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伶人做官

朱溫建立樑朝的時候,在北方還有兩個較大的割據勢力。一個是幽州的劉仁恭,一個是河東的晉王李克用。這時候,北方的契丹族開始強大起來,它的首領耶律阿保機(耶律是姓)統一了契丹的各部,建立政權。公元907年,阿保機帶領三十萬人馬,攻入雲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李克用想利用契丹兵力,對付朱溫,就跟阿保機聯絡,雙方在雲州東城見了面,結爲兄弟,還約定日子一起攻樑。但是阿保機一回到契丹,看到朱溫勢大,就反悔了,另外派人跟朱溫結成同盟。

李克用聽到這消息,氣得差點昏過去。到第二年春天,他連氣帶累,背上長了毒瘡,病倒了。他自己知道再也起不來,就把兒子李存勖(音xù)叫到牀邊,叮囑說:“朱溫是咱家的冤家,這不說你也知道;劉仁恭是我保舉上去的,後來他反覆無常,投靠朱溫;契丹曾經跟我結爲兄弟,結果撕毀盟約,翻臉不認人。這幾口氣沒出,我死了也閉不上眼睛。”

說着,他吩咐侍從去拿三支箭來,親手交給李存勖說:“這三支箭留給你,你要記住三個仇人,給咱家報仇。”

李存勖跪在牀邊含着眼淚,接過箭,表示一定牢記父親的囑咐。李克用聽了,才闔上眼睛死了。

李克用死後,李存勖接替他父親做了晉王,他用心訓練兵士,整頓軍紀,把散漫的沙陀族兵士訓練成一支精銳善戰的隊伍。

李存勖決心消滅仇人,把他父親留給他的三支箭十分鄭重地供奉在他的家廟裡。每次出征的時候,他先派個官員到家廟裡把箭取了出來,放在一個精緻的絲套套裡,帶着上陣去;打了勝仗,再送回家廟。

李存勖出兵跟樑兵進行了幾次大戰,把朱溫率領的五十萬大軍打得暈頭轉向,狼狽逃竄。朱溫又羞又氣,發病死了。

接着,李存勖又攻破幽州,把劉仁恭和他的兒子劉守光都活捉過來,押回太原。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即位稱帝,過了五年,派兵南下。李存勖親自出兵,大破契丹兵,把阿保機趕回北邊去了。

朱溫死後,他的兒子樑末帝又跟李存勖打了十來年仗,到了公元923年,李存勖滅了樑朝,統一北方,即位稱帝,改國號爲唐,建都洛陽。這就是後唐莊宗。

唐莊宗報了他父親的仇,志滿意得,認爲敵人已經消滅,中原已經安定,就圖起享受來了。他小時候,最喜歡看戲演戲。那時候,晉王府裡有一個戲班子,專給王府演戲。唐莊宗小時就跟戲班子裡的伶人(舊社會稱以唱戲爲職業的人爲伶人)混得挺熟。後來,他在河北戰場上拚死拚活地打仗,把演戲的事擱起來了。到做了皇帝,他又沾上了演戲的癖好,成天跟伶人在一起,穿着戲裝,登臺表演,把國家大事丟在一邊。他給自己起了藝名,叫“李天下”。

有一次,他上臺演戲,自己叫了兩聲“李天下”。有個伶人上去給他兩個耳刮子,把唐莊宗打得莫名其妙。別的伶人見了也大吃一驚,衝上去揪住那個伶人責問。那個打耳光的伶人笑嘻嘻地說:“理(理和李同音)天下只有皇帝一個人,你叫了兩聲,還有一個是誰呢?”唐莊宗聽他一說,才知道是跟他開玩笑,捱了打也不生氣。

伶人們受到唐莊宗的寵幸,在宮裡自由進出。他們跟皇帝可以打打鬧鬧,對一般官員,就更神氣活現了。官員們受了他們的欺負,心裡氣惱,誰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有些官員爲了要他們在莊宗面前說句好話,還得向他們送禮討好。有個伶人名叫景進,專門替莊宗刺探外面的情況。誰不討他的好,他就在莊宗面前說壞話,誰就該倒黴。所以,官員們見了景進,沒有不害怕的。

唐莊宗要封兩個伶人當刺史。有人勸阻他說:“現在新朝剛建立,跟陛下一起身經百戰的將士,還沒得到封賞,反倒讓伶人當刺史,只怕大家不服。”

唐莊宗根本不理這些話,照樣讓伶人當了官,一些將士見了,果然氣得要命。不出幾年,後唐朝廷內部先亂了起來,大將郭崇韜被害。另一個大將李嗣源(李朋的養子)也被猜忌,差點喪了命。

李嗣源受到將士的擁戴,決定反對唐莊宗。他帶兵打進汴京,準備自立爲皇帝。

唐莊宗在洛陽聽到這個消息,想回汴京。半路上聽到李嗣源已經進了汴京。各地將領紛紛支持李嗣源。他知道自己已經完全孤立,垂頭喪氣地跟左右將士說:“這下我完了!”

唐莊宗回到洛陽,還想抵抗李嗣源。他的親軍指揮使郭從謙,原來也是個伶人,曾經認大將郭崇韜做叔父。郭崇韜被殺後,郭從謙早就懷恨在心,趁這個機會,就發動親軍叛變,攻進皇宮。唐莊宗想抵抗也來不及,被一支流箭射中,喪了命。

李嗣源接替唐莊宗做了後唐皇帝,這就是唐明宗。

第220章 虞允文書生退敵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278章 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28章 城濮之戰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87章 荀子著《天論》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43章 亞聖孟子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63章 美女西施第262章 噶爾丹叛亂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58章 晏子使楚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244章 袁崇煥蒙冤第194章 初唐四傑第278章 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4章 三皇世紀第31章 弦高犒師退秦兵第31章 弦高犒師退秦兵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201章 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崔致遠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98章 鴻 門 宴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247章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
第220章 虞允文書生退敵第112章 發明家魯班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103章 平定七國之亂第278章 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第155章 鍾嶸作《詩品》第173章 女皇武則天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260章 康熙智除鰲拜第132章 劉備進益州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61章 趙盾和刺客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190章 張說不做僞證第28章 城濮之戰第230章 多才多藝的吳承恩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212章 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108章 綠林、赤眉起義第130章 劉徽著《算注》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50章 “班門弄斧”的故事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159章 孝文帝定計遷都第171章 儒、道、佛“三教論衡”第87章 荀子著《天論》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43章 亞聖孟子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218章 宗澤三呼“過河”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53章 石勒讀漢書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11章 少康中興第126章 文姬父女美名傳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99章 敦煌莫高窟第256章 思想啓蒙的先驅龔自珍第214章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101章 垓下之圍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63章 美女西施第262章 噶爾丹叛亂第162章 梁武帝做和尚第80章 “紙上談兵”的典故第271章 變法英雄譚嗣同第58章 晏子使楚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244章 袁崇煥蒙冤第194章 初唐四傑第278章 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第181章 宮廷女詩人上官婉兒第13章 夏朝的滅亡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232章 靖難之役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92章 《左傳》是什麼書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4章 三皇世紀第31章 弦高犒師退秦兵第31章 弦高犒師退秦兵第148章 “書聖”王羲之第127章 文人政治家曹丕第201章 中朝文化交流的使者崔致遠第41章 費無忌亂國伍子胥報仇第160章 伶人做官第65章 豫讓刺趙襄子第165章 陳後主亡國第205章 寇準奮起抗遼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196章 李白蔑視權貴第98章 鴻 門 宴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97章 韓幹畫馬第266章 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第140章 周處剛直取禍第250章 徐霞客漫遊神州第202章 “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第247章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109章 班超投筆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