子們都來遵守?”朱元璋採納了他的意見。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朱元璋命人撰寫了賀表的格式,頒佈天下。官吏們如遇到慶賀謝恩的事,照賀表的格式抄寫一份就行了。
但文字獄並沒有從此而停止,不少官員因爲寫錯了字而遭殺害。明朝初年,山東兗州有個名叫盧熊的知州,他給朱元璋上了一道奏書。不知是盧熊大意,還是書吏抄寫時粗心,竟把“兗”字誤寫成“袞”字。朱元璋看後大發雷霆,惡狠狠地罵道:“這奸賊太無法無天了,竟然叫我滾蛋哩!”就這樣,一個州官的腦袋又搬了家。
徐達既是朱元璋的老朋友,也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他的妻子謝氏和馬皇后非常要好,馬皇后經常邀請她到宮中歡宴。這一天,謝氏又被邀請到了宮中,她在和馬皇后閒談的時候說到:“你們家的房子又高又大,真漂亮啊!”馬皇后聽了非常高興,後來她就把這些話告訴了朱元璋。不料,朱元璋聽了不但不高興,臉色反而沉了下來。他暗地裡派人闖入徐達家裡,一陣亂棍,把謝氏活活打死了。然後,他派人把徐達叫到面前,對他說:“我給你除了一害,你應該高興纔是啊!”在封建社會裡,誰能惹得起皇帝啊?徐達只好忍氣吞聲地叩頭謝恩。馬皇后得知這個消息心裡非常難過,她怒氣衝衝地找到朱元璋,質問他爲何下此毒手。朱元璋向她解釋說:“謝氏羨慕咱們家的房子,說不定還想取代咱們呢!你可別小看這些婦人的話,很多災難都是由她們引起的,這謝氏老在徐達耳邊煽風,時間一長,難免徐達會動心。到那時候,我們的江山可就保不住了!”朱元璋單憑這一句平常的話就斷定別人要造反,將謝氏活活打死了。
朱元璋大興文字獄,官員們一旦被牽連進去,就很難保全性命。在這種文字獄中,只有一個人僥倖地保住了一條活命。他就是翰林院的編修官,名叫張學正。
張學正爲人耿直,敢說敢幹,朱元璋非常討厭他。有一天,朱元璋終於找了個藉口,把他從翰林院貶到了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在那裡做了一個學官。這一年,春節到了,又該向皇帝進獻賀表了。在他的賀表中有這麼兩句話“天下有道”和“萬壽無疆”。朱元璋看後大怒,罵道:“這老東西還在誹謗我。”
他派人把張學正押到京城,當面問罪。朱元璋問他說:“張學正,你罵我是強盜,我要用極刑來處罰你,你還有什麼話可說?”張學正面無懼色,說道:“陛下,我有一句話,如果您能讓我說出來,我死而無怨。”朱元璋怒氣未消,狠狠地說了一個字:“講!”張學正答道:“依照陛下的規定,表文不許瞎編,一定要出自經典。臣寫‘天下有道’,這是先聖孔子的話;‘萬壽無疆’是《詩經》上臣子祝福國君的話。這怎麼說我在誹謗您呢?”朱元璋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好把張學正釋放了。
朱元璋的文字獄給明朝政治帶來了很壞的影響,這也正是明太祖的最大過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