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國人暴動

周厲王貪財好利,百姓怨不敢言。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羣衆揭竿而起,推翻了他的統治,歷史上稱這次起義爲“國人暴動”。

“國人暴動”發生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不敢言語的“國人”面臨永無休止的壓榨,已經到了不發作不可活的地步。”“國人”也就是居住在京城及四郊之地的貴族及平民。這次起義者多數爲平民百姓,也有少數被排擠的貴族和在皇室中服役的奴隸。

參加起義的百姓徑直衝向王宮,高呼“交出厲王,取其性命”,厲王見起義隊伍聲勢浩大,不敢出來,他在隨從的掩護下,從後院出逃,藏到彘(今山西霍縣)的一個地方,在那裡藏匿了十四年,不敢出門見人,直到去世也末返回京城。

暴動者闖進王宮,四處找尋都不見周厲王,就遷怒於太子靜,聲稱:“不交出厲王,就用他的兒子代替。”太子靜聽說暴亂者要殺自己,非常害怕,逃奔到召公虎家,讓召公虎出主意。起義者知道太子靜逃到召公虎家後,又將召公虎的宅院包圍起來,非要讓召公虎交出太子,否則此事不會完結。

召公虎看着蜂擁而來的暴動者,潸(shan)然淚下,說:“想當年我屢次規勸厲王要施仁政,與民休慼,他就是不聽從,如今百姓羣起而攻之,弄得個四處逃散,真是老天有眼呀!”爲了將此事平息下來,召公虎準備將自己的兒子交出來做替罪羊。家人開始時不肯,他便解釋道:“身爲人臣就應盡忠。如果我今天把太子交出去,他必死無疑。厲王肯定會以爲我把他的兒子視爲仇人發泄怨恨。畢竟我是臣子,事事都得爲國君着想。”家裡人聽了之後,也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把召公虎的兒子扮成太子的模樣交了出去。這樣太子靜的性命才保全下來。

暴動的民衆殺了“太子”後怨氣也就消了,人羣漸漸地散去。

國人暴動後,厲王出逃,“太子”被殺,朝中大臣不敢接厲王回宮,也不敢擁立太子靜即位。於是由召公虎與另一位大臣周公共同管理朝政,這在歷史上稱爲“共和行政”。這一年爲共和元年,從此中國人有了確切的歷史紀年。

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62章 程嬰救孤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254章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43章 亞聖孟子第222章 黃天蕩大捷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164章 反覆無常的侯景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16章 紂王暴政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262章 噶爾丹叛亂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234章 于謙保衛北京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4章 三皇世紀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32章 老馬識途第4章 三皇世紀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98章 鴻 門 宴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21章 管鮑之交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188章 李世民取東都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6章 宋楚之戰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
第163章 王猛捫蝨談天下第229章 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奠基人——羅貫中第90章 《周易》是什麼書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154章 石崇王愷比富第84章 荊軻刺秦王第249章 湯顯祖哭著《牡丹亭》第14章 後世臣子的楷模——伊尹第5章 神農氏嘗百草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76章 孫臏龐涓鬥智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85章 李斯諫逐客第233章 土木堡乏變第62章 程嬰救孤第117章 貫高守信第254章 詩、書、畫三絕鄭板橋第15章 武丁求聖賢第179章 法藏與華嚴宗第158章 馮太后臨朝稱制第119章 “智囊”晁錯第187章 詩壇巨擘杜牧第267章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231章 明太祖興文字獄第213章 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第151章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第236章 張居正改革第43章 亞聖孟子第222章 黃天蕩大捷第143章 洛陽紙貴第134章 曹植七步成詩第164章 反覆無常的侯景第223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第224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第33章 鮑叔牙讓賢第210章 以少勝多採石戰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141章 八王之亂第70章 蘇秦佩六國相印記(1)第182章 李隆基與梨園第75章 商鞅南門立木第185章 歌妓女詩人薛濤第215章 多產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第217章 方臘起義第118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第150章 “三絕”畫祖——顧愷之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122章 昆陽大戰第16章 紂王暴政第38章 伍子胥過昭關第262章 噶爾丹叛亂第261章 尼布楚條約第234章 于謙保衛北京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第207章 王安石變法第89章 “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第257章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第4章 三皇世紀第146章 陶侃惜物如金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35章 老子與《道德經》第186章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第115章 醫聖張仲景第32章 老馬識途第4章 三皇世紀第219章 岳家軍大破兀朮第102章 冒頓單于第114章 外戚宦官爭權第228章 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施耐庵第273章 女科學家王貞儀第57章 二桃殺三士第225章 忽必烈建元第53章 李悝實行改革第189章 狄仁傑桃李滿門第203章 朱溫滅唐稱帝第98章 鴻 門 宴第252章 四重身份集於一身的鄭觀應第27章 齊桓公的雄圖霸業第168章 李淵父子起兵第258章 林則徐廣東禁菸第264章 鄭成功收復臺灣第21章 管鮑之交第180章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188章 李世民取東都第152章 李特的流民大營第26章 宋楚之戰第82章 “竊符救趙”的故事第245章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第42章 伯牙的創作《高山流水》第204章 黃袍加身第106章 蘇武牧羊第177章 朋黨的爭吵第198章 劉晏善理財第124章 飛將軍——李廣